我們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包含教學任務和目標,教學設計的寫作也是要依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的,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稱教學設計參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稱教學設計篇1
一、說教材
1.說課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2.教材簡析:
學生已經(jīng)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jié)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這一節(jié)內(nèi)容。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寫法、意義與加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shù)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shù)及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從而引入乘祛,這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3.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會讀寫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4.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jù)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shù)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shù)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從四導入手,導入新課、導學新知、導練、導總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著帶路人向導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fā),阻塞時給予點撥,上臺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發(fā)現(xiàn)新知,探究新知。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1.聯(lián)系實際,設疑導新。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jié)課一開始從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看圖,聽錄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況。這樣把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fā)興趣。然后設疑,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怎么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chǎn)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fā)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為探求新知創(chuàng)下良好的開端。
2.由"扶"到"放",導學探究。
葉圣陶先生曾說:”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第三個層次是學生看圖說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小組交流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shù)",到運用"一看、二數(shù)"的方法讓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教師始終處于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fā)、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說一說,概括出乘法的含義,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3.合理設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fā)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jīng)過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本節(jié)課的練習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基本練習,是讓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綜合練習。形式上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游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4.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新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新課前提出的那幾個學習目標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這樣由新課開始想學什么到結束時回憶總結學會什么,這種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nèi)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的目標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
1.復習鋪墊,孕伏新知,設疑導新。
(1)讓學生看圖,聽錄音,從本班具體捐款的事實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況,產(chǎn)生下列三道連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師:剛才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
從中揭示知識生長點,為認識乘法作知識遷移。
(3)導新: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揭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2.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說說你想學什么?從而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意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認識稱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猜一猜、想一想、拎一拎、說一說等活動,幫助同學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實踐活動中感受1千克物體的輕重,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感受幾千克物體的輕重。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質量為500克的食鹽或白糖至少兩袋、質量為1千克的洗衣粉、裝了不同重量物品的袋子若干個
學生準備:質量為500克的食鹽或白糖、質量為1千克的洗衣粉、每人準備一件物品要知道它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走進動物世界。
同學們,咱們昨天通過了解可愛的蜂鳥,認識了“克”這個質量單位,今天,老師要為大家?guī)韼孜淮蠹沂煜さ男』锇椋纯丛谒鼈兩砩夏銈冇帜苡心男┦斋@?(出示各種小狗的圖片及體重,最后圖片定格在課本情景圖上。)
2、發(fā)現(xiàn)“千克”
在剛才的信息里,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學生可能會說到一些小狗的重量,會提到發(fā)現(xiàn)了“千克”。)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千克”。
關于“千克”,你知道哪些知識?還有哪些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千克可能也是質量單位,比克大,1千克有多重?……)
3、了解“千克”
正像大家猜測的那樣“千克”也是一個質量單位,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書:kg)可1千克有多重?千克和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ò鍟n題:千克的認識)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1、猜一猜——千克與克的關系
請同學們借助原來的知識猜一猜,1千克可能等于多少克?為什么?(大部分同學都會說1千克=1000克,因為原來學過1千米=1000米)大家可真棒!借助原來所學的知識,直接猜出了答案,正如大家說的那樣,1千克=1000克(邊說邊板書)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猜想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以后的學習我們會經(jīng)常用到。
2、小組活動——感受1千克
(1)找一找,周圍哪些物品的質量是1千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3)猜一猜,還有什么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利用盤秤驗證你的想法。
(4)將你的發(fā)現(xiàn)填到學習紙上!
學習紙:探尋生活中的“1千克”
物品名稱
多少數(shù)量是1千克
小組活動時,師巡視、指導,尋找優(yōu)秀素材。(素材多種方面,有一個物品,也有多個物品……)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班內(nèi)交流——發(fā)現(xiàn)1千克
說一說,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可能會有這樣的填法:)
學習紙:探尋生活中的“1千克”
物品名稱洗衣粉食鹽或白糖上好佳糖數(shù)學書……
多少數(shù)量是1千克1袋2袋10袋大約6本……
2、評價質疑——體會質量不變
(1)瞧一瞧,咱們尋找了這么多的物品,它們各不相同,有的是一個,也有的是多個,可有一點是它們是相同的,那就是(引導學生回答:質量都是1千克)。說的對!只要都是1千克,我們就說談們的質量相同。如果質量都是2千克呢?(質量相同)都是4千克?10千克?……
(2)1千克鐵與1千克棉花哪個重?為什么?(學生會說:一樣重,質量相同。)
(3)數(shù)學活動:猜一猜:哪些物品的質量是1千克?
將物品裝在袋子里讓學生掂一掂,猜一猜。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想一想——深化千克理解
(1)什么樣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如比1袋洗衣粉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反之用克作單位。)
(2)做一做,課本6頁第二題。
(3)說一說,關于千克,你了解到了什么?
2、課內(nèi)小結:
正如大家提到的那樣,在神奇的動物世界中,我們了解到表示較重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千克作單位。1千克又叫1公斤(板書:1公斤),可以用“kg”表示。并且借助我們原來的知識,我們知道了1千克=1000克,真了不起!讓咱們一起走進訓練場去接受新的挑戰(zhàn)!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基本練習
課本第6頁第1題
找生說說物品的重量。
2、提高練習
?同步學習與探究》中“千克的認識》練習題。
注意:單位換算時,引導學生說一說填寫原因及方法。
3、開放練習
了解生活中的秤,看看他們分別秤什么樣的物品,怎樣稱重?
板書設計:
千克的認識
質量單位:千克(公斤)kg
1千克=1000克
使用說明:
(一)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力求遵循知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踐操作活動,使他們不僅參與了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感受了千克的實際重量,同時也感受到了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還可以應用于生活的樂趣。
通過執(zhí)教這節(jié)課,我個人感覺的亮點之處是:
1、借助知識遷移,理解學習新知
千克與克的關系,借助于學生原有的知識,既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的自豪感。
2、建立數(shù)學觀念,強化千克理解
“千克”的教學,我一改原來稱重的'方法,而是利用手中物品的質量,讓學生直接建立1千克的觀念,并通過“掂一掂,猜一猜,想一想”等方法,強化學生對千克的理解。并將1千克作為敲門磚,估一估其他物品的質量,從而提高學生對千克的理解。
(二)使用建議
“千克的認識”是質量單位承上啟下的一課,只有讓學生建立起“1千克”的概念,“克和噸”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因此要下大力氣幫學生感受“1千克”。
(三)需破解的問題
本節(jié)課的設計重點是理解“千克”,還可以利用情景圖的袋鼠問題,將千克與克對比,來凸顯千克的特點。
認識稱教學設計篇3
一、教學內(nèi)容及教材分析
1、內(nèi)容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內(nèi)容。
2、教材分析
圓是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領域里最后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惟一一個曲線圖形。學生對平面上常見的直線圖形的認識經(jīng)驗將有助于學生對曲線圖形的認識,這也是學生對平面圖形認知結構的一次重要拓展。通過“圓”的教學,本單元在教學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通過化曲為直、等積變形這些方法與手段,進一步發(fā)展轉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全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分成四部分編排,本節(jié)課教學第56--57頁圓的形狀特點以及圓心、半徑和直徑的認識。教學中采用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來體驗圓的特征。教學重點是用生活中典型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驗證圓的特征。難點是圓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基??
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對圓有了初步的認識??梢栽诒姸嗨媹D形中較為準確地辨認出圓。有一定的研究圖形特點的方法積累(如: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用測量或對折的方法來驗證出長、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的。這些方法對課堂中學生研究圓的特點有一定啟發(fā)。
2、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該內(nèi)容的經(jīng)驗
學生能夠體會到圓廣泛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并能舉出生活中圓的例子。但不能很準確地對于生活中圓的例子進行準確性描述。舉例說出生活中見到過的圓,學生回答:筆筒、膠條??不能正確認識到這個物體上的某個面是圓形的。也有的同學將各類球體列入到所謂“圓”的行列之中,看來學生對于“圓”與“球”的概念不清,需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以正確引導。對于列舉圓在生活中的應用,只能想到車輪被做成圓形的是使得其行走起來更平穩(wěn),但不能作出充分的理由解釋。
3、學生學習該內(nèi)容可能的困難
盡管學生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已經(jīng)初步認識過圓,而且我想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也可以使學生學到圓方面的很多相關知識。但對于讓學生做到真正深入認識圓是由之上的若干個點連接而成,以及在學生頭腦中充分體會到圓的各點分布均勻性和廣泛的對稱性還是比較困難的。
三、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從生活中找圓、借助實物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來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并能用字母表示出圓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指出同一個圓中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2)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探索圓的半徑和直徑的各有無數(shù)條,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并能用語言準確的描述在同一個圓中直徑是半徑的2倍,并能用字母表示這一關系。
(3)通過教師口述、示范畫圓的方法,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4)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并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xiàn)象。
四、教學重點:
用生活中典型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驗證圓的特征。
五、教學難點:
圓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六、評價設計:
1、通過問題1以學生是否能從生活實物中找出圓,并通過問題2、問題3畫一畫、折一折正確指說圓各部分名稱(論述式評價),能否正確完成p42第1、2題以及課堂練習來完成對目標1的評價。(紙筆式評價)
2、通過問題4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參與的情況(表現(xiàn)性評價),以及學生能否說出圓的直徑和半徑的條數(shù)及它們的關系來評價目標2并且鞏固對圓的認識。(論述式評價)
3、通過教師口述畫圓的方法,讓學生動手操作畫圓,標出各部分名稱來完成對目標3以及目標1中“知道圓的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指出指定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的評價。(紙筆式評價)
4、通過觀察實物從中抽象出圓、找生活中的圓等活動。完成目標4.(表現(xiàn)性評價)
七、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問題1: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圓?
(出示圓形紙片)這是什么圖形?想必對于圓同學們一定都不會感到陌生吧?想想看,生活中你們都在哪見到過圓形?(學生舉例過程中,對于描述不準確、概念有誤的及時引導和糾正。如:“膠條是圓的” 應描述為“膠條輪廓的形狀是圓形的”)
今天老師也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想共同來欣賞一下嗎?
(圖片:一些古代、現(xiàn)代的圖標、交通標志、實物,自然現(xiàn)象)
師配合解說:走進圓的世界,我們看到了古代的??
師:在這些圖片中,你們都找到圓了嗎?看了這些圖片給你們什么感受?
師:??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這么簡單的圖形為什么受到人們的如此鐘愛呢?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秘,好嗎?
(板書:“圓的認識”)
設計意圖:從學生平常見過的圓的直觀形象的回顧入手,喚起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圓的經(jīng)驗和知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院的知識奠定基礎,并讓學生感受圓的神奇魅力,有學習圓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究圓的知識的興趣。
(二)、學習新知
問題2:你能想辦法在紙上畫一個圓嗎?
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學具看看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哪組想到的畫圓方法最多。 (設計意圖:讓學生實際操作用自己的方法畫圓,在合作、交流中對圓形成初步的表象。)
問題3:你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嗎?
教師提出問題和要求,學生操作。
(設計意圖: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量一量,認識圓心、半徑、直徑等各部分名稱。)
問題4:在同一個圓內(nèi),有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直徑和半徑的長度是什么關系?
(1)動手畫一畫、折一折直徑和半徑,看分別有多少條。
(2)動手量出直徑、半徑的長度、找出直徑和半徑的關系
(3)直接動手對折、再對折找出關系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在同一個圓內(nèi),半徑和直徑有無數(shù)條,直徑是半徑的2倍。)
問題5:怎樣才能既準確又方便地畫出一個圓呢?
(1)認識圓規(guī),師介紹圓規(guī)的用途。
(2)大家試著用圓規(guī)來畫一畫圓?
(3)為什么同樣用圓規(guī)來畫圓,有人畫得那么快?有人卻畫得很慢?有人畫得很圓滑,有人卻畫得不很漂亮?猜猜他們可能在哪出了問題?
(4)師演示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要想準確的畫出應該在哪畫呢?(圓心確定了圓的位置)畫多大呢?(半徑確定圓的大?。?/p>
(5)掌握了正確的畫圓方法讓我們再來一起畫一畫。
指名上臺來演示,其余學生在本上畫,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使學生能夠準確的畫圓。)
(三)練習
(1)用彩色筆標出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課本練習十四第1題)
(2)對答游戲(每兩個學生一個組):一個學生說直徑長度,一個學生答半徑長度,一個學生說半徑長度,一個學生答直徑長度,
(3)在圓中所有的線段中( )最長。
(4)按要求畫圓,并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
a、半徑2厘米
b、半徑2.5厘米
c、直徑4厘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
(5)體育老師在操場上怎樣畫圓?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自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內(nèi)化新知,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應用圓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小結
(1)談古論今,感受圓文化。
(2)結語:從古至今,正因為有了圓而使生活變得格外多姿多彩。
(五)作業(yè)
一、基礎題(a組題)
1、填空。
(1) 在同一個圓里,直徑是半徑的( )。
(2) 把一個圓規(guī)的兩腳張開4厘米,畫一個圓,它的直徑是( )。
2、判斷。
(1) 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 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3) 半徑?jīng)Q定著圓的大小,圓心決定著圓的位置。( )
(4) 直徑6厘米的圓比半徑4厘米的圓大。
3、綜合練習。
(1) 畫直徑和半徑。
(2) 學會量沒有圓心的圓的直徑。(課本練習十四第3題)
(3) 畫圓。(課本練習十四第2題)
(設計意圖:根據(jù)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設計與圓的半徑、直徑、圓心知識有關的不同題型的題目,使學生牢固掌握圓的特征。)
二、提高題(b組題)。
1、設計廣場花壇的噴水裝置時,如果你是設計人員,噴頭放在那里?噴水距離應該滿足什么條件?為什么?
2、車輪為什么要設計成圓的?車軸為什么要裝在圓心?
設計意圖: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圓的應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開展數(shù)學思考,發(fā)展空間觀念。初步學會應用圓解決和理解生活中的圓。估計完成時間10分鐘。
3、在一張長方形紙片中畫一個最大的圓。(想一想:如何找出圓心,確定半徑?) (設計意圖:本題是一道開放性的練習,比如尋找圓心,有多種不同的方法。通過練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六)板書
1、直徑 有無數(shù)條在同一個圓中
2、半徑 有無數(shù)條
3、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確定圓的大小 。
認識稱教學設計篇4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56——57頁
教學目標:
1、體驗用不同的工具畫圓。
2、認識圓,了解圓各部分的名稱。
3、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或者在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5、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的美以及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數(shù)學傳統(tǒng)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圓的特征和圓的畫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guī)、直尺、線、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剛才同學們朗誦的傳統(tǒng)文化的片斷,非常精彩,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相關的知識,你能從中獲取哪些有價值的數(shù)學信息呢?(出示課件)。
師:仔細觀察這幾幅圖片,它們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它們都有圓。
生:它們都和圓有關。
板書:圓
[設計意圖:提供有關圓的傳統(tǒng)圖文資源,使學生置身于鮮活的文化背景之上,浸潤在數(shù)學知識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之中,引領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數(shù)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畫圓
師: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你不想把這美麗的圓畫下來嗎?
生:想
請同學們拿出畫圓的工具,畫出自己喜歡的圓。
師:很多同學都畫出了自己漂亮的圓,但少數(shù)同學畫得不夠理想,你們猜猜他是什么原因沒能成功的畫出圓來?
生:他拿圓規(guī)的方法不對。(圓規(guī)應該拿在手柄處)
生:他畫圓時可能針尖移動了位置。(畫圓時針尖的位置一定要固定)
生:他圓規(guī)兩腳一下近一下遠。(對,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不能變)
(學生邊匯報,師邊示范用圓規(guī)畫圓)
其實,同學們剛才說的就是畫圓時應注意的地方。
現(xiàn)在請同學們利用圓規(guī)畫一個標準的圓。
[設計意圖:“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眲邮植僮鞯倪^程,不僅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知識能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此坪唵蔚漠媹A問題,實則是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表述、概括等步驟,循序漸進地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體驗出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為后續(xù)教學奠定好基礎。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的能力,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二)、初步感知圓
同學們,通過你們的努力畫出了這么美麗的圓,那在這之前我們還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生: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生匯報,師出示相應課件)
這些圖形和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它們的邊都是直直的。
對,它們都由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
師:請拿出課桌里的圓片來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生:彎彎的。
這樣彎彎的線我們稱它為曲線。(課件出示曲線)圓就是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課件演示圓)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和與已學平面圖形的。比較,從而揭示圓的概念,這樣設計不但能夠形象生動地讓學生明確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而且將要學的新知識建立在學生已有經(jīng)驗和認知基礎上,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需要,使學生順利成章的獲取知識。]
(三)、自學圓的概念:圓心、半徑、直徑
俗話說圓是最美麗的幾何圖形,你想了解圓的哪些知識呢?
生:我想知道怎樣求圓的周長。
生:我想知道怎么求圓的面積。
無論是求圓的面積還是求圓的周長,我們都必須先認識圓。(板書:圓的認識)
(1)引導學習圓心
請學生拿出剛才的圓片來,然后象老師一樣對折,使上下兩部分完全重合,打開;反復從不同方位對折幾次,這些折痕用鉛筆畫下來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些折痕相交與一點。
對,這一點呀我們稱它為圓心,用字母o表示。(邊總結邊在黑板上標出圓心)
請同學們標出自己手中那個圓的圓心。
(2)自學半徑
其實,在圓里還有半徑和直徑兩個重要的概念,科學家是如何定義它們的呢?這個秘密就藏在數(shù)學書56頁的例2中,請同學們自學相關的內(nèi)容并用筆畫出相關的概念和重要的詞語。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半徑嗎?
生:從圓心出發(fā)至圓邊上任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師:圓邊上任意一點我們叫它圓上任意一點。
請你幫老師找出黑板上這個圓的半徑,其他同學標出自己手中那個圓的半徑。
(3)自學直徑
通過自學你們認識了半徑,那你能找出下面圖形中的直徑來嗎?(出示課件)
ab為什么不是直徑,它是什么?
生:它雖然通過了圓心,但它只有一端在圓上,所以它不是直徑,它是圓的半徑。
ef為什么不是直徑?
生:它沒有通過圓心。
gh為什么不是直徑?
簡單的說,圓的直徑必須滿足哪幾點要求?
生:一要通過圓心,二要兩端都在圓上,三要是線段。
[設計意圖:運用課本并不是死讀課本,而是要把教材內(nèi)容吃透、用活。學生經(jīng)過上面的學習,對圓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自學課本,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完整的概念。]
(四)、自主探索圓的特征
(1)探究
師:學到現(xiàn)在,關于圓,該有的知識我們也探討得差不多了。那你們覺得還有沒有什么值得我們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師:說得好,其實不說別的,就圓心、直徑、半徑,還蘊藏著許多豐富的規(guī)律呢,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研究研究?(想!)同學們手中都有圓片、直尺、圓規(guī)等等,這就是咱們的研究工具。待會兒就請同學們動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兩點小小的建議:第一,研究過程中,別忘了把你們組的結論,哪怕是任何細小的發(fā)現(xiàn)都記錄在學習紙上,到時候一起來交流。
認識稱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畫水墨,彩墨畫法的技巧特點,學會欣賞國畫作品,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情感。
2、學習中國畫寫意絲瓜的簡單畫法,進行筆墨基本功訓練。
教具:
1、學生用具: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兩支、調色盤、紙杯、毛氈、a4生宣紙。
2、教師用具:文房四寶一套、絲瓜范畫一張、步驟圖一張、吸鐵石若干。
教學重點:
本課重點是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認識,練習用毛筆、宣紙作寫意瓜果的技巧。
教學難點:
本課難點是筆墨技法和水分表現(xiàn)不同的濃淡墨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我們在四年級時已學過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紫藤和螃蟹等種類,今天,老師準備來教同學們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絲瓜。(板書解題:中國畫――絲瓜)
三、講授新課
1、啟發(fā)談話
你們知道絲瓜什么時候成熟嗎?(指名回答)(――它是夏季的時候成熟)
(――炎炎夏日,碧綠碧綠,大大小小的絲瓜吊在濃濃的綠蔭里,顯得分為美觀。絲瓜的末端一朵朵的小黃花,像天幕上的星星一樣分外吸引人。在中國漫長的繪畫史上有很多大畫家就喜歡畫絲瓜,不僅因為它適宜國畫的水墨表現(xiàn),而更在于它負載著一片濃濃的田園詩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國畫――絲瓜的畫法吧!
2、讀畫
絲瓜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田間地頭,超市菜場都能看
到。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齊白石老先生畫的絲瓜(出示范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絲瓜圖,看看它們是由那幾個部分構成的?(――瓜葉、瓜身、藤蔓、瓜花)。再看看瓜葉有什么特點?瓜身又有什么特征?藤蔓呢?(――瓜花有大有小,有淡、有濃、花有全開的花、半開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沒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開的花,菊枝干勁有力地襯托著葉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狀的花瓣組成的?――由圓圓頭的橢圓形組成的。
②再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齊白石老爺爺?shù)摹督z瓜圖》的步驟圖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畫的(――先中鋒蘸藤黃點花瓣,再換斗筆側鋒畫出瓜葉,未全干時狼毫筆勾出葉脈,長鋒筆畫藤。
③寫意蔬果的技巧特點
寫意蔬果使用生宣作畫。講究用筆筒練流暢狀物形神兼?zhèn)洹F渥鳟嫵潭炔幌窆すP畫那樣。把色、染步驟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據(jù)繪畫藝術效果的需要,綜合勾、皴、擦、染、點等手法表現(xiàn)對象。而今天所學的“絲瓜”為小寫意畫、下面看看老師是如何所畫它的!
3、作畫步驟
邊講邊現(xiàn)場演示(貼出空白生宣紙)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絲瓜的花和葉,均需藤蔓撐托,須掩葉、葉則映枝。畫法一般先畫瓜身,后穿藤蔓。而后添葉,也可先畫絲瓜,次畫葉,最后穿藤蔓。以自己的習慣為準,沒有定法。下面介紹一般畫法:
①畫花:先用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黃色。如枝頭有含飽未放的花苞。用淡綠色為小底藤黃色點出。[師示范畫后板書]
②畫藤蔓: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jié)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畫后板書]③畫葉:先用毛筆蘸淡墨(可調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趁墨色未干時用濃墨勾葉脈)
③畫絲瓜:先用毛筆飽翠綠色可調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中鋒一筆畫出,局部可以補筆。[畫后板書](出示分步步驟圖)師小結:畫花和葉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這兩種手法就是小寫意蔬果畫的`最基本的技法特點。
4、帶領學生臨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這2絲瓜安排在畫紙的適當?shù)奈恢蒙?。可先用鉛筆輕輕的畫個大概,以便掌握整體。
畫花:用狼毫小筆蘸濃墨從花心往外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jié)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
畫葉:用大白云濕毛尖蘸少許的墨在盤中間調幾下(可調少許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畫葉(這樣畫出的一筆,就有深有淺,墨色比較活,五筆畫葉)
畫瓜身:斗筆蘸翠綠,中鋒由上而下順勢畫出。
四、巡回指導
1、突出重點:詳細講解勾線用筆方法與點染要領,指示學生注意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2、提醒學生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要亂甩毛筆,要用專用的抹布或吸水紙來吸墨、揩桌、擦畫具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五、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
3、提出今后應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課外學習
欣賞以絲瓜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思考畫家是怎樣表現(xiàn)絲瓜的,如有時間也可以寫生或者臨摹一幅菊花寫意圖。
認識稱教學設計篇6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shù)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半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年級小學生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定為:
1.讓學生認識鐘面,了解時針、分針。
2.掌握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整時的時間。
3.了解生活中的時間,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課堂上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jù)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讓孩子們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fā)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三、總體設計:
本節(jié)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自主參與,探索新知;應用新知,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用課件出示鬧鐘聲的錄音讓大家猜謎,當同學們猜出鬧鐘,再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初步認識鐘面
在這一部分內(nèi)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上的鐘面和自己的學具鐘表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主動探索、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與小朋友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將知識轉為內(nèi)化,如: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有長針也有短針等,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采用了電腦輔助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
第二步驟是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板出示在課件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達成共識: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12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在教學整時的寫法時,我先介紹漢字“時”表示的方法。又增加了電子表形式的寫法,通過對7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再通過練習,讓學生板演黑板另外兩個鐘面的寫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nèi)化。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寓教于樂,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
1、我用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讓學生邊看錄像邊互相說“小朋友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然后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shù)學課堂教學變?yōu)閷W生認識生活,認識數(shù)學的活動課,體現(xiàn)“數(shù)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為后面的作業(yè)打下鋪墊。
2、教師說時間,學生撥時間。
3、找朋友。在找朋友中,讓學生全員參與,每個小朋友都拿著一張時間卡片(鐘面、整時的兩種寫法),讓時間相同的學生做個好朋友。這樣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鐘面和兩種記時方法的聯(lián)系,同時既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又將課堂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
4、完成課本94業(yè)第3題。
5、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在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樣?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的?
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并布置作業(yè)擴展訓練,回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