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二教學設計初中8篇

時間:2022-12-23 作者:Indulgence 教學計劃

認真寫好一份教學設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為了取得更出色的教學成果,我們需要在教學開始前,制定好教學設計,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科二教學設計初中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8篇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篇1

新課程標準英語課本詞匯量大,其中八年級上冊有詞匯450個左右,詞匯量較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學的難度,但我們又必須讓學生掌握,否則難以適應教材的要求。那么我們該采取什么方式來進行單詞教學?我們學校一直以來對英語教學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和方法,新課改以來,我們更是積極學習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用新課程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應該從“演員”轉變?yōu)椤肮?jié)目主持人”,把舞臺還給學生,由學生當演員,唱主角,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實踐證明,傳統(tǒng)教學中,靠講解和機械操練掌握詞匯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當前中、小學英語脫節(jié),詞匯量大,教學任務重的形勢下,我們更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我認為我們應做好下列幾點:

1、重示范。雖然今年我接的是三年級的學生,但是從近兩個周的教學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還是不認識音標,或者是發(fā)音不準。因此,在教單詞時,要求教師自己示范到位,發(fā)音清晰,講解發(fā)音要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專心看,積極模仿的好習慣。聽清后再跟說。確定學生大都聽清,模仿正確后,再出示單詞卡片,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直觀的單詞配以圖片、體態(tài)語幫助學生理解。順利完成音——形——義的逐步過度。

2、重情景。單詞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類思維活動是借助詞匯進行的。人類思想的交流也是通過由詞構成的句子來實現(xiàn)的。沒有詞匯任何語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單詞具有語言的意義,應在特定的語境中引出,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遷移。在教學中我們應提倡“新舊貫通”或叫“相互遷移”。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如:pen----pencil-----pencil-box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all---tall---ball----small等等。

4、重趣味。英國著名語言家c.e埃克斯利說:“教英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那種方法?!蔽覀冊趩卧~教學中不能一味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應嘗試運用多種形式巧記。如采用兒歌、猜謎語、簡筆畫等形式。

5、重運用。學習單詞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詞匯,并能正確運用到筆頭表達之中。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情景,使學生宛如置于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就能使學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學習詞匯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我們學校英語成績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英語的集中識詞起了關鍵作用,我們每一年都進行集中識詞競賽,效果好而且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有很大的提高,對以后的英語學習有很好的作用。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篇2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讀圖方法和運用地圖的能力,使學生領會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明確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設祖國所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知識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以及等高線等基礎知識。

2.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圖上量算兩地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認方向。

3.初步學會在各種地形圖上判斷地勢高低起伏狀況,以備將來能用在生活和生產上。

4.在地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離,在地圖上識別方向、填繪常用圖例和注記。

6.在各種地圖上,學會判斷地勢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7.能夠使用目的(如旅游)確定所選擇的地圖類型及其比例尺。

8.舉例說明一到兩種現(xiàn)代高科技地圖(例如遙感圖像和電子地圖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

1.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和線段比例尺。

2.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用海拔計算地面高度。

4.等高線稠稀與坡度徒緩。

5.分層設色地形圖。

教學難點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別以及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

2.在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各種地表形態(tài)。

教學設計[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圖“對話”,獲取我們所需的信息,這是不夠的,還必須認識和熟悉地圖的“語言”——圖例。

板書

地圖的基本因素——圖例

[講授新課]

提出問題

什么是圖例?

指導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3圖1.22中有關圖例的文字說明,以及課本p14第3自然段,使學生知道圖例是指: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數(shù)字,又稱注記。

組織活動

1.讓學生看課本p14圖1.24“一些常用圖例”,自己想辦法盡快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

2.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記憶的好方法。教師給予指導啟發(fā),如點狀的符號有哪些?分別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線狀的呢?面狀的呢?等等。

3.教師可用電腦逐個展示各種圖例,讓學生辨認,也可用課前準備的“圖例卡片”,進行“找朋友”或“對號入座”等游戲。

4.組織學生進行繪制自己居住房間平面圖的比賽,看誰畫的又符合實際又美觀,圖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設計的圖例等要素。

評價點撥

展示若干學生繪制的平面圖,點撥評價后說明記住圖例固然很好,但地圖一般都附有圖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記硬背,關鍵是要掌握識圖的方法和步驟。結合繪圖中的問題,強調在繪圖和填圖時,圖例要規(guī)范準確,特別是注記,應該字體清晰勻正,大小合適,排列應“橫寫自左向右,豎寫自上而下”,點狀事物不離點,線狀事物也是線,面狀事物不出面。

小結過渡

同學們,比例尺、方向、圖例是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閱讀地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與地圖“對話”,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板書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提出問題

1.當前人們的哪些社會活動會用到地圖,各需要什么樣的地圖?

2.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你是否知道人們除了

利用地圖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夠更加快速和準確地獲得有關地表環(huán)境狀況的信息?

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閱讀材料“地圖家族一覽”,以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列舉說明。

評價點撥

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情況評價后小結點撥。

①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地圖,如氣候分布圖、農作物分布圖、工業(yè)區(qū)或工業(yè)城市分布圖、鐵路、公路分布圖、旅游景點分布圖、商業(yè)中心分布圖、政區(qū)圖、軍事地圖等。

②根據(jù)地圖的內容,通??梢詣澐譃槠胀ǖ貓D和專題地圖兩類。普通地圖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一般特征的地圖,概括程度高,多為小比例尺地圖。專題地圖則是根據(jù)專門用途著重反映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現(xiàn)象的地圖。

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在地圖繪制中的廣泛應用,出現(xiàn)了許多新型的地圖,地圖家族中新貴族不斷涌現(xiàn),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使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成了現(xiàn)實,人們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傳輸和獲取地理信息,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更大的方便。

④根據(jù)目的和需要,選擇和使用地圖,查找和獲得所需的地理信息,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好習慣。特別是地理課的學習過程中更是離不開地圖,正如人們說的那樣:“地圖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圖學好地理呢?

討論引導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地圖在自己學習地理過程中的體會后進一步引導:

1.運用地圖的方法——上課時要做到左圖右書,圖文結合,養(yǎng)成讀圖、用圖的好習慣。

2.運用地圖的步驟:

①看和指——在圖上找到所學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讀和寫——生疏地名反復讀,同音、近形、近義的地名要多寫。

③想和說——看到的事物要多動腦想,想好以后要表達出來,能夠“看圖說話”,把“啞圖”變?yōu)椤盎顖D”。

④變和畫——變是指在地圖上獲取的信息,要善于遷移應用(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畫是指要多動手進行畫圖練習。如照著畫、默著畫、反著畫(如圖上畫的是南半球某種現(xiàn)象,你就畫北半球相反的某種現(xiàn)象)、繁化簡、圖配文、創(chuàng)新畫等。

總之,學地理,在腦海里時時、事事都要裝有一幅活地圖,逐步建立空間概念。

反饋練習

1.電腦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件事,讓各小組去組織分配的活動,看看需要選擇什么樣的地圖,為什么?

2.各小組再去韓國漢城乘坐地鐵,讓學生完成課本p21活動2。

[課堂小結]

根據(jù)以下電腦展示,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地圖基本要素的內容,強調養(yǎng)成運用地圖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作業(yè)布置每個學習小組,用16開紙把學校的平面圖設計出來,以“我為學校提建議”為形式設計未來的學校建設方案;或以“我浪費時間了嗎”為主題,結合現(xiàn)有城市地圖分析本組同學上學的路線是否最為簡捷。地圖上要有自己設計的圖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繪圖小組同學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評比,看哪個組繪的最準確、最美觀。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篇3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自然成為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下面我就《海陸分布》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當作案例來進行分析一下。

一、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早已廣被接受,但宇航員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卻是一個蔚藍色的美麗的星球。他說:“我們給地球起錯了名字,它應叫做水球。”那么到底應該叫地球還是水球?

學生活動

1、觀察地球儀和火箭升空的動畫演示,覺得新奇。

2、學習小組討論:是地球還是水球?

3、由學生討論后請學生代表發(fā)言,在此基礎上教師歸納。

評析: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fā)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勇于探索、創(chuàng)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二、動手觀察探究新知,觀察思考,深入自學

1、師:引導學生旋轉地球儀,開展“擁抱地球”活動,觀察任何半球是陸地大還是海洋大?最后統(tǒng)計學生的擁抱結果,從而得出結論。(海洋比陸地大)

2、師:這個結果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講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認識海陸分布有沒有那么容易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認識幾位著名的探險家和他們?yōu)槿祟愓J識世界所作的貢獻吧。

3師:看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哪個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個半球?圖中北極地區(qū)和南極地區(qū)分別是海洋還是陸地?

學生活動

1、隨機的用雙手擁抱地球,看看他們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還是陸地。

2、觀看展示。

3、觀察不同的地圖進行分析判斷。

4、學生踴躍回答問題。

師:無論是哪個半球,海洋面積總是比陸地大,接下來請學生在圖中找出海洋有幾種表示方式?(海、洋、海峽)

師:看完海洋,我們一起來看我們熟悉的陸地吧。(引導學生區(qū)別大陸、半島、島嶼和大洲)

學生看圖鞏固陸地和海洋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并回答問題

評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軀體、自己的感官、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識和思想基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規(guī)律。正如每個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質營養(yǎng)一樣,每個學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營養(yǎng)。這是別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變的。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guī)律。教師只能讓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顒诱{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讀圖的能力,使學生在使用地球儀、世界地圖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資料、提取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及快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學生也體會人類的認識世界是需要不斷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永遠的目標。

三、師生互動突出重點

1、師:在地球的廣大的海洋和陸地我們可以用六個字含蓋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師指導并和學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3、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各大洲的輪廓及分布特征。

4、引導學生在空白圖上填寫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線。(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完成,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向組長和老師求助)

學生活動:

1、請一位同學帶領全班學生認識七大洲、四大洋。

2、讓全體同學根據(jù)世界地圖,說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線。

3、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制各大洲的輪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對位置。

4、各小組在空白圖上填寫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線。

評析:師生互動有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教師為學生的認識和發(fā)展提供種種有利條件,通過啟發(fā)、引導、講解、示范、督促、評價等等手段,使學生知道“應該學”和“怎么學”,使學生從愿意學、喜歡學到離開了教師也能學,這就是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教師因勢利導,給學生自讀、思考、質疑、認識、練習等獨立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活動成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學過程成為“立體結構”。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閱讀、獨立思考、相互議論如能和教師釋疑和諧運轉,學生不僅能學得深刻,而且能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增強自我意識,充分發(fā)揮主動精神。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篇4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的知識內容主要是以前一單元中的求根公式為基礎的。教材通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以及以數(shù)x1、x2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過4個例題介紹了利用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簡化一些計算的知識。

學情分析:

1.學生已學習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九年級學生,學生對事物的認

識多是直觀、形象的,他們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體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學初始,出示一些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東西,結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們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式,能運用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一個根與未知數(shù),會求一元二次方程兩個根的倒數(shù)和與平方數(shù),兩根之差。

2、能力目標:通過韋達定理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發(fā)展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3、情感目標:通過情境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數(shù)學的態(tài)度。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

2、難點:讓學生從具體方程的根發(fā)現(xiàn)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之間的關系,并用語言表述,以及由一個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與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種關系,比較抽象,學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如果ax+bx+c=0(a≠0)的兩根是x1,x2,那么x1+x2= ,x1x2= 。

問題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嗎? ①二次項系數(shù)a是否為零,決定著方程是否為二次方程; ②當a≠0時,b=0,a、c異號,方程兩根互為相反數(shù); ③當a≠0時,△=b-4ac可判定根的情況; ④當a≠0,b-4ac≥0時,x1+x2=,x1x2=。⑤當a≠0,c=0時,方程必有一根為0。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本節(jié)課充分讓學生分析、觀察、提高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教學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的推導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礎上進行。它深化了兩根的和與積同系數(shù)之間的關系,是我們今后繼續(xù)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的主要工具,必須熟記,為進一步使用打下基礎。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的探索與推導,向學生展示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提倡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鍛煉學生分析、觀察、歸納的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選擇,解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考查的頻率較高,也常與幾何、二次函數(shù)等問題結合考查,是考試的熱點,它是方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4.使學生體會解題方法的多樣性,開闊解題思路,優(yōu)化解題方法,增強擇優(yōu)能力。力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獲得數(shù)學活動經驗,教師應注意引導。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篇5

陸地自然帶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自然帶的含義并掌握陸地自然帶分布的基本規(guī)律及主要自然帶的氣候植物的一般特點及代表動物。

2.在運用已學知識認識自然帶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綜合各自然要素特征,形成整體的環(huán)境特征的認識方法。

3.通過學習豐富多彩的自然界,培養(yǎng)學生認識自然的樂趣,并初步明確地球上的生命對自然界的依賴以及相互影響的關系,為建立正確的資源觀和環(huán)境觀打下基礎。

課型 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 講述與問答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主要自然帶的分布及特點,難點是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

教學用具 各自然帶的景觀圖片,教學投影片(或教學掛圖)陸地自然帶的分布。

教學提綱

第五節(jié) 陸地自然帶

一、自然帶及標志

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

1.主要自然帶特點與分布。

2.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

教學過程

提問引入 在電影片、電視片中或生活中,你注意到了不同地區(qū)的森林樹木的葉子有什么不同嗎?(有的地方樹的葉子小,像松林,有的地方葉子大;有的地方葉子常年是綠色的,而有的地方葉子在冬天要枯落。)

[教師總結和講述] 森林的分布也反映了當?shù)氐臍夂蛱卣?。地表的植物和動物的分布都受氣候條件的制約。由氣候、土壤、動植物等地理事物形成的自然環(huán)境是一個整體,構成自然環(huán)境的各地理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世界各地氣候有明顯差異,陸地的自然環(huán)境也有地區(qū)差異,這種地區(qū)差異多呈帶狀分布,所以叫自然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陸地自然帶及其分布。

第五節(jié) 陸地自然帶(板書)

一、自然帶及標志(板書)

[提問] 請比較自然帶與氣候帶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區(qū)別:氣候帶只反映氣候規(guī)律,自然帶反映氣候、土壤、動植物等地理事物構成的自然環(huán)境整體。聯(lián)系:氣候是構成自然帶的最活躍的因素,氣候帶是劃分自然帶的基礎。)

[提問] 自然帶最明顯的標志是什么?(植物。)

[展示景觀圖] 溫帶沙漠、熱帶雨林、南極企鵝。

[提問] 通過這幾幅圖,請分析氣候條件與動植物的關系是什么?(沙漠干旱,所以少植物,動物有適應干旱特征的駱駝。熱帶雨林,氣候條件優(yōu)越,植物茂密,葉大。動物多。企鵝生活在南極,能耐嚴寒。)

過渡 自然帶的分布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下面我們學習自然帶的分布及特點。

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板書)

1.主要自然帶的特點與分布

[展示教學掛圖] 陸地自然帶的分布

[展示景觀圖] 熱帶雨林

[提問] 在掛圖上指出熱帶雨林的位置,結合景觀圖分析熱帶雨林氣候、動植物有什么特點?(赤道附近。全年高溫多雨,植被茂密,有許多藤蘿。動物有樹上棲息的猩猩、猿猴,河湖附近的河馬、大象。)

[教師總結] 除同學回答外,熱帶雨林內陰暗潮濕、葉尖經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熱帶雨林是常綠林,四季都生長,有大片原始森林。

[展示景觀圖]熱帶草原

[提問] 在掛圖上指出熱帶草原帶的位置,分析氣候、動植物等有哪些特點?(分布在熱帶雨帶的兩側或一側。降水少于熱帶雨林。地面樹木稀疏,長著較高的草。動物有長頸鹿、斑馬等植食動物,獅、鬣狗等肉食動物。)

[教師總結] 熱帶草原帶也叫熱帶稀樹草原帶,全年降水少于熱帶雨林帶,而且分為干濕兩季。干季少雨,大部分樹木落葉,草也干枯,動物要向有水草處遷移。

(依照以上問答總結方式,繼續(xù)學習熱帶沙漠帶等自然帶。此略。)

2.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

[教師講述] 上述自然帶沒有明顯的界限,總是由這一地帶逐漸過渡到另一地帶的。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農村,自然帶的天然森林,草原多被人工建筑物和農田所代替。

[練習] 總結剛才講述,以北半球大陸為例,填寫下列空格,表示陸地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括號內的文字即為應填寫內容。)

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本第67頁“做一做”中的練習。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篇6

我對初中歷史新課標、新教材的認識、感受、體會頗多?,F(xiàn)在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與探索得來的心得付之筆端,與教育同行們探討交流:

問題一:我駕馭教材的能力有限,基本素質和能力亟待提高。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覺得歷史新教材以主題為單位,如八年級(上)第一單元是侵略戰(zhàn)爭,第二單元是近代化探索等,教材的編寫者著重追求知識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不刻意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發(fā)揮的空間給教師和學生,有利于我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但由于我不是歷史專業(yè)出身及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備課時有時候就感到很難備,上課時覺得課文內容不易上。我個人認為:教師應加強對歷史學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課程標準》的學習。

教師之所以在備課時感到難備的原因很多,因此,在進行群體教研活動時,在集體說課、備課時,應對課程標準進行固定時段的周期性解讀,將《綱要》、《課程標準》的學習與本組教師教研活動相結合,同步進行,以便圈定傳授該課的知識,而不是什么都教。

問題二:刻意追求課堂形式的“活潑”,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實質。由于新課改了,我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深,對新課程的本質認識還不夠到位,加上評價方式的滯后,在教學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一些只追求形式而不追求內容的突出問題。例如:我把“教學方式轉變”視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而在教學方式轉變過程中,特別將“自主、合作、探究”作為重點倡導的教學方式,()但對“自主、合作、探究”在課堂上到底怎樣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質特征和使用范圍是什么,我還是處在心中無底階段。講合作、探究,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難以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紀律也不好維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分組討論,有可能使優(yōu)秀生參與的機會更多,而后進生則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優(yōu)秀生那里獲得信息,致使后進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

問題三:評價方式相對滯后,導致我在課改創(chuàng)新活動中縮手縮腳新的課程應當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但目前的情況是,社會各界、學生家長仍然以學生成績、升學率來評價教師、評價一所學校,而學校本身,也把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與教師的評先、晉級、雙聘等多方面掛鉤。課程改革的實際效果不是想象中那樣令人滿意。我認為:新的課程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評價機制。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主要以學生掌握多少知識和考試成績?yōu)楹诵?,造成迫于課改壓力和上級部門的要求而做一些表面化的裝飾和表演,從而使課改有名無實。評價方式也應多樣化,如成果展示評價、活動課中的現(xiàn)場發(fā)揮評價、課堂上的行為表現(xiàn)評價、成績進步評價、特長評價、實踐表現(xiàn)評價。

問題四:對多媒體在教學中運用理解上有偏差。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其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許多傳統(tǒng)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時我注意到多媒體教學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缺點和不足:

(一)影響教學效果:有時我為了趕時間畫面切換太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象電視或電影畫面那樣一閃而過,不容學生細看和思考,那將極大地降低了教學效果。

(二)搶奪思維空間:在多媒體教學中往往用課件把所有抽象思維、文字語言的理解都用多媒體形象展現(xiàn)出來,這實際上是扼殺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在具體實踐了一年的完全多媒體教學后,決定在新學年只對個別的課時使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方式。當然我的歷史教學過程中肯定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解決現(xiàn)存問題對一線歷史教師來說任重道遠,我希望更多同行與我一起,為解決歷史教學問題而共同努力吧!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篇7

[學習目標]

1. 通過理解關鍵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體會文章樸實的語言風格。

2.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3.領會本文表現(xiàn)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學習重點、難點]

1.閱讀重點文段,體會作者新穎獨特的描寫角度,學習文中的細致描寫,體會其

中深沉的父子情。

2. 理解文中關鍵句的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教材分析]

?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此文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本文從不同的角度去贊美愛,能夠使學生在其中深刻的體會這種相憐相愛的感情。

[學情分析]

在學習方法上,對于初中生而言,接觸到記敘性散文的文章并不多,領會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多數(shù)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思想情感上,當代中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對于生活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還仍是“生在福中難知福”,所以,本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并且不能停留于課堂,而應走入家庭,走向社會。

[學法指導]

新大綱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fā)原則,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據(jù)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yǎng)。

1.自主互助,合作探究。

2.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3.動口、動手、動腦,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4.指導學生根據(jù)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母愛、父愛的古詩詞。

[學習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氛圍 (配樂曲:《致愛麗絲》)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边@是孟郊的《游子吟》。這是一首歌頌母愛的古詩。千百年來歌頌母親的作品層出不窮,而謳歌父親的作品卻少之又少。難道父親就不愛自己的子女嗎?當然不是,只是父愛可能比母愛更深沉,含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xiàn)父子深情的散文《背影》。(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

作者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學們已經不陌生了,請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其他同學補充。

師點撥: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歐游雜記》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我們在去年學過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還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匆匆》、《荷塘月色》、《綠》等。

師:同學們了解得可真多,介紹得很全面。(屏幕展示作者介紹)

三、學生聽課文錄音,完成兩個任務:

1.標段序

2.圈點勾畫生字詞,借助課后注釋和手中的工具書自主、互助掃清本文的文字障礙。

檢查生字詞,齊讀兩遍。

四.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fā)言。)

跳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

1.本文幾次寫到“背影”?本文四次寫到“背影”。

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

(請同學們用筆將原文勾畫出來)

第一次在開頭,“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車站送別時,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父親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結尾,“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2、哪一次“背影”寫得體、最感人?第二次。(望父買橘)

齊讀精彩片段。

為什么要把這一次的背影寫得那么詳細具體呢?

最能反映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下面你就試著讀一讀,看怎樣就能讀出那種深摯的愛子之情來??蓮恼Z調、語速、重音等方面來考慮。小組討論交流,推薦一個讀得的來展示,咱來看一看哪一組讀的。

朗讀,望父買橘見背影

父親的穿戴:黑、深青——穿著樸素,心情沉重

(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

(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爬月臺動作: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動作描寫, “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致;“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

(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作用:突出父親行動的艱難,表現(xiàn)父親的愛子之情。

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當時朱自清看到父親的背影有什么反應?用原文回答。

“這時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p>

過渡語:我們的父母都為我們買過水果,可是能夠感動得流下眼淚的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文中父親的背影為什么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

生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fā)言。

同學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xiàn)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讀二三段,看一看是怎樣的背景。

“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慘淡?!?/p>

師: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yè)、借債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日漸蒼老的父親,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為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貴多少倍。所以兒子當然會感動得多次掉下眼淚。

作者截取了在不平常的背景下"父親的背影"這個精彩獨特的畫面,將父愛淋漓盡致得表現(xiàn)了出來。

3.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從外貌和動作描寫體現(xiàn)外,還用什么描寫方法表達這種關愛? 父親的語??

這些樸實而簡潔的話包含著父親怎樣的深情呢?

①“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天無絕人之路!”——父親甘愿承受家庭重負,但愿兒子能輕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不放心,怕別人照顧不周到,勞碌費神,在所不計。這表明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心。

③“我買幾個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薄獙鹤拥年P懷體貼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惦記兒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親對兒子深切的惦念和細心的關照。

⑤“進去吧,里邊沒人?!薄聝鹤与x開座位丟失行李,反映父親對兒子細心的關照。

4.師: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文中的兒子理解了父親的關愛了嗎?你能從文中找出依據(jù)嗎?

兒子的幾次流淚,淚水說明了一切,淚水表達了對父愛的理解、感激。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兒子的兩次自責也表明兒子從不理解到理解、感動、思念父親。

確實,父愛子,子愛父——父子情深就是這篇文章所表現(xiàn)的中心。

五、拓展延伸,感受真情: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請你敘述一次最讓你感動的事,與大家一起分享。

六、感恩親情(配樂曲:《致愛麗絲》)

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床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著我們。請同學們回到家中,不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母、親人表示理解、感恩,比如給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

今天,我想用一首歌來結束這堂課 ,歌曲的名字叫《懂你》。讓我們都能對父母、對親人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你們。

(播放歌曲《懂你》)

科二教學設計初中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知道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

(2)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提出問題的能力。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及相互協(xié)作、友好相處的健康心態(tài)。(2)培養(yǎng)學生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說明:教學目標的設置充分體現(xiàn)了《物理課程標準》的概念。在本節(jié)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溫度計的原理和構造,掌握溫度計的正確使用等基本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這節(jié)課以以上知識為載體來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及相互協(xié)作、友好相處的健康心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以自制演示溫度計為器材,通過學生觀察、分析、創(chuàng)造,自己得出液體溫度計的原理和構造。

2、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閱讀教材,相互討論,總結出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中如何逐步培養(yǎng)起后進生自主性學習的意識。

(說明: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重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自學、觀察、分析、創(chuàng)造的能力,及在學習中相互協(xié)作、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

教學方法:觀察實驗,自學討論,探究學習。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幻燈片,學生觀察圖片

學生觀察后說說感受,引入課題《溫度》

二、新授

第一節(jié)溫度

2、學生實驗??

學生用手觸摸熱水杯和冷水杯,并說出自己的感覺。引導學生總結出溫度的概念:物理學中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冷的物體溫度低、熱的物體溫度高)

再讓少數(shù)同學觸摸兩杯水。

老師:憑感覺判斷溫度準確嗎?要想準確的知道物體的溫度應該怎么辦?

(一):溫度計原理及構造

老師:你們知道的有哪些溫度計?它的構造是什么?

(說明: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的能力。)

學生分組討論,提出問題。

(說明:老師板書學生提出的本節(jié)課重點解決的問題;對積極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某些學生可能提出與本節(jié)內容不太相符的問題,老師不要置之不理,要給予合理的解釋,不要挫傷學生愛思考、愛發(fā)言的積極性

1、老師演示自制溫度計。

老師:當把這個裝置放進盛有熱水的燒杯里,同學們猜想一下,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學生討論、回答。老師把裝置放到盛有熱水的燒杯里,學生觀察。

老師:現(xiàn)在把此裝置從熱水中取出,放進盛有冷水的燒杯中,又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學生猜想后回答。

老師把裝置從熱水中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燒杯中。學生觀察現(xiàn)象。

老師:這種現(xiàn)象叫做什么?學生:熱脹冷縮。

老師: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能否制作一個測溫裝置?這個裝置叫做什么?

學生:溫度計

老師:現(xiàn)在誰能說出液體溫度計的測量原理?

老師手舉自制溫度計。

老師:能否用此裝置測量液體的溫度?你認為它有哪些缺陷?

(說明:此問題的設計主要是通過學生觀察,把學生的情感因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老師拿出演示溫度計

老師:這支溫度計經過改造,已經很完美?,F(xiàn)在大家看看這只溫度計,你們滿意嗎?

老師:誰能描述一下這支溫度計的構造?

(二)、攝氏溫度

1、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

學生閱讀課本p69并討論:攝氏度、100攝氏度、1攝氏度是如何規(guī)定的。

2、攝氏溫度的讀寫:出示天氣預報稿,請學生扮演播音員播報天氣預報,誰愿意?

寧夏2012年1月26日天氣預報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寧夏地區(qū)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晴轉多云,北風34級,氣溫—15℃到2℃、明天夜間到后天白天多云。近期氣溫較低,請觀眾朋友們注意防寒保暖。

(學生閱讀,及時鼓勵,糾正其中的誤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3、認識溫度計計的構造,介紹溫度計上的量程和分度值。

(三)、溫度計的使用

老師:使用溫度計之前應該做到哪些事項?

學生閱讀課本p49“溫度計的使用”,并作反饋。

老師:使用溫度計常出現(xiàn)哪些錯誤?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學生閱讀p49使用溫度計的幾個要點,并測量水的溫度,小組展示

(說明: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踐、自學、討論,展示,總結出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印象深刻,同時提高了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簡單小結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

(四)、體溫計

1、老師出示體溫計,學生觀察,認識體溫計的構造,特別是縮口的作用,量程老師:同學們在哪里見過體溫計,醫(yī)生在使用之前是怎么做的?學生:在醫(yī)院見過,醫(yī)生使用之前要甩幾下

老師:生病正常,同學們要加強鍛煉,盡量少去醫(yī)院。

(說明:提醒學生加強鍛煉,培養(yǎng)學生愛護自己身體的意識)

學生閱讀p69“體溫計”知識小結:學生自結。

(五)、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