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7篇

時間:2023-01-12 作者:Youaremine 備課教案

教案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肯定要注意邏輯思路清晰,相信我們在寫教案時,一定都有著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7篇

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以及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jié)物品,萌發(f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jié)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了解端午節(jié)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么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

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里見到的?

幼:見過。家里,商店里、、、、、、

師:現(xiàn)在,我們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jié)日里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jié)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jié),你們是怎么知道端午節(jié)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jié)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jié)用的。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什么時候?

幼:6月6日(公歷) 五月初五(農歷)(給幼兒分析公歷,農歷)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jié)和誰有關?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xiàn)在人們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過端午節(jié);小朋友們想想,為什么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里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么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么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里。

師:人們劃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里,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里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后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就是、、、?、、、端午節(jié)。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么時候?

幼:農歷五月初五

師:我們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xiàn)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更多端午節(jié)相關教案推薦:

1.20xx最新小班端午節(jié)活動教案

2.20xx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端午節(jié)的由來

3.20xx年小學端午節(jié)班會教案

4.20xx端午節(jié)幼兒園小班教案:迎端午,憶屈原

5.20xx年端午節(jié)教案:屈原的故事

6.幼兒園端午節(jié)優(yōu)秀教案范文20xx

7.幼兒園中班端午主題教案

8.幼兒園中班端午節(jié)教案范文

9.端午節(jié)的由來教案

10.端午的鴨蛋創(chuàng)新教案

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三、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品嘗粽子,并講述。

3、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4、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5、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四、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jié)的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節(jié),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認讀“粽、檐、輔、措、誣、頌”6個生字,會寫“佩、戴、措、施、疏、頌、駕、尸、俗”9個生字,掌握“佩戴、愛戴、措施、誣陷、尸體、習俗”等詞語。

2.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學習復述課文。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知道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并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國有很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你們都知道哪些?

2.每一個節(jié)日的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30課《端午節(jié)的由來》,看看端午節(jié)背后有什么樣感人的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學習要求。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新詞。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學生根據(jù)學習要求自讀。

三、集體反饋,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讀。(展示課件第二屏)

佩戴措施傳頌尸體習俗疏遠

誣陷愛戴粽子屋檐輔佐駕??

2.教師根據(jù)學生認讀的情況,進行強調。

字音:“措、頌、俗”是平舌音,“尸、疏”是翹舌音。

字形:“施”的右半邊不要寫成“也”?!笆琛钡淖蟀脒呑詈笠还P是提,右半邊第四筆的點不要漏掉。

3.齊讀詞語。

4.理解詞語的意思。

愛戴:衷心敬愛與擁護,多用于對長輩。

誣陷:誣告陷害。

讒言:陷害人的壞話。

5.指名反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并說說段意。

2.組內交流。

3.代表反饋。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紹端午節(jié)的日期和習俗。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具體介紹端午節(jié)的由來。

第三段(第7自然段):至今人們仍保留在端午節(jié)那天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4.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

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文章把人們紀念屈原的活動記錄得十分詳細。下節(jié)課,我們再繼續(xù)學習課文,感受屈原那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特有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一些常見的習俗如賽龍舟吃粽子。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對端午節(jié)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對自己國家明間節(jié)日的興趣和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粽葉、廢紙團、畫筆、畫紙、剪好的香包紙、艾葉、幼兒材料、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示粽子,引出課題。

2.教師,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

二、通過觀、看課件、交流,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

1.讓幼兒重點認識粽子了解端午節(jié)。

(1)認識粽子的不同形狀

(2)認識粽葉

(3)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

2.了解吃粽子的習俗。

3.了解其他的紀念方法。

4.端午節(jié)習俗。(看課件)

三、幼兒操作,準備過端午節(jié)。

1.教師提問:如果讓你過端午節(jié),你準備怎么過呢?

2.知道今年的端午節(jié)。師:那今年的端午節(jié)是什么時候

3.教師介紹準備材料。

重點介紹:香包、包粽子

4.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5.教師。

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篇5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脈絡,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激趣導入

1、教師板書“端午節(jié)”,學生交流自己是如何過端午節(jié)的,教師相機出示端午節(jié)的相關圖片。

2、激趣導入: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習俗。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端午節(jié),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吧?。ń處煂⒄n題補充完整,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示與端午節(jié)相關的圖片,引發(fā)學生對端午節(jié)產生興趣,自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自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主學習生字詞,大致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并與同桌輕聲交流自己的初讀收獲。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佩帶、愛戴、措施、疏遠、傳頌、駕駛、尸體、習俗、粽子、屋檐、輔佐、誣陷、忠誠、悲憤、悲痛。

(2)指名認讀,師生共同正音:“粽、措”是平舌音,“疏、尸”是翹舌音。

(3)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4)指導生字書寫。

①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9個生字,指名認讀并組詞加強理解。

②學生自主觀察生字,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和書寫要領,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形近字進行字形記憶,注意與同音字加以區(qū)分。

③教師重點指導:“佩”第五筆是小短橫;“疏”第一筆是橫鉤,第二筆是豎,“頌”左半部分的“公”字第二筆捺改為點。(教師范寫這三個字)

④學生自主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根據(jù)學生朗讀的情況適時指導,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5、學生交流初讀收獲。

三、再讀故事,理清脈絡

1、教師提出學習要求:再讀課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述了端午節(jié)由來的故事,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概括。

3、指名交流: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講述了端午節(jié)由來的故事。第三自然段主要講述屈原被流放到南方;第四自然段講屈原在秦國攻占楚國首都后投江自盡;第五自然段寫百姓萬分悲痛,把很多食物投到水里祭奠屈原;第六自然段寫百姓為什么往水里投粽子。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歸納小標題:流放南方——投江自盡——百姓祭奠——投粽子)

4、質疑: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學生默讀并交流,教師歸納:第一、二自然段簡介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由來;最后一個自然段與開頭相呼應,總結全文。這樣首尾呼應的'結構讓文章結構更加完整。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那么,屈原為什么要投江,百姓為什么又要祭奠他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一課時作業(yè)

一、看拼音,寫詞語。

cuò shī shū yuǎn gē sòng jià shǐ fēng sú

()()()()()

二、選字填空。

戴代帶待袋

領()愛()()表口()等()()路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品讀文中詞句,體會屈原的愛國情懷以及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

2、練習講故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學習,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所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容,復習導入

1、引導回顧:端午節(jié)是哪一天,有哪些習俗,是為了紀念誰?(學生自由發(fā)言)

2、質疑導入:人們?yōu)槭裁匆o念屈原,端午節(jié)的習俗與祭奠屈原又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回到二千多年前的楚國,認識屈原這位偉大的詩人。

?設計意圖】通過簡要的問題切入,再次喚起學生對端午節(jié)的認識;教師的質疑巧妙地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課文的興趣。

二、品讀語言,感受人物的深沉情感

1、提出學習要求:自讀第三、四自然段,畫出表現(xiàn)屈原愛國的詞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主閱讀,圈畫,批注。

3、指名交流,教師適當引導。

(1)“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百姓對他十分愛戴?!边@段話介紹了屈原的身份和才能,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獻給了國家建設,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是一位愛國愛民的好官。

(2)“但是,屈原依然熱愛自己的祖國……并被人們廣泛傳頌?!睆摹暗恰⒁廊弧边@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出雖然屈原遭到了權貴的誣陷和楚王的流放,但是他始終懷著對國家和人民深深的情感,他不能再變法圖強,就通過寫很多愛國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3)“屈原萬分悲憤,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鼻氨钡氖亲约旱淖鎳獾搅饲貒膹娬?,人民生活在水火熱之中,“憤”的是楚王聽信讒言,權貴們不能齊心協(xié)力抗擊外敵。既然國家淪陷了,自己與祖國同生共死,他毅然選擇了投江自盡。這份深深的愛國之情,令人萬分感動。

4、思考: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后,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五、六自然段,畫出描寫百姓表現(xiàn)的詞句,看看自己從中有什么體會。

5、學生自主學習,圈畫、批注。

6、指名交流,教師適當指導。

(1)交流“楚國的百姓知道后……還是沒有撈到他的尸體”這兩句話,引導學生從“放聲大哭”“像潮水一樣涌到”體會楚國百姓傷心的程度,去救屈原的人有很多,這也表現(xiàn)了楚國百姓對屈原的無比愛戴。

(2)交流“萬分悲痛之下,他們把船上……使它無法張口”這兩句話,引導學生概括百姓的所作所為(把大米、雞蛋等投入水中,把雄黃酒倒入水里),通過這些方式,讓江里的水族和蛟龍不再吃屈原的身體,充分表現(xiàn)了百姓對屈原的愛。

(3)引導學生體會人們做夢都夢見屈原,說明百姓十分想念屈原。交流“大家想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句話,抓住“想啊,想啊,終于”體會百姓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祭奠沉入江中的屈原。

7、教師小結:屈原愛國愛民,人民愛戴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百姓都會往水中投粽子紀念屈原,一代又一代。人們世世代代紀念屈原,這一天也就逐漸成了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賽龍舟、吃粽子都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

?設計意圖】通過圈畫相關語句、品讀重點詞語,帶領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所蘊含的美好情感。

三、練習復述故事,提高表達能力

1、組織講故事:端午節(jié)要到了,同學們要如何對家人說這個故事呢?我們來練一練吧!

2、引導學生回顧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流放南方——投江自盡——百姓祭奠——投粽子。

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了解體驗端午節(jié)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jié)的樂趣。

2、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jié)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jié)的各種資料。

2、有關制作的各種材料:

粽子——粽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活動過程:

講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內容。

指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菖蒲呢?(因為端午節(jié)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呢?

(1)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jié)習俗。每家人將鐘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zhèn)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huán)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jié)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jié)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端午節(jié)由來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及人們在節(jié)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fā)幼兒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jié)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jié)”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匆姶笕税兆?、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

介紹端午節(jié)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了解端午節(jié)的習俗。

在端午節(jié),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

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么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特有的節(jié)日。

4、品嘗粽子,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教學反思

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著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最后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jié)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