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課教案6篇

時間:2022-10-01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只有認真寫好教案,才能使往后的工作順利進行,教案是老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提前撰寫的書面文稿,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計算機課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計算機課教案6篇

計算機課教案篇1

一、組織教學

清點人數,安定課堂秩序 二、復習舊課

1、計算機的五大部件 2、計算機系統(tǒng) 三、講授新課

(一)進位計數制的基本概念

1.進位計數制(計數制)

將數字符號按序排列成數位,并遵照某種低位到高位的進位方式計數來表示數值的方法。 2.十進制

十進制是最常使用的一種計數制,規(guī)則是“逢十進一”

基數:每個數位所能使用的符號個數,稱為基數?;鶖禐?0的計數制稱為進進制。 位權:每個數位上1代表的確定數值稱為位權。十進制中數字1在個位上表示1(100),在十位上表示10(101),在百位上則表示100(102) 一個十進制數表示:

如:1234可展開為:1*103+2*102+3*101+4*100

254.87可展開為:2*102+5*101+4*100+8*10-1+7*10-2 3.二進制

基數為2的計數制就稱為二進制 基數:2 位權:2n

(二)數制間的轉換 1.二進制的優(yōu)點 技術實現簡單 簡化運算規(guī)則 適合邏輯運算 易于進行轉換 2.各種進制的后??

b:二進制 d:十進制 h:十六進制 o:八進制 3.將二進制數轉換成對應的十進制數

1101b=1*23+1*22+0*21+1*20=8+4+1=13d1011.01b=1*23+1*21+1*20+1*2-2=8+2+1+0.25=11.25d 4.將十進制轉換成對應的二進制 例:將11d轉換為二進制

11/2=5余1最低位 5/2=2 余1 2/2=1 余0

1/2=0 余1最高位 11d=1011b

對整數部分用“除2取余”法,即將整數部分反復用2除,直到商為0,再將余數依次排列,先得出的在低位,后得出的在高位。

例:求0.625的二進制數

0.625*2=1.25 取整1 最高位 0.25*2=0.5取整0

0.5*2=1.0 取整1 最低位 小數為0,轉換結束

先取整數在高位排列,則0.625d=0.101b例:將58.5d轉換為二進制數①先求整數部分:“除2取余” 58/2=29 余0 最低位 29/2=14 余1 14/2=7 余0 7/2=3余1 3/2=1余1

計算機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媒體、誕生、迅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趨勢。

教學重點:弄清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讀書興趣:

同學們,有人說:“學會英語和電腦,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通行證?!毙率兰o已經到了,你了解電子計算機嗎?你知道多媒體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內容是你原來就知道的,哪些內容是通過學習本課知道的?

3.把你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三、指名朗讀課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館”等一些音譯詞要讀通。

四、再讀課文:

思考:文中介紹了有關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什么是多媒體?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有著怎樣的關系?

在文中畫一畫、注一注,再和同學們議一議。有疑問也可以提出來。

五、釋疑、交流:

1.課文介紹了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要點: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1946年誕生的埃尼阿克;計算機在短短的幾十年里已經繁衍了好幾代;計算機像人腦一樣,把外界傳來的信息進行迅速的判斷和處理,所以人們把它稱為“電腦”。

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表后引導他們概括起來說。

2.練習說話:電子計算機之所以被稱作“電腦”,是因為____________。

3.什么是媒體?什么是多媒體?舉例說明?

出示:把句子補充完整:

媒體就是____________,像電話能____________,電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我們都叫它媒體或媒介物。

多媒體就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豐富,既能像____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還能像____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哪一段集中寫電腦和多媒體的關系?(第四自然段)

抽讀課文,邊聽邊思考:電腦和多媒體有什么樣的關系?

4.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教師介紹引入:其實現在很多電腦本身就裝備了多媒體系統(tǒng),我們就稱它為多媒體電腦。根據你的了解,能說說多媒體電腦的功能嗎?

(2)多媒體電腦的這些功能你嘗試過嗎?效果怎樣?

六、識記生字,書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聽寫詞語:媒體、誕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電子計算機會“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你想發(fā)明什么樣的計算機呢?請模仿課文第三自然段后半段的寫法,用“過去……現在(將來)……既能……又能……還能……”說話。

三、理清課文脈絡,總結寫法:

1.快速瀏覽課文,課文可分幾部分,為什么這樣分,給每一部分加一個適合的標題。

可分三部分:(1)電腦發(fā)展史;(2)多媒體功能豐富;(3)多媒體電腦越來越神。

2.電子計算機那么神奇,但作者的介紹都淺顯易懂,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們很多熟知的事物來說明,這是一種很有用說明方法,我們今后可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

四、置作業(yè)布:

根據你的想象寫一寫十年、二十年后的電子計算機。

板書設計:

9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指揮

電子計算機多媒體

——————————→

(迅速判斷和處理信息)

(傳遞多種信息)

計算機課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簡單知識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2、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主動學習的興趣。

3、學會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

2、引導學生將各組提出的問題篩選、分類,歸并成幾個大的問題,請學生寫在紙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現的問題:

(1)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怎樣誕生的?

(2)人們?yōu)槭裁窗央娮佑嬎銠C稱為電腦?

(3)多媒體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功能?

(4)電腦與計算機有什么關系呢?

(5)計算機越來越神。她會神到什么程度呢?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次深入默讀課文,進行獨立思考。然后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4、匯報解決以上的問題。

思考題??

學生甲: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于1946年誕生于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學生乙:我想介紹我查找的一份課外資料。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發(fā)明于二戰(zhàn)之中。因為它是為美國海軍繪制彈道圖用的。它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大,里面含有500英里的電線,是用電磁信號移動機械部件。它的運行速度很慢,35秒運行一次,適應性也很差,只適用于專門的領域。他只是一臺普通用途的計算機。

學生?。憾潭處资昀?,計算機已經奇跡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電子管運行的計算機。十一年以后,就出現了第二代晶體管計算器。七年后,又更新產生了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十年后,又發(fā)明了現在較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有了如此大的發(fā)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進,一次比一次用途廣泛。以至于成為現代社會的天之驕子。

思考題二

學生甲:在發(fā)明之初,計算機確實是用來進行計算的機器。用它進行比較復雜的數學計算。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如今電子計算機早已經不單純地運用在計算方面了??茖W家們把計算機做成像人的大腦一樣的機器,迅速的對外界傳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理。因此,人們把它稱之為電腦。

教師追問:通過你對電腦的了解,你能說說電子計算機可以做那些信息處理嗎?

學生丁:電子計算機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各種數據的存儲,可以進行文字處理和表格處理,還可以進行圖片、動畫處理。

教師小結: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電腦的稱呼呀。

思考題三

學生甲: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過去,媒體傳遞信息的功能比較單一。例如電話之能夠傳遞聲音,電報只能傳遞文字信息。當今人們希望有一種具有十八般武藝的設備,能夠傳遞多種信息。這樣的設備被稱之為多媒體。

學生乙:作者運用中國的媒人的作用來舉例說明了什么叫媒體,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教師追問: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體呢?

學生?。嚎梢钥措娨?、聽廣播、打電話、發(fā)傳真還可以上網現在還有許多的多媒體家庭中還沒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的。

思考題四

學生甲:作者通過人體各種器官與大腦的關系的闡述,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正如人的大腦與各器官的關系一樣。

學生乙: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比喻的說明方法。把電腦比成了司令部,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使我們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思考題五

學生甲:電子計算機發(fā)展的速度相當快,差不多每十年就產生一代新的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的發(fā)展會越來越神。

學生乙:具有多功能的電腦的用途非常廣泛。作者運用了列舉的方法,使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學生丁:多媒體電腦功能巨大。作者運用了一句諺語概括地說明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這句話告訴我們只要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不用走出家門,就能夠了解天下發(fā)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內容。

二、思維拓展練習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計算機發(fā)展的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那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能夠神到什么程度呢?請你展開大膽的想象,設計出新型的電腦。把自己的設計方案及草圖畫在紙上。

2、朗讀課文。匯報交流。

計算機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認識計算機,學會如何開、關機。

2. 能力目標:

學會打開和關閉畫圖程序。

3. 情感目標:

感受信息技術的重要性,產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會開、關機。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大家知道什么是計算機嗎?我們身邊的(手指計算機)叫什么?

二、新授

活動1 認識計算機

①師:“請同學們按下方盒子上面像大鈕扣一樣的按鈕,打開電腦?!?/p>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打開電腦,通過看、聽、摸,感受計算機的啟動是一個系統(tǒng)逐步、有序工作起來的過程。

②師:“大家注意觀察主機、顯示器和鍵盤的變化?”

在啟動計算機的過程中,通過觀察主機、顯示器和鍵盤的變化,了解計算機系統(tǒng)自檢的過程。

③提個醒:在開機時,學生通過打開顯示器、主機開關的前后順序,認識到主機是計算機信息處理的核心。同時正確的開機順序,能防止電流對主機的沖擊,造成損壞。

活動2 “涂涂畫畫”

①通過開始菜單打開畫圖程序,在里面涂涂畫畫,體會鼠標輸入,顯示器輸出的計算機信息處理過程。通過操作鼠標,觀察顯示器屏幕的變化,體會信息的輸入、處理和輸出過程。

②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嘗試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關閉等操作。

提個醒:關于“使用完一個工具,就需要關閉它”,如果不關閉窗口,會有許多功能模塊(軟件)在同時工作,占有系統(tǒng)資源,降低計算機運行速度等,關閉即可使此模塊停止工作。

活動3 “敲敲打打”

①打開“記事本”,在里面鍵盤輸入,只要學生通過這個活動能體會到鍵盤的輸入功能即可。鍵盤上有一些功能鍵,在輸入字符過程中,能夠控制輸入。在輸入字符的活動中讓學生自主探求功能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②在這個活動中,還可以讓學生嘗試用鼠標操作實現光標的定位,體會鼠標和鍵盤實現光標定位的操作有什么不同,認識到在信息輸入過程中,作為輸入設備,鼠標和鍵盤可以互相配合使用,能夠高效完成信息的輸入。

③為了保證計算機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需要學會正確關機。

三、拓展

教師告訴學生計算機是人類處理信息工具之一,人類在不同的階段使用不同的信息處理工具,減輕了勞動強度,簡化了工作步驟。計算機具有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是當今信息時代人類處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計算機課教案篇5

計算機的軟件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計算機的硬件,計算機僅僅有硬件還是無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軟件的支持,什么是計算機軟件呢?我們這一節(jié)課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1)軟件的的概念

支持計算機進行工作的各種指令,就稱為計算機的軟件。計算機要靠軟件的支持,才能進行正常工作。

(2)軟件的分類

系統(tǒng)軟件,如windows 20xx/98/xp

應用軟件,如 word20xx/powerpoint20xx/frontpage20xx、金山打字等。

打開“金山打字”軟件,讓學生對軟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3)認識鍵盤

常用的計算機鍵盤上有101個鍵,為了方便操作,一般將這些鍵分為四個區(qū):

文字鍵區(qū):這是鍵盤最常用的區(qū)域,也叫主鍵盤區(qū)。由英文字母鍵、數學符號鍵和一些輸入輔助鍵組成。

①空格鍵

②回車鍵

③退格鍵

④上檔鍵

編輯鍵區(qū):一般用于文字的處理和編輯。其中的上下左右鍵是用來控制光標的。

功能鍵區(qū):作用是配合各種軟件,執(zhí)行特定的功能。

小鍵盤區(qū):按鍵與文字鍵區(qū)的數學鍵是一樣的,把這些按鍵集中在一起是為了可以更快地輸入數學。

注意:在用鍵盤輸入字符時,手指擊鍵時要輕快、有彈性,就像彈鋼琴一樣。

計算機課教案篇6

信息技術組備課教案《用計算機處理信息》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計算機處理信息的基本過程;了解計算機的輸入和輸出概念;知道不同的軟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2.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興趣;體會人類文明。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 了解計算機輸入輸出的方式。

2. 讓學生明白不同的軟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難點:輸入輸出設備的了解。

?教學準備】電腦小報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新

1、說說利用哪些現代設備或技術能夠既快又方便地處理信息?

2、提題:用計算機處理信息

(利用word制作一份主題為“北京奧運”的電腦小報)

二、獲取信息

1、我們可以怎么來獲取有關北京奧運的信息?

2、假如沒有互聯網我們的一些信息是怎么樣來輸入到計算機的?(針對文字和圖片分別介紹)

3、說說:通過 ,能把 信息輸入計算機。

三、制作小報

1、在我們所學過的軟件當中,你覺得用哪個軟件來制作電腦小報最好?

2、小組討論:在制作小報之前先應該做些什么準備工作?

3、教師補充并小結:

(1)建立一個文件夾,比如:奧運知識,再在此文件夾里建立一些分類別的文件夾名。

(2)上網搜索資料,并將收集的資料分類保存到相應的文件夾中。

(3)打開word軟件,選擇教師準備好的各種小報的版面設計。

(4)將收集到的資料插入到word中,制作成小報。

4、學生制作電腦小報,教師巡視并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四、展示小報作品

1、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展示部分優(yōu)秀作品。

2、說說這些作品好在哪里?

五、課堂小結

我們還可以通過計算機來發(fā)布信息,說說你所知道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