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可以讓我們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讀完《蘇菲的世界》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小說蘇菲的世界讀后心得體會優(yōu)秀范文5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蘇菲的世界讀后心得體會1
這本書用一個故事的形式很有趣味性,來講了周學的變遷歷史,隨之而來的是一大串謎底,讓人越發(fā)得琢磨進去,更想了解到事情的原委。關于哲學的歷史,之前我讀過羅素的《西方哲學簡史》,對于大概的西方哲學的變遷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這本書,將羅素以后的東西都補充了過來了。但是對于。弗洛伊德,能否作為一個哲學家,我還是覺得有點異議的,他,只是一個精神分析引論的心理學家,怎么能和哲學扯上關系?這點我感覺很不認同,但是這本書我是很推薦的。他深入淺出地講了從伊甸園到近代的哲學變化。
不知道每個人,在夜晚抬頭仰望星星的時候,是否會想到,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個世界會是怎么樣的?真的是我們感官所看到那個世界嗎?《蘇菲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我們要永遠保持著一顆好奇的心去探尋這個世界的真理,宇宙的未來總是要被我們探索的。讀完了這本書,你我別忘了仰望天空,因為還有很多未知領域等待你去探索!哲學也是如此,讀哲學就是讀世界!讓我們讀懂哲學,增添人生智慧。
蘇菲的世界讀后心得體會2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哲學書。
一位父親為了給女兒上哲學課而創(chuàng)造出了兩個虛擬的人物,蘇菲和艾伯特。而一開始蘇菲并不知道自己只是活在別人的頭腦中,直到席德和少校的名字一次次出現(xiàn)在蘇菲的世界里,而艾伯特的哲學課也講到了浪漫主義的反諷這一階段,通過浪漫主義的反諷,蘇菲才認識到自己其實是不存在的。從這兒開始,席德和蘇菲的視角不斷轉換。
西德作為存在的人物,在看一本父親寄給自己的哲學講義,蘇菲作為虛擬的人物,和艾伯特一起想辦法逃離席德父親的精神世界。而在這一過程中,出現(xiàn)的每一位童話人物,都與他們正在進行的哲學課程息息相關。這樣精妙的設計,使得原本看起來應該枯燥無比的哲學課程妙趣橫生。而大量通俗易懂的例子又幫助我們對于哲學家們的思想有了更直觀的理解。對于任何一個對哲學沒有系統(tǒng)了解的人,這本書都可以作為思想上的啟蒙。而文末蘇菲和艾伯特的成功逃離也值得思考。蘇菲和艾伯特是席德父親筆下的人物,但席德和她的父親,又何嘗不是作者筆下的人物呢?他們其實也存在于另一個人的頭腦當中。
那么更進一步,我們會不會也是某個人頭腦的產物呢?這又是一個哲學命題。
蘇菲的世界讀后心得體會3
其實《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早買了,可由于種種原因,我讓這本書靜靜地躺在書柜里,把它忘的找八國去了。直到這個,老師說除了必讀書籍還要閱讀其它任選的書目,我才在書柜里翻箱倒柜,把這本被我遺忘了很久的《蘇菲的世界》拿了出來,開始細細品讀。
《蘇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喬斯坦·賈德所著。十四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意外的發(fā)現(xiàn)信箱里放著神秘的一封信。沒有寫寄信人的名字,也沒貼郵票。上面僅僅寫著——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就這樣,蘇菲在一位不曾謀過面的神秘導師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學的大門。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
可以說,《蘇菲的世界》完全可以當作哲學啟蒙書來閱讀,絕對能使你受益匪淺。另外,本書的小說部分,蘇菲所經歷的一系列怪異的事情頗像偵探故事,加上現(xiàn)代版的《愛麗絲盟友仙境》,讓我們沉迷其中。
對于這本書,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蘇菲的導師給蘇菲的名為奇怪的生物的一封信,上面講到的關于兔子的比喻,我感覺實在再恰當不過了,非常適用于我們現(xiàn)在包括小孩,大人的生活。
一個嚎啕大哭的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用奇特的眼光面對著這個世界。那么他們就好比生長在兔子細毛的頂端,他們驚訝于種種事物。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的打拼,不斷的前進,也就越來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往那層最舒服的毛皮走區(qū),于是,他們就在那兒安居樂業(yè),感覺非常束縛,不員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這危險的一步,其中有些人掉下來失敗了,但有些人死攀著兔毛不放。可那些窩在舒適柔軟的兔毛的深處,盡情吃喝的人們卻依然在討論他們一塵不變的話題:今天股價漲了多少?某某蔬菜現(xiàn)在是什么價錢?……
一系列的瑣事,放在他們的嘴里,就等同于嚼一塊泡泡糖那么有勁兒。
所以說,我們要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出來,不要只滿足與此時此刻的舒適溫暖,泡在蜜罐固然爽快,但那會漸漸磨掉你的意志。我們不如去闖一闖,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兔毛的最頂端,再度以仿佛乍見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后心得體會4
記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電影后去找來這本書看的。
在圖書館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蘇菲的世界》。說是“唯一”毫不夸張,當時的網上除了對電影的簡單介紹,幾乎找不到書的相關情況,“蘇菲的世界”是一個非常冷門的詞組,所有的中文網頁搜索結果也只不過三頁,而且大多是繁體。
翻著泛黃的書頁,我用了整個暑假的時間咀嚼完。期間思考的樂趣以及原著帶來的驚喜伴我度過了幾十個不眠之夜,受益匪淺。雖然電影的內容遠沒有原著的豐厚充實,但還是非常感謝它帶領我走進了那個“世界”。
看原著的過程像是登山,一級一級地爬上去,走到最后,你發(fā)現(xiàn)自己仿佛已經遠離了蕓蕓眾生,遠離了庸碌的生活細節(jié),你抬頭望著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敬畏,然后,你試著向周圍的同類呼喚,卻發(fā)現(xiàn)他們總是不屑一顧。他們沒有嘲諷,只是不解,然后走開繼續(xù)他們無關痛癢的蜚短流長?!短K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謂的哲學啟蒙書而已,并不包括一切。可笑的是,我當時像一個意外獲得宇宙最大秘密的小孩一樣,對書上的每個字都視如蘊藏巨大能量的咒語。隨之而來的是對生活中瑣碎事務的極大厭倦感以及對大眾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極度反感。
這里不想贅言書中的內容,只是覺得一場夢醒來之后,人類是多么的孤獨和可笑。在感嘆宇宙和生命的同時,我也不禁唏噓:人類只是進化鏈上的一環(huán),那么的渺?。∮谑遣坏貌粚ι妥匀划a生敬畏,對上天的饋贈心存感激。哲學讓我清醒,我學會了在不容樂觀的現(xiàn)實中平靜地走在路上,沒有悲觀,也沒有憤世嫉俗,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一種坦然的心境。
很慶幸當時的自己在陷入迷惘前仔細讀完了它,我知道,自那以后我的人生和態(tài)度將會改變很多,能有這樣的改變也就夠了。
《蘇菲的世界》最好是仔細讀過、思考過,至少要瀏覽過,畢竟它的講解章節(jié)有些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我到現(xiàn)在才讀到它的話,相信自己已經習得的知識和形成的觀念會影響閱讀的質量,以那種廢寢忘食的癡迷狀態(tài)閱讀一本厚達五百多頁的哲學啟蒙書,我想以后是不會再有了。所以對這本書更懷有特殊的感情。
蘇菲的世界讀后心得體會5
今年暑假我有幸閱讀了這部十分有趣的小說,或者說是哲學啟蒙書,因為書中的人物把西方哲學史上有影響力的人物的理論都概括了一遍。無論是作為小說還是啟蒙教材,該書都可以稱得上構思巧妙,引人深思。
這本書讓我喜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點就是它把許多對人類有影響的觀點一一概括性的陳列出來,每一個觀點都取其最重要的部分獻給讀者。我總認為了解各種人的觀點是十分重要的,這能拓展我們的視野、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啟發(fā)我們思考。前人的觀點不一定正確,因此我們了解它卻不一定要認同它,關鍵是我們得對其對錯有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自己的依據。書中就有總結前人觀點提出更正確的觀點的例子,書中介紹的德謨克利特斯就是總結了前人的“自然界事物都在變化”和“自然界事物都不會改變”的兩種各有道理的觀點,提出了“每一個事物都是由永恒不變的微小單元組成的”這一看法,從而把事物的變化歸結于像積木一般的這些微小單元的組合方式的變化。這和我們現(xiàn)在所普遍認同的原子論相吻合(但原子是可以分割的,而德謨克利特斯所說的“微小單元”則不是,但對于數(shù)千年前的人們,想到這里已經是了不起的了)。可見,總結前人的觀點是有用且重要的。
小說在陳述各位哲學家觀點時采用的是時間順序,因為后出現(xiàn)的哲學家的思想往往與先前的哲學家的思想有聯(lián)系(但也有全新的觀點),有的是發(fā)展,有的是駁斥,我們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思想界的一場場攻守戰(zhàn)。本書以小說的形式來介紹哲學史(當然也可以說他是以介紹哲學史的方式來寫小說,但我認為他的主要目的還是介紹哲學史),其中的語言也十分貼近生活,而不會讓我們感覺哲學是一個玄妙之極、虛無縹緲的東西(就像我們平時認為的那樣)。主人公之一蘇菲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從某天開始跟著一名不請自來的名叫艾伯特的哲學老師學習哲學,哲學的介紹內容便摻雜在艾伯特與蘇菲的信件和對話里,她在學習哲學的過程中也有著與我們相似的困惑與想法。為了闡述那些較為抽象的哲學觀點,本書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其中有一個極其形象的比喻出現(xiàn)在書的前幾章:宇宙好比被魔術師從禮帽里抓出來的一只兔子,而我們則是這只兔子上的微小的寄生蟲,所謂哲學家就是那些順著兔毛往上爬,想把魔術師看得更清楚的蟲子。顯然,這樣的比喻是必不可少的。
作為小說,它也很善于留懸念,它的結局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所以我開頭時說他構思巧妙,即使把所有艾伯特為蘇菲講的哲學內容去掉而換成蘇菲的日常生活,這也是一片不錯的小說。小說一開始就出現(xiàn)了一個名叫席德的人,席德的父親不斷寄賀卡與便條到蘇菲家托蘇菲把它們轉交給席德,并聲稱蘇菲是最適合把它們交給席德的人,蘇菲也經常拾到席德遺失的物品。這樣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fā)生,而席德直到小說快結尾的時候才出現(xiàn)。那時艾伯特和蘇菲通過種種跡象已經發(fā)現(xiàn)了他們只不過是席德的爸爸為她寫的書中的角色,只存在于席德爸爸的腦海里。在小說的最后,蘇菲和艾伯特逃出了席德父親的掌控。然而席德和他的父親呢?他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只是這本書作者的心理活動呢?這樣的思考過程再進行下去就有些恐怖了:我們和我們周遭的世界會不會只是某位“上帝”的一些心理活動呢?這也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而這個情節(jié)的設計也與書中所介紹的一位哲學家的思想有關,英國哲學家柏克萊就認為在人類的心靈之外不存在一個物質世界,而人類的感官則是自天主而來。借助一些哲學家的奇妙的猜想能是情節(jié)變得新穎奇特,這樣的手段在電影中也經常出現(xiàn),例如我們熟知的《黑客帝國》、《盜夢空間》等。
全書給了我一個重要的啟示:要時刻保持好奇心并勤于思考。書中指出我們不應該太習慣我們周遭的事物因而使我們缺乏好奇心,我們得花些時間來思考諸如我們存在的意義、事情對錯的評判標準、自然界的規(guī)律、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傊?,我們可以胡思亂想一會,無目的地思考,不是看到一道題目然后完成,而是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答。只有我們的好奇心能驅使我們去做這些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問題至關重要。但由于它們又不能讓我們得到一些特定的利益,我們往往不愿意去想,而在這方面隨隨便便。我們總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然而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弄清楚什么事情是有意義的事而什么不是,你也可以在這方面處處以別人的標準為標準,那樣你的智慧用來干什么去了呢?追求利益與物質享受?我們以及貓、狼狗、豆芽菜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但即使我們有同樣的本能,我們顯然與一只快樂的狼狗或者一株不知快樂為何物的豆芽菜是有區(qū)別的,你或許認為人類更強大,但如果和超級細菌、病毒對抗的話,全人類都不一定能勝利。到這里如果再要找優(yōu)勢的話,恐怕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人類會思考了。思想成就人的偉大,不要讓思想臣服于本能。
我們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一定要多多思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