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教學策略表達清楚,教學設計有利于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名師春的教學設計5篇,供大家參考。
名師春的教學設計篇1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
1讀準字音。
2學習第一,二段,知道紅軍過草地時的艱苦情況,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點:練習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練習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語。
魚鉤是什么顏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卻是,這是怎么回事呢?(板書:金色的魚鉤)
二檢查預習
1聽課文錄音,把自己讀錯的字標出來。之后,多讀幾遍。
2聯(lián)系課文說說詞語的意思(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字詞練習)
3說說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當時的環(huán)境。指名說,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4你劃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動的句子?
三。分段。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幾件事?(一件是講老班長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他自己沒吃一點魚;一件是講快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2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說說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通過自學,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1齊讀第一段。說說關于老班長的描寫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注意體會人物當時的思想感情,看你從文中體會到什么?(學生發(fā)言,教師和其他同學補充或提出異議)
可引導討論:
(1)你覺得哪些詞句可以看出老班長對我們非常負責?
(2)當小梁發(fā)現(xiàn)老班長不吃魚湯卻嚼草根,咽著魚骨頭時,老班長地神態(tài)有什么變化?劃出有關詞句。(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內容理解2)
(3)想象一下,老班長的神態(tài)變化反映了他當時怎樣的內心活動?(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內容理解3
(4)劃出小梁神態(tài)變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當時心情怎樣?(單擊內容理解4)
(5)寫老班長的一憂一喜,為什么憂,為什么喜?這說明了什么?(單擊內容理解5)
第二課時
目的要求:
1學習第三段,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2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總結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三段。
2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長始終不肯吃魚,僅僅是因為魚太少了嗎?
(2)為什么說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單擊內容理解7)
(3)課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義?在寫法上有什么作用?(單擊內容理解6)
(4)課文寫老班長,為什么用”金色的魚鉤”作題?單擊內容理解8)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你認為最能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話找出來,試著讀一讀,其他同學討論交流,可以補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讀下來。
四鞏固練習。
(單擊鞏固練習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組詞,詞語搭配,選字填空。學生口頭練習。)
名師春的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的: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紅軍過草地是時的艱苦情況,學習老班長終于黨、終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感情。
教具準備: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示課題,生疑激趣
1、板書課題、解題。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從審題入手,在交流解答中點出文章中心,達到了從整體入手的目的。)
2、簡介時代背景。
(提高學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欣賞課件。
(使學生對課文有個初步的了解,達到激趣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全文,讀后練習概括主要內容。
(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全文。
(出聲讀、默讀、邊讀邊記……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讀,興趣會比較濃厚。)
2、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
(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果。學生可根據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三、細讀課文,理清層次
1、指名讀文,想想按什么順序給文章分成哪幾部分。(展開討論,只要分段能講出自己的道理即可。)
2、練習用小標題概括各部分內容。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由小組合作完成,再分別匯報,全班交流。)
四、選讀課文,體會情感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讀一讀,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課堂練習
交流自己喜歡的句、段,談談體會,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學生邊讀邊畫,簡單記下自己的體會。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
1、回憶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出示課文最后一句話,談談你的理解。
(從文章中心入手,為理解文章內容作鋪墊。)
二、在精讀中品析鑒賞
1、老班長閃光的品質在作者描寫的三次喝魚湯的情景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請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情景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品一品。
2、交流匯報、教師點撥。
(1)、第一次喝魚湯的情景是怎樣的,從中看出老班長具有怎樣的閃光品質。
(2)、第二次喝魚湯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幾句話體會老班長的閃光品質。
“我起初不喝魚湯,老班長命令我們喝下魚湯”。投影出示課文插圖,觀察人物神態(tài),體會人物內心。
聯(lián)系前文老班長“硬咽魚骨頭”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場面,體會老班長的崇高品質。
(強化學法指導,使學生由“學會”轉到“會學”上來。)
(3)、第三次喝魚湯的'情景,又是怎樣的?抓住你深受感動的句子談談體會。
啟發(fā)想象:假如你是課文中的小梁,此時此刻,手掣魚竿,會想些什么?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內心。)
抓住老班長臨終前的話語思考:給老班長喝魚湯是“浪費”嗎?為什么老班長這么說?
體會“浪費”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長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氣,仍堅持把魚湯留給病號吃的平凡而偉大的精神。
三、在研讀中感悟、感染
1、課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現(xiàn)“啊”字,找出帶有“啊”字的句子,練習朗讀,品悟情感。
(以往學生往往對“啊”字的讀法不加區(qū)分,這就不利于對句子的含義的理解。讀好這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對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處。)
(1)、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魚??!快些來吧!這是挽救一個革命戰(zhàn)士的生命??!”請把“啊”和全句聯(lián)系起來輕讀,體味這兩個“啊”字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2)教師范讀
(由詞聯(lián)句,由句聯(lián)文,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長可敬可佩的形象,突出了革命戰(zhàn)士之間的深厚友情。)
(3)、自讀自悟
(交流、朗讀中體會到不同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語調、語速、語氣不能都一樣,應隨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和感情的變化而變化。)
2、配樂分角色朗讀全文。
(透徹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樂,帶學生進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感染。)
3、總結升華,課堂練習。
(1)、說一說你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2)、寫一寫學了本文的感受。寫心里話,抒心中情。
名師春的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借助課文進一步提高閱讀速度,提升閱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中問、讀中講、讀中悟、讀中感等多種教學過程讓學生想讀、會讀,讀懂課文,讀出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自讀課文,深入理解課題“金色的魚鉤”所蘊含的意義。
(2)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魚鉤與老班長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感情變化的語句。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課題“金色的魚鉤”所蘊涵的深刻意義。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情境渲染
1、導語:─板書:金色的魚鉤
2、看著課題,同學們有什么想問的問題嗎?(自由提問)
3、背誦《長征》詩。
4、同學們,了解長征嗎?誰能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長征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快速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老班長做了那些事,讓人感動?
1、這篇課文,講述了(),()牢記部隊指導員的(),盡心盡力地()的感人事跡,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的崇高品質。
2、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依次講述了老班長()()、()、()的事。
三、走進文本品文悟情
(一)以老班長為主線
1.合作探究一:再讀課文,找出文中幾次描寫老班長的外貌、神態(tài)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說一說你體會到什么?
學法提示:獨學:用———畫出相關的句子。
對學:讀所畫的句子,同桌之間交流感受。
2.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馱,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p>
師: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長在長征途中飽經風霜,長征的艱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
(日夜為小戰(zhàn)士們操勞,因為找到了一個能讓戰(zhàn)士們吃上好一點的東西的辦法,而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盡職盡責。)
(3)“他抬起頭,望著夜色彌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聲音說”
(這里沒有直接的外貌描寫,但是我們可以從句子中進行拓展訓練:想象老班長望著遠方草地時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滿憂慮。)
(4)“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老班長看到三個小戰(zhàn)士不肯喝魚湯,生怕他們餓壞了身子,他又心疼,又著急,責怪自己沒能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因此眉毛擰成了疙瘩。
戰(zhàn)士們喝下了魚湯,他的眉頭舒展開,充分表現(xiàn)了他心中只有戰(zhàn)友,唯獨沒有自己的高尚品質。)
(5)“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長歷盡艱辛,任勞任怨,照顧三個年輕的病號。他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死亡的威脅正步步朝他逼來。)
(二)找出最讓自己感動的片段,以此為主線,品析全文
合作探究二:細讀課文描寫老班長感人事跡的段落,想一想哪些句子感動了你?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學法提示:注意找出描寫“我”的感情變化的句子,批注下自己的感受。組長組織組員交流,并選代表匯報,在展示時要注意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人物內心。群學)
1.學習“硬咽草根、魚骨頭”片段。
(1)指名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段落令人感動?
(2)抓住“皺緊眉頭”“硬咽”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3)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2.學習“夜里釣魚、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讀,感受老班長尋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長要帶著戰(zhàn)士們行軍,晚上宿營時有要忙著張羅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魚,為了釣魚,找野菜,老班長的眼睛都瞅壞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點詞朗讀。
(3)說說此時自己內心的感受。
3.學習“命令戰(zhàn)士喝魚湯”片段。
(1)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片段內容。
(2)觀察課文插圖,想象小梁和老班長的心理活動。
(3)思考:老班長前后的表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4)指導朗讀“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p>
4.學習“奄奄一息讓魚湯”片段。
(1)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情。
(2)說出內心感受,并說說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
(3)指導分角色朗讀。
老班長“奄奄一息”,身體已經極度虛弱,同時又對戰(zhàn)士們充滿牽掛和關愛。
為救老班長時的心急如焚,無盡的擔心和難過。
老班長犧牲時,戰(zhàn)士們悲痛欲絕、催人淚下的呼喊。
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zhàn)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zhàn)士們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委托。他永遠地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zhàn)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彎成的釣魚鉤。
1.“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四、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提升
假如現(xiàn)在我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館,請你以講解員的身份,向前來參觀的人講述“金色的魚鉤”的故事。
提示:
敘述的條理要清楚,可采用倒敘的方法進行敘述。如“朋友,這是一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也是一個不平凡的魚鉤,就是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魚鉤,曾挽救了三位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的生命;就是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
包含著一個十分動人的故事……”
注意把課文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渲染出故事的情境,從而使聽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五、作業(yè)設計
必做: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展現(xiàn)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2、讀本冊書選讀課文第4篇《豐碑》。
選做:
長征途中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外找《馬背上的小紅軍》《草地夜行》《七根火柴》等文章來讀讀。
名師春的教學設計篇4
?教學設計、理念】
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學習方式的改變。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閱讀課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習習慣、意識、態(tài)度、品質等學習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對促進學生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自學生字詞,讀懂課文。訓練朗讀水平,快速默讀能力。
2、能力目標:
學習提高分角色朗讀水平;學習層層深入,逐步深化、篇末點題的方法;培養(yǎng)與人合作學習習慣。
3、情感目標:
了解紅軍過草地艱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習紅軍戰(zhàn)士、忠于革命,舍已為人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掌握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內心和精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閱讀有關長征的課外書籍,看有關影片。
?教學過程】
一、指示課題
1、板書課題:
問:從題目來看,本文主要是寫什么?
2、為什么把“魚鉤”稱做是“金色的”?
(提示學生閱讀時注意文章以“魚鉤”為線索,寫下了一個什么故事?并弄清“金色”的象征意義)。
二、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
2、結合課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3、比較多音字:
和(huó)面 作(zuó)料 硬咽(yàn)
和(hé)平 振作(zuò)精 咽(yān)喉
三、初讀課文
1、鞏固生字難詞。
2、了解故事梗概:
思考: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是件什么事?課文提到哪些人物?著重寫了誰?
3、找出描寫老班長的外表和表現(xiàn)他的內心的句子。并作上記號。
四、指導閱讀
1、劃分段落。
2、逐段閱讀,討論:
根據課后提示,抓住重點。指導閱讀、互幫互學了解人物的外表和內心。
3、質疑 討論題:
⑴ 從課文描寫的老班長的外貌來看,你覺得他是怎樣一個人?
⑵ 什么時候“饑餓威脅我們”?老班長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
⑶ 老班長為什么不吃鮮魚湯?當小梁發(fā)現(xiàn)后,老班長又為什么不許他告訴別人?
⑷ 小梁他們發(fā)現(xiàn)老班長昏倒在水塘邊時是怎樣搶救的?老班長為什么還是堅持不喝魚湯?
⑸ 課文結尾為什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五、總結談話
1、默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反映了什么?
2、品味描寫老班長神態(tài)、語言、行動的句子,結合作者是如何通過人物的外表來揭示人物內心的。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學時要指導學生運用前一課學到的讀寫方法,沿著作者的思路認真閱讀,仔細閱讀不但要看到老班長的外貌,動作和神態(tài),聽到老班長和我的對話,還要能感覺到老班長的“我”的內心活動,從而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閱讀能力。
名師春的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春天的美景。
重點
會認生字,會寫生字,感情誦讀。
難點
體會春天美景。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1、孩子們,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你們看(播放春天部分景色)
2、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春姑娘給我們帶了美麗的鮮花,嫩綠的小草,大自然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讓我們一塊兒到課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書課題:
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2、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怎樣記住生字,和它們交上朋友。
3、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可真棒呀,好,請看看屏幕,看你和生字交上朋友沒有?(出示生字)
4、你最會學哪個字?怎樣記住它?
5、教師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讓學生猜一猜。
6、真棒,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呀!現(xiàn)在請幾位小老師再教教大家認認這些生字。
三、細讀課文,感知發(fā)現(xiàn)
1、春天你在什么地方呢?
你們聽──(師范讀)
2、孩子們找到的春天多美??!
請大家再讀讀,讀后說說課文中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齊讀課文,教師評價。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讀中悟文
1、過渡句:同學們,通過我們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春天來了,大自然有很大的變化,你認為課文中的哪句話讓你知道春天真的來了。
2、“探出頭來”是什么樣的呢?
3、多可愛的小草呀!誰再來讀讀(點2~3人讀)
4、不錯,把疑問的語氣都讀出來了!一起來試試。
5、課文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請找出來,小組讀一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6、誰來表演(出示4~7自然段)
7、真棒,讓我們來夸夸他。
8、那么多的同學想表演,讓我們一起來表演。
二、強化感受,升華情感
1、是呀,美麗的春天來了,百花盛開,百鳥爭鳴,泉水叮咚,花香撲鼻,柳枝柔柔,溪水涼涼。春天無處不在呀!
2、歌曲《春天在哪里》,請小朋友把你找到的春天向你的小伙伴介紹。
3、請一位小朋友上臺展示。
4、適當?shù)嘏c課文聯(lián)系。
5、孩子們,你們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小結
1、播放輕音樂,教師領著學生試背課文。
2、孩子們,你們是多么的喜愛春天呀,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來贊美春天好嗎?
五、板書設計
找春天
(學生作品展示)
畫 寫話 畫 寫話
六、練習設計
1、課前收集有關春天的資料。
2、隨堂練習設計:
畫一畫你眼中的春天,寫一寫你心中的春天。
課后小記
小學二年級仍是好動的群體,他們喜歡新鮮的,新奇的事物,他們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這節(jié)課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不知不覺中了解春天的動態(tài)美,另外《找春天》是篇語言優(yōu)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的美文,應該多引導學生積累,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