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6篇

時間:2022-10-18 作者:Gourmand 教學計劃

寫好教學設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起著很好的作用,大家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對待才行,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6篇,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6篇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篇1

課文分析: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并從中受到啟發(fā),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過飛機夜行這種現(xiàn)象,提出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有所啟示。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熱愛科學、樂于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致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知道蝙蝠夜間飛行時不會碰到障礙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達在夜間探路的原理。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查找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2、課文朗讀錄音、寫有生字詞語的小黑板、cai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了解。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指導寫“蝙蝠”兩字。

二、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課文朗讀,注意生字的讀音,標出自然段。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同桌輪流讀課文,互相評價,互相指導。

4、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三、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1、課文主要講什么?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同桌交流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指名講,師生共同歸納。你現(xiàn)在知道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了吧?

四、學習前三個自然段

(一)默讀前三個自然段,找出過渡句

(二)出示過渡句,這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設問)讀了這個句子,你心中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

過渡:要想揭開其中的奧秘,我們要先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三)重點學習第三自然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指名講段意

3、對于蝙蝠在夜間飛行,你會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它?為什么?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么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1)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間飛行而且不會有危險的本領。

(2)模擬體驗:你想試一下在夜里飛行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

(3)說感受

(4)指導朗讀:蝙蝠的本領真讓人佩服,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話?(贊嘆、佩服)

五、結束語:我們?nèi)祟愂强渴裁磥砼袛嘤袥]有障礙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飛行,它靠的是不是那雙像貓頭鷹一樣銳利的眼睛呢?我們下一節(jié)課再來學習。

作業(yè)布置:

抄寫生字詞語

熟讀課文

查找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11課《蝙蝠和雷達》,還記得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么關系嗎?(科學家們經(jīng)過反復試驗,發(fā)現(xiàn)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并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雷達)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研讀課文,解開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

導入:【課件出示一只蝙蝠】看!今天小蝙蝠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說有話要對我們說呢,我們來聽聽吧:你們?nèi)祟愓媪瞬黄穑【谷贿B我們蝙蝠界的秘密都能知道,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們?nèi)祟愂窃趺窗l(fā)現(xiàn)我們的秘密的,同學們,你們能告訴我嗎?

師:同學們,你們愿意代替科學們回答小蝙蝠的問題嗎?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中,我們要把問題回答準確、完整就要先認真讀書,我們先來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寫了科學家們的試驗的?(4、5、6自然段)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4、5、6自然段。

(一)學習4、5、6自然段

?課件出示讀書要求】自由輕聲讀課文4、5、6自然段,想一想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在什么環(huán)境中做實驗,分別怎么做,結果怎么樣?得出了什么結論?

邊默讀4、5、6自然段,邊用簡潔、準確的話來填寫表格

小組討論填表結果

指名講所填寫的表格【課件出示:表格】

哪位同學可以看著表格來為小蝙蝠解釋試驗的過程?要注意人稱的變化?!菊n件出示:表格】

?出示課件】過渡語:你們這班小科學家真棒!那你們又知道我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來探路的嗎?

(二)學習第七自然段

課文哪個自然段回答了小蝙蝠的問題?快速讀第七自然段,動手畫出有關句子,并把句子讀一讀。

匯報句子

男女同學賽讀

默讀句子,在表格背后的空白處畫出蝙蝠的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示意圖

展示示意圖,并復述蝙蝠探路的原理,完善學生的示意圖,板書:

同桌看板書復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蝙蝠夜間能安全飛行的秘密容易嗎?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理解“反復、終于”的用詞準確性。【課件出示句子】

齊讀句子,說體會

齊讀體會

齊讀第七自然段

?課件出示小蝙蝠】:同學們說得不錯,我能在夜間安全飛行的秘密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嘴和耳朵兩樣東西是缺一不可的。那你們?nèi)祟惖目茖W家發(fā)明的雷達又是怎樣探路的呢?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答案?

(三)學習第八自然段

邊讀文段,邊畫出有關句子,并讀一讀

模仿板書動手畫雷達的探路方法示意圖

同桌交流示意圖,并復述

指名展示示意圖,并復述,完善學生的示意圖并板書:

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44頁,完成課后練習三

指名講答案

齊讀

三、拓展延伸

(一)默讀“資料袋”,填寫:人們從()身上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菊n件出示】

(二)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用“人們從()身上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钡木涫絹碚f?!菊n件出示】

(三)補充有關仿生學的資料【課件出示】

(四)說一說:我從()身上得到啟發(fā),想發(fā)明()?!菊n件出示】

參考:我從變色龍身上得到啟發(fā),想發(fā)明變色紙尿褲,如果嬰兒小便了,就顯示藍色,如果嬰兒拉臭臭了,就顯示紅色,大大方便了家長。

(五)推薦課外書籍:《開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學》【課件出示】

四、作業(yè)布置:

1、閱讀有關動、植物秘密的書籍,仿照《蝙蝠和雷達》的寫法,寫寫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啟示,設計出來的小發(fā)明。

五、板書設計: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篇2

?學習目標】

1、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靜謐、精神大振、枉費心機、浩如煙海、飛渡重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3、學習讀文后能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

?教學重、難點】

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

板書課題,讀題。

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引出什么發(fā)現(xiàn)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去閱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自學反饋。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3、指名分節(jié)朗讀。

4、解釋從課題中提出的疑問:是誰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找出課文的相關段落,再次朗讀。

三、觀察、讀文,相互印證

1、分組觀察世界地圖或地球儀,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陸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幾內(nèi)亞灣看看是否像魏格納說的那樣。再看看其他陸地與海岸線是否相似。

2、熟讀第五自然段“嶄新的奇想”。說說這個奇想與我們剛才觀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讀證據(jù),探究過程

過渡:魏格納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否正確,他做了大量艱苦的考證工作,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證據(jù)。結果發(fā)現(xiàn)一份非常有說服力的資料。

研讀第七自然段,對魏格納的推理過程進行梳理。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納:

中龍是一種爬行動物,它既見于巴西,又見于非洲。爬行動物是不可能飛渡重洋的,由此證明:當時中龍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

四、熟讀課文,交流感受

1、學生再次默讀全文。

2、魏格納的重大發(fā)現(xiàn)靠的是什么?你從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yè)

1、《黃岡》第8課

2、同步閱讀

?板書設計】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

無意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奇想

尋找證據(jù)引起震動

?教后反思】

學生在交流讀書感受時,我參與其中,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圍繞“魏格納的重大發(fā)現(xiàn)靠的是什么”這一問題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復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在學生情感升華、意猶未盡之時,可以鼓勵學生繼續(xù)查閱有關大陸漂移學說的其他資料,以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愿望。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梢暇戀”新詞“留戀不禁展示顫動南國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tài),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tài),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三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回答文中設計的問題,勾劃重點詞句。

2.同位討論、小組交流、理解重點句。

3.觀察投影片上的圖,發(fā)揮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4.質(zhì)疑問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zhì)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nèi)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過程

1.檢查預習、質(zhì)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①讀準字音:

“顫”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yìng“一簇”中“簇”讀cù“隙”讀xì

②理解詞語:

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于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______”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2.揭題,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樣理解?

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讀全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因此作者著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著重寫了“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3.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游覽“鳥的天堂”各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大榕樹。

第三段(10~13自然):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

鳥的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初步了解課文描寫景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第一段。

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1)(作者吃過晚飯,黃昏時,在河邊與朋友乘船出游。從“吃過晚飯”、“我們陸續(xù)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體會到,當時環(huán)境十分幽靜。從“沒有波浪”、“平靜地移動”、“聽見了水聲”體會到的。)

(2)練習朗讀,體會作者游玩時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圖)。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

(獨木成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與活力,郁郁蔥蔥……)

(2)默讀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榕樹的?

主要寫了榕樹的什么特點?用____________線劃出來。

(3)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這一段描寫了榕樹“大”“美”的特點。描寫“大”的語句:①“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雹凇澳鞘窃S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④“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⑤“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描寫“美”的語句:①“一簇簇樹葉……真綠得可愛”。②“有許多根垂到地上……臥在水面上?!雹邸澳敲炊嗟木G葉……新的生命在顫動?!保?/p>

(4)圖文對照“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重點句:

出示投影片1:

(這兩句話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真面目。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樹干,這就是這株大榕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的原因。

(5)指導朗讀,培養(yǎng)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6)小結:

這一段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干、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tài)描寫。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2)再讀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再讀思考:

作者是怎樣描寫眾鳥紛飛的活動情景的?標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睂懗隽锁B形、鳥色及鳥的姿態(tài)。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擬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薄罢驹谝桓≈ι吓d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寫出了鳥兒們在“天堂”里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讀,體會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4)小結:

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鳥的活動──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動態(tài)的鳥,構成了一幅“百鳥圖”。是對事物變化活動的描述,這是動態(tài)描寫。

4.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

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什么。

(由“回頭看”、“我感到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戀。)

(3)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要讀出留戀、贊美之情。)

(三)課后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二)目標完成過程

1.過渡: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這篇課文按游覽路線寫了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兩天的記游,重點不同,方法也有別。那么作者是怎樣來寫所見所聞的,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

2.投影出示自學提綱:默讀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時間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沒有看到鳥,因為天晚了,鳥兒們已經(jīng)在樹上棲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鳥兒,因為早晨,鳥兒開始活動了。

(2)因為這棵榕樹很大,而且枝繁葉茂、土地濕潤、環(huán)境安寧,正適合鳥兒做巢生活、農(nóng)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了保護,便于鳥類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鳥兒生活的“天堂”。

3.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tài)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①大榕樹是靜止不動的,文中作者從根、干、枝、葉等部位逐項來寫,這就是對榕樹的靜態(tài)描寫。如“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p>

②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寫了鳥的活動,是動態(tài)描寫。如:“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p>

③寫文章時,注意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就能把內(nèi)容寫得更具體、更準確,動靜結合,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4.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三)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及被稱作“鳥的天堂”是名不虛傳的。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讓學生暢所欲言??梢岳斫馕恼聝?nèi)容,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或熱愛鳥類,保護環(huán)境等某一方面來談。如: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觀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位置等,而且還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時間里靜態(tài)、動態(tài)的變化。)

(四)布置作業(yè)

1.摘抄佳句。

2.用“---------------------”線畫出短文中靜態(tài)描寫的句子,用“──”線畫出短文中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這只青蛙,兩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兩顆晶瑩的玻璃球,可機靈了。我把它剛放在水盆里,那長蹼的后腿向后一劃,“唰”地一下,就躥出好遠,還濺起點點水花。

參考資料

1.榕樹: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須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干。榕樹葉、根、樹皮可入藥。

2.廣東省新會縣郊外有一條河叫天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樹,盤根錯節(jié),枝繁葉茂。其覆蓋面積之廣,世罕其匹;遠遠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樹林,引來無數(shù)鳥兒棲息其上。當?shù)厝朔Q它為“鳥的天堂”。

3.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后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過程與方法:

對課文重點語句的品讀、賞析,學習作者的寫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三、教學策略

?爬山虎的腳》一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jié)的順序觀察,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著重介紹了它的“腳”。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讀后使我們也產(chǎn)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學習寫出內(nèi)容具體的文章來。

四、教學過程

(一)進入課文,引導質(zhì)疑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葉圣陶爺爺寫的一篇文章,齊讀課題。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植物為什么會有腳。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子的?

2.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3.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走進文本、深入探究

1.品讀課文,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爬山虎的葉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很美。

讀: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教師追問: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tài)美?

預設:

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

教師追問:為什么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

(2)觀察葉子中,葉圣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

預設:

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

教師引導: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看著為大家讀出這種美來?

(3)教師總結:多么新鮮的葉子啊,多么茂密的葉子啊,多么美麗的葉子啊。作者通過對爬山虎葉子樣子和顏色的描寫,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如果你不注意看,能看清楚葉子下面的腳嗎?這些都說明作者在認真觀察。

?設計意圖】通過對爬山虎葉子樣子和顏色的描寫,引導學生關注文本,感受景物的美。同時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切美好的描寫背后,都需要認真觀察作為基礎。

2.細讀課文,探究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1)教師引導:作者還認真看出了什么?自己讀讀3~5自然段,將作者認真觀察到的內(nèi)容用橫線畫在書上。

預設:

爬山虎的腳是長在莖上的。

師引導:這是寫爬山虎腳長的位置。

預設:

爬山虎的腳像蝸牛的觸角。

師引導:這是寫腳的樣子。樣子像──蝸牛的觸角。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把腳比作觸角。)

預設:

顏色跟剛長出來的嫩葉差不多,也是嫩紅的。

師引導:這是爬山虎腳的顏色。好,把作者注意的這些綜合一下,你認識爬山虎的腳了嗎?在紙上畫出你認識到的爬山虎的腳的樣子。

師引導:哪位同學再來給大家完整生動地介紹一下爬山虎的腳?

?設計意圖】通過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要把觀察到的內(nèi)容按照一定的順序,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介紹,還可以運用一些表達方法及恰當?shù)恼Z言寫出來,就會更加生動。

(2)教學過渡:既然爬山虎是利用腳來往上爬的,那么作者有沒有注意它的腳是怎么爬的呢?請用筆在文中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預設:

抓住動作詞:觸、變、巴、拉、緊貼、爬。一系列詞語清楚地寫出爬山虎爬墻的過程。

師引導:和同桌交流,說一說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誰來給大家演示一下?(學生在黑板上演示。)

師導語:爬山虎就是這樣長出一段莖,就長一片葉子,然后長出一只腳,接著爬──同學接讀課文。

過渡語: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正是長出一段莖,就長一片葉子,然后長出一只腳往上爬,所以他的葉子很均勻,沒有重疊的。這也體現(xiàn)了爬山虎的聰明,均勻無重疊的葉子有利于充分吸收陽光。

師引導:同學們再看看這些動詞,他們的順序能互換嗎?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不能換位置,是按順序?qū)懙?。?/p>

師小結:這些詞是有先后順序的,不能互換,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因果關系,如,正是細絲由直變彎曲,縮短了莖與墻的距離,產(chǎn)生了拉力,才使他在墻上貼得緊?,F(xiàn)在同學們知道為什么細絲由直變彎曲,就緊貼在墻上了吧是,因為產(chǎn)生了拉力。葉圣陶爺爺運用了這些動詞,準確地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這種準確表達的方法,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3)爬山虎的“腳”與墻有什么關系呢?

對比學習:沒觸著墻……萎了,沒有痕跡。

觸著墻的……變成灰色,相當牢固。

師引導:從剛才的學習當中,你有什么體會?

預設:知道(1)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向上爬的;(2)作者觀察細致;(3)不是一次觀察,而是長期觀察。

師小結:觀察不但要用心,還得細心和有耐心,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要像作者那樣處處留心觀察。

?設計意圖】本部分的設計力圖從多角度引導學生深入閱讀。一是讓學生關注到作者是抓住動詞描寫具體的;二是體會出作者是在長期的認真觀察后,才能寫出這樣生動,具體的文章。

(三)總結學法、布置作業(yè)

師引導:同學們,你們覺得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美嗎?老師想請大家說一說,為什么葉圣陶爺爺能把這普普通通的爬山虎寫得這么有魅力呢?

預設:觀察仔細。抓住了爬山虎的特點進行了細心觀察,觀察了很長時間。

師引導:是呀,只要養(yǎng)成了細心觀察的好習慣,你就會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老師想邀請同學們來參加快樂嘗試活動,大家愿意嗎?

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閘門,用一句或幾句話來描述一下圖片中的事物,也可以說說你喜歡的植物或者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可以嗎?

預設:我喜歡柳樹的枝條,微風一吹,她隨風搖曳,像一位美麗的女孩在翩翩起舞。

預設:我喜歡仙人掌,雖然它的外表長滿了尖刺,卻能開出鮮艷美麗的花。

預設:我喜歡含羞草,它是一種有趣的植物,很怕羞,只要你用手輕輕碰一下,它的葉子就會左右合并,過一會兒又會散開。

預設:我喜歡月亮姐姐的臉,她的臉是多變的,有時候是圓的,有時候是半圓的,有時候只露出小半邊臉。

(四)布置作業(yè)

1.回家后把爬山虎是如何生長的介紹給你的家人或小伙伴。

2.回家后去仔細觀察一下你周圍的植物,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自己的驚喜發(fā)現(xiàn),然后可以寫一篇觀察日記,下星期的語文習作課進行交流。

3.把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詞。

⑵ 了解課文大意,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

2、情感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馬俑的神態(tài)與氣勢,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搜索資料探究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展示課題,啟發(fā)談話

出示圖片。

導入: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是我國的珍貴歷史文物,請大家談一談你知道的有關秦兵馬俑的資料。

談話:欣賞以后,誰能講講秦兵馬俑給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很神奇、令人難以相信、規(guī)模宏大……)

板書課題:

秦兵馬俑

(設計意圖:情景再現(xiàn),讓學生仿佛走入秦兵馬俑的坑洞,真實地感受宏大的氣勢和逼真、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激發(fā)學生學習了解的興趣和好奇心。)

二、初讀課文,整體分析

那么,“規(guī)模宏大”體現(xiàn)在哪個自然段中?除了規(guī)模宏大,兵馬俑還有哪些特點?在哪個自然段中進行了總結?

(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三、自主探究,親近“秦情”

1、出示自學的要求:

⑴ 先自讀課文:

畫出生字詞,讀一讀。

⑵ 再自讀課文:

抓住“規(guī)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一下,哪些詞句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⑶ 再輕聲讀課文內(nèi)容:

說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類型的兵馬俑?四人小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四人小組互相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設計意圖:梯級要求的提出,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逐漸把握對課文的主要脈絡。)

2、學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討論交流:

⑴ 指名學生說出各種類型兵馬俑所在的段及特點,并談談體會。

⑵ 指名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兵馬俑,談談自己研究的`收獲。

(設計意圖:自讀課文,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交流、體會中去探求文章的奧秘。)

四、品讀課文,升華情感

1、我們知道了描寫的各種兵俑類型眾多,那么仔細看,又會怎樣呢?

2、出示各種神態(tài)的兵馬俑,教師配樂講解。

3、學生自由練習讀第9自然段。

4、開展讀書比賽活動。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

5、知識點練習:

“有的……有的……有的……”體會。

(設計意圖:興趣朗讀比賽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的讀書興趣。)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展示問題:

秦軍為什么如此強大?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及課后學習談一談嗎?

2、學生發(fā)言,引導并展示軍陣圖。

六、分層作業(yè)設計

1、課后登陸秦始皇陵博物館網(wǎng)站,作更深入研究。

2、結合課文和收集資料,為親戚朋友做個小導游,介紹秦兵馬傭。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秦兵馬俑

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上冊篇6

教學目標:

能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懂本文。

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體會人、動物、植物(環(huán)境)之間的和諧發(fā)展。

教學重難點:

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第一課時】

一、揭題引入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自主讀文,初步感知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讀懂;

2.個體質(zhì)疑→組內(nèi)探討→集體釋疑

3.抽讀、評議、正音。

4.感知內(nèi)容:(學生暢談)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fā)現(xiàn)────────────—,于是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因為它──────────────。

三、對話朗讀,培養(yǎng)語感

師引:這篇童話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鳥兒、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他們還會說話呢!

1.找出角色對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用””畫出、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說的話。

2.模仿朗讀(學生自主嘗試)選讀喜歡的角色對話。

3.出示對話,通過個別讀、對讀、組內(nèi)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小鳥大樹

“好。我明年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再見了,小鳥!明年請你再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樹根“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p>

(鳥兒向山谷里飛去)

“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他被機器切成細條兒,做成火柴,運到村子里賣掉了?!?/p>

(鳥兒向村子里飛去)

小姑娘

“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火柴已經(jīng)用完了,火柴點燃的火,還在燈里亮著?!?/p>

4.想一想,說一說:

伐木人來砍大樹的時候,樹對伐木人說:”──────────”

四、延伸拓展,自主發(fā)展

1.師:大樹還在嗎?鳥兒又怎么認為的?

2.有感情地回讀大樹與小鳥的對話,再次體驗大樹與小鳥的情意。

3.出示:“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歌兒,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飛走了?!?/p>

學生自讀思考:鳥兒盯著燈火看的時候,在想:

鳥兒唱完歌兒,對著燈火看的時候,在想:

出示:跳躍的燈火、抒情音樂。學生靜悟,對著燈火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板書設計:

去年的樹

信守諾言 珍惜友情

【第二課時】

一、演一演

1.小組分角色表演故事,進行評價,評出最佳演員。

2.余念:鳥兒明年還會來嗎?續(xù)編故事。

二、寫一寫

1.你想對鳥兒說些什么呢?請想一想,再寫下來。

2.大家交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