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與教學教學設計6篇

時間:2023-01-01 作者:dopmitopy 教學計劃

通過制定一份教學設計,可以促進今后的教學工作,對于教學設計的寫作,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教與教學教學設計6篇,供大家參考。

教與教學教學設計6篇

教與教學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目標:

1、訓練運用圈劃的讀書方法,理解在人物刻劃中關鍵詞語的作用,體會從多種角度刻劃人物的寫作方法。

2、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友愛的精神。

二、重點和難點:

正確圈劃、理解中心是重點。理解小病號的描寫與中心的關系是難點。

三、教時:

一教時[第二教時]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第一教時,總結(jié):課文《金色的魚鉤》主要出現(xiàn)了兩個人物:老班長、我。思考:課文中的人物描寫與課文中心有什么關系?

[二]分段閱讀,分析人物:

1、默讀課文第一大段,完成下列步驟

(1)這段文字從哪些內(nèi)容作了圈劃?

在對學生個別提問的基礎上,老師歸納:

課文對老班長的外貌、心情、動作、神態(tài)作了圈劃。

(2)就圈劃內(nèi)容提問,并體會其作用。

朗讀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提問:人物外貌的描寫對表達課文中心有什么作用?

體會描寫老班長心情的句子,提問:人物心情的描寫與課文中心有什么聯(lián)系?

圈劃出描寫老班長動作的詞語,提問:圈劃詞語從哪些角度揭示了老班長的品質(zhì)?

在個別回答或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老師小結(jié):

對老班長的外貌、心情、動作等描寫,突出了老班長的有極強的責任心、舍己為人的精神。圈劃詞語也從不同角度揭示了老班長的這一品質(zhì)。

2.默讀課文第二大段,注意從多種角度刻劃人物的寫法,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1)圈劃出表現(xiàn)小病號“我”的心情的詞語。

(2)就這些詞語從不同角度提問。

(3)分析其表達的作用。

(4)小結(jié):課文對小病號的描寫,特別是寫出了“我”在知道事情真相前后的心情變化,突出了“我”的感激之情。

圈劃詞語突出了老班長品質(zhì)的感人,寫小病號是為了從側(cè)面烘托出老班長的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zhì)和對革命事業(yè)無比忠誠的高尚品質(zhì)。

3.默讀課文第三段,找出描寫老班長竭盡全力全力不讓病號挨餓的神情、語言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1)圈劃描寫老班長神情、語言的句子。

(2)提問:這些詞語對塑造人物形象有何意義?與課文中心有什么關系?

(3)小結(jié):這些對老班長神情、語言的描寫,將老班長的形象刻劃得淋漓盡致,充分表達出他忠于革命忠于黨舍己為人的崇高的品質(zhì)。

4.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思考:

“這枚長滿了紅銹的魚鉤”與“閃爍著燦爛的金色光芒”是否矛盾?為什么?與課題有什么關系?(可分組進行討論)

5.總結(jié):不矛盾。因為“長滿了紅銹的魚鉤”記錄了老班長舍己為人最終獻出生命的光輝事跡,這枚魚鉤雖普通卻閃爍出老班長崇高品質(zhì)的燦爛光芒,因此它“閃爍著燦爛的金色光芒”。課文以“金色的魚鉤”為題,揭示了文章中心,有其深刻的含義。

6.討論學習《金色的魚鉤》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發(fā)揚同學間團結(jié)友愛的精神。

五、板書:

老班長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

老班長的思想品德

教與教學教學設計篇2

課文解讀

本文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科學的思想方法”的第四篇課文,是一個帶有童畫色彩的寓言故事。課文講述了在叢林中,一只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腿。當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它的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一樣事物都有長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到它的短出,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看不到它的長處;另外還告訴我們,看事物不能光看它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都有存的價值。課文內(nèi)容有趣,語言生動,適合朗讀。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前面剛學過類似的課文《陶罐和鐵罐》,所以應以學生的自主閱讀體會為主。感悟故事所蘊涵的深刻道理,是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難點所在。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悟故事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

設計理念

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機整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以訓練、探究、對話為基本元素設計教學過程,體現(xiàn)“情趣、扎實、互動”的教學特色。

教學過程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大環(huán)節(jié)和板塊:打開閱讀門、走進錄音棚、暢游智慧泉、亮相展示臺。

一、打開閱讀門:引發(fā)閱讀期待

回顧課文《陶罐和鐵罐》,導出本文:獅子和鹿。

師:《陶罐和鐵罐》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要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點與缺點。那么這篇《獅子和鹿》又能讓我們明白什么道理呢?

二、走進錄音棚:初步讀通課文

師:大家都聽過音樂唱片吧?音樂唱片里的聲音真好聽,知道是哪里錄的嗎?錄音棚里。今天,我們的教室也是一個錄音棚,錄誰的聲音呢?錄同學們的聲音。錄同學們的什么聲音呢?錄大家讀書的聲音??纯丛谶@個錄音棚里,誰讀書的聲音最真實,最動聽。你可以自己一個人讀,也可以邀請同桌一起讀,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學生自由朗讀,打開錄音機實錄一段讀書的聲音。

指名讀文,繼續(xù)“錄音”。隨機指導讀準文中的生字詞語:勻稱、珊瑚、泛起、撅嘴、抱怨、逼近、猶豫、撒腿、兇猛、甩、扯、掙脫。

讀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暢游聰明泉:自主探究體會

師:大家聽過聰明泉嗎?傳說中有這樣的一眼泉水,如果你下到里面去暢游一翻,就會變得特別聰明,當然這只是傳說。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讀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所以是是名副其實的聰明泉。現(xiàn)在,請大家暢游其中,認真地讀書,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a、鹿是對角和腿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b、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啟示?

組織交流,在交流中引導讀書,點撥理解,加深認識和體會。

交流問題a的過程中,抓住以下讀點:

第3自然段:他從來沒注意到自己是這么漂亮!他不著急離開了,對著池水欣賞自己的美麗:“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第4自然段: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鹿開始抱怨起自己的腿來。

第5自然段: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

最后一自然段:他嘆了一口氣,說:“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交流問題b時,先讓學生用文中鹿的事例來講,然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要注意引導學生辯證地認識。

四、登上展示臺:誦讀積累語??

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學習語文。學語文,就要以讀為本。本文的語言文字生動傳神,精彩紛呈,應通過反復的朗讀進行品味、體驗,形成學生的語感。

師:大家喜歡這篇課文嗎?說說為什么喜歡。在學生交流中隨機激發(fā):這篇課文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語言也很生動,很有意思。請大家再次亮起你動聽的嗓音,朗讀這篇課文,讀到你特別喜歡的句段,可以反復地多讀幾遍,把你的體會都讀出來。等下,大家要登上展示臺,一展你動聽的讀書聲。

學生自主練習朗讀。然后指名朗讀展示,為讓更多同學有機會展示,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來朗讀。

拓展延伸,推介《伊索寓言》:2500多年前古希臘勞動人民生活教訓和斗爭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往往通過獅子、狐貍、狼、蛇、羊、烏龜、兔子等動物來創(chuàng)編生動形象的故事,通過故事告訴人們一些深刻的道理和生活經(jīng)驗。《龜兔賽跑》《農(nóng)夫和蛇》、《狼和小羊》、《獅子和蚊子》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寓言故事。

教與教學教學設計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證的看待事物.

3.鞏固本單元學到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

查字詞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

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diào).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對我們的生活有著許多幫助,我們都對科學家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感到欣喜,可你們知道嗎,我們身邊最不起眼的灰塵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呢.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讀得正確、流利.

出示生字生詞,引導學生正確認讀.

指名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

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示.

a.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灰塵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

b.與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匯報.

a.灰塵的特點:

(1)小.

(2)來源于土壤和巖石.

(3)在空中飄浮.

b.灰塵的作用:

(1)反射光線.

(2)反射光波較短的光線,吸收光波較長的光線.

(3)灰塵具有吸濕性能.

通過學習我們對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況呢?

出示句式:假如沒有灰塵,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jié)說明方法

我們能這樣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課文用了什么方法來告訴我們的?(列數(shù)字、做假設.)

教與教學教學設計篇4

【背景分析】

?給予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含有豐富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講述的是金吉亞在商場選購圣誕禮物時,在一棵“給予樹”的卡片上,發(fā)現(xiàn)有一位小女孩渴望得到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于是金吉亞放棄了為親人買禮物,送給小女孩一個洋娃娃。從金吉亞的言行中折射出善良、仁愛、同情、體貼的高貴品質(zhì)。下面是我在執(zhí)教這篇課文時的教學片斷。

【案例描述】

師:金吉亞的哪些做法讓你敬佩?請同學們自由讀4、5兩個自然段,邊讀邊思。

生:帶著問題讀4、5自然段。

師:哪位同學來匯報?

生1:金吉亞送給小姑娘洋娃娃,讓小姑娘如愿以償,她的這種關愛他人的精神讓我敬佩。

生2:為了滿足小姑娘期待已久的心愿,舍棄了給親人買圣誕禮物,給她買了一個洋娃娃,這種做法讓我深深敬佩。

師:金吉亞送給小姑娘洋娃娃,還送給她什么?

生1:送去一片溫暖。

師:讓小姑娘感到溫暖。

生2:送去一份濃濃的溫情。

生3:送去人世間最珍貴的善良。

師:多么可貴的善良!

生4:送給小姑娘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最可貴的仁愛。

師:是呀,送去的不僅是一個洋娃娃,還是一種人世間最可貴的善良和仁愛的品質(zhì),使我們?yōu)橹磁?,讓我們帶著對金吉亞深深的敬佩一起朗讀最后一段。

生:(深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師:當姑娘收到這份夢寐以求的禮物時,她的心為之一顫,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此時此刻,她最想說些什么?請同學們把它寫在書上。

生:(在《愛的奉獻》樂曲中學生自由準備。大約3分鐘)

師示意學生匯報。

生1: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一份濃濃的溫情,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它。

生2:謝謝,真的非常感謝,你幫我實現(xiàn)的期待已久的愿望,我實在是太激動了!此刻,不知用什么語言來表達你對我的關心和友愛,你是好人,好人一定有好報。

師:同學們,記住一個真理──好人會有好報!

生3:是你用珍貴的溫暖,可貴的善良,使我期待已久的愿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千言萬語化為一聲“謝謝”。

師:飽含真摯的語言。

生4:雖然我不認識你,但從這份珍貴的禮物中,我可以知道你是一位充滿愛心、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師:只有善良的人才能發(fā)現(xiàn)善良的心,你是一個善良的人。

生5:謝謝你幫我完成了夢寐以求的心愿,雖然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我還是要真誠地說聲──謝謝。

生6:我日夜等待著,是那位好心的朋友送給我久久未了的心愿──洋娃娃,您不僅送給我洋娃娃,還送來一份沉甸甸的溫情,我激動萬分,祝你身體健康!

生7:當我收到這份禮物時,我十分感謝您,是您那善良的心靈,給了我一個開心的面容,帶給我珍貴的溫暖。

生8:千言萬語化作一聲“謝謝”送給您,這聲“謝謝”,飽含了我的真誠,飽含您的善良,更飽含了我對您的感激之情。

師:老師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yōu)于偉大的人。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生:齊聲誦讀。

【案例評析】

一、課堂教學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基礎學科,語文課堂即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場所,也是學生積淀文化、體驗人生的空間。從以上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情感受到觸動,在和文本的對話中獲得心靈上的震撼,在誦讀中獲得精神上的凈化,在語言實踐中,獲得深刻的體驗,思想的升華。這樣,語文課才能成其為語文課,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二、讓學生和課本親密接觸

課本是個“富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是發(fā)展學生感知、理解語言,情感熏陶的憑借,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研讀課文。在以上案例中,老師讓學生多種形式去研讀課文,有邊讀邊思,有感情朗讀,有默讀等形式,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能力的要求。讓學生和課本親密接觸,這也是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重要途徑。

三、為學生創(chuàng)設可親歷的教學情境

從以上的成功的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精心創(chuàng)設適合的情境,是引導學生積極投入語文實踐并提升實踐品質(zhì)的重要策略。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認識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決定了他們對直觀感興趣事物的關注,決定了他們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與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本案從教學目標出發(fā),為學生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當姑娘收到這份夢寐以求的禮物時,她的心為之一顫,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此時此刻,她最想說些什么?請同學們把小姑娘的感受寫在書上。學生在在教師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下,在音樂氛圍的渲染中,就有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情感流露,學生想說、愛說、會說。這時,孩子們就會真情洋溢、各抒己見,你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個性得到張揚,靈性得到開啟,你會一次又一次地被精彩的發(fā)言所感動、出色的表現(xiàn)所折服。這篇文章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也獲得了生動的演繹。

教與教學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知道分數(shù)基本性質(zhì)與整數(shù)除法中商不變性質(zhì)的關系。能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及動手實踐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探究分數(shù)基本性質(zhì)的過程,感受“變與不變”,“轉(zhuǎn)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情感狀態(tài),養(yǎng)成注意傾聽的習慣,體驗互助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會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難點:自主探究出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準備:ppt課件、每小組準備三個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三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直尺、彩筆等。

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激趣引思

引言:細心的同學一定聽出來了,剛剛老師播放的是哪部動畫片的主題歌?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從西游記的故事說起。

講故事: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歷經(jīng)磨難。一天,他們走得又累又餓,幸好路過一個村莊,化緣得到三塊同樣大小的餅。唐僧心想:三塊餅,四個人不太好分呀!但是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分餅的方案,他對徒弟們說:我準備將第一塊餅,平均分成2份,八戒吃其中的二分之一;將第二塊餅平均分成4份,沙和尚吃其中的四分之二;將第三塊餅平均分成8份,悟空吃其中的八分之四,你們同意這樣的分配方案嗎?師父的話音未落,豬八戒便跳出來說:“我不同意這樣的分法,師父你太偏心了,憑什么猴哥吃那么多有八分之四,而我卻吃那么少才二分之一。同學們,請你們判斷一下,豬八戒說的對嗎,師父真的偏心嗎?

生發(fā)表見解。

二、自主合作探索規(guī)律

1、反饋引導:1/2=2/4=4/8。“三個徒弟分得的餅一樣多---等式---仔細瞧瞧這組分數(shù)等式的分子分母相同么?但是它們的大小卻?再用變化的眼光瞧瞧,(師畫正反向兩箭頭)我們發(fā)現(xiàn)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改變了,什么卻沒有變?師貼板帖分數(shù)可真與眾不同呵!

2、提出探究任務:那如果我讓們動手做或者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像這樣大小相等的分數(shù),只有一組嗎?你們能不能找出一些給老師看看?找之前請位同學為我們讀一讀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1)每個小組找出一組大小相等的分數(shù),并想辦法證明這組分數(shù)大小相等。

(2)思考:在寫分數(shù)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組內(nèi)商量一下然后開始行動!

3、小組研究教師巡視

4、全班匯報

交流評價(教師相機板書)圓紙片匯報長方形紙匯報正方形紙匯報及聯(lián)系一組人數(shù)說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把每組數(shù)從左往右或者從右向左仔細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分子分母的怎樣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舉例說演繹推理深入)隨機更換貼圖

板書課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打出幻燈

5、反思規(guī)律看書對照找出關鍵詞要求重讀共同讀

6、引證規(guī)律:3/4=12/16剛剛動手做我們驗證了這組大小相等的分數(shù)的正確性并由此發(fā)現(xiàn)了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那你能否利用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以及整數(shù)除法中商不變性質(zhì),再一次說明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

三、自學例題運用規(guī)律

過渡:同學們剛剛的精彩表現(xiàn)展示出了你們強大的學習能力,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老師請你們自學課本96頁的例2并完成相應“練一練”?,F(xiàn)在開始生自學

集體評議:例2練一練1和2,請說說你的根據(jù)和想法!重點讓學生說說根據(jù)什么,分母、分子是如何變化的。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判斷對錯并說明理由

2/9=8/36,4/9=2/3,3/4=3a/4a,5/10=3/6,1/5=4/8

2、把6/20,70/100,45/50,1/2,4/5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

思考:分數(shù)的分母相同,能有什么作用?

3、圈分數(shù)游戲圈出與1/2相等的分數(shù)

4、對對碰與1/2,2/3,3/4生生組組師生互動

五、課堂小結(jié)課堂作業(yè)

結(jié)語:你看,運用數(shù)學知識玩游戲,也是樂趣無窮。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作業(yè):余下來的時間請完成課本97頁練習十八的1-3題,做在書上。

教與教學教學設計篇6

一、復習導入

名家名篇大家談。(回顧七年級學過哪些文言文,接觸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淵明,并且來學習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記》。(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國古代杰出的文學家。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yǎng)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后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于在41歲辭官回鄉(xiāng),并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nóng)村生活情趣,表現(xiàn)田園風光,抒發(fā)他熱愛田園生活,愿與農(nóng)民來往而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征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quán)的合作,作《桃花源詩并記》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詩” 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一個人人安居樂業(yè)的理想社會;“記”相當于詩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識記生字詞:

豁(hu)然開朗 儼(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對課文的感知,以朗讀為切入點,又以朗讀為重點。)朗讀的設計如下:

一讀: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意在聽準字音;

二讀: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意在讀通課文,培養(yǎng)語感;(此處提出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語)

三讀:請班上朗讀課文好的同學有感情的讀。并請其他同學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么故事?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2、分小組細讀課文并自己試著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準備質(zhì)疑。)

3、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質(zhì)疑,全班答疑,教師參與。

4、集體逐段朗讀,“開火車”翻譯,貫通文意。

5、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jié)。分組討論,明確:

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發(fā)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經(jīng)歷。第三部分(第4段)結(jié)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四、布置作業(yè)

1、初步背誦課文。

2、抄寫并識記字詞、對譯課文2、3兩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