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愚公移山的讀后感600字5篇

時間:2024-04-07 作者:dopmitopy 讀后感

通過讀后感,讀者可以感受到書籍的獨特魅力和價值,從而被吸引,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是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閱讀相關(guān)書籍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新愚公移山的讀后感600字5篇,感謝您的參閱。

新愚公移山的讀后感600字5篇

新愚公移山的讀后感600字篇1

最近我讀了《愚公移山》,對愚公移山這件事有些看法。

太行、王屋二山那么高大,且不說愚公能不能把它搬走,就是搬走了,又能怎么樣?頂多像書上寫的那樣“冀之南,漢之陰無壟斷焉”但是愚公的世世代代都挖山會有什么出息?年輕力壯的挖山,老弱的打雜兒,有誰保證他們的衣食?退一步說,就算愚公一家有吃有穿,又有誰敢保證愚公世家挖完山之后,就會快樂,會幸福,會過上好日子?沒人敢保證,因為未來是個未知數(shù)。但我們可以推斷他們不會怎么好過的。因為他們世代挖山、干活兒,沒有什么知識,也沒有什么能耐,有的只是力氣,只能干粗活兒,這又有什么好處呢?愚公的精神可嘉,但他的行為卻是錯的,他把自己的子孫都限定在挖山這件事情上,都限制在了出苦力上,這簡直有點殘忍。

愚公的確很愚,因為他想到的只是挖山,排除山。難道他就不能在山上種田、種樹位口果種田又種樹,他們不但有了衣食保障,而且可能會比別人過得要好一些,當(dāng)別人看到他見效益后,也會仿照他這樣做,那么太行、王屋二山就會為人類造福了,而不是什么“害山”了。也許有人會說,那不是還得繞遠(yuǎn)嗎堤的,他得繞遠(yuǎn),但他們所得的勞動成果遠(yuǎn)比繞遠(yuǎn)付出的要大得多。也有人會問,山石多難挖,而且又不一定會把植物養(yǎng)活。但是愚公既有挖走太行、王屋二山的功夫,又怎會沒有挖坑種樹、修田的功夫妝口此看來,毀山倒不如用山,讓山為人類造福。

愚公不畏困難的精神,我覺得值得提倡,但移山卻不太合乎人們的根本利益,不如讓山為人類造福的好。

新愚公移山的讀后感600字篇2

?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我是聽著長大的。這則千古流傳的寓言,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赡芤驗樘。?dāng)時讀的時候并沒有體會到此間蘊含的生理。今天又翻開看它,才真正的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堅定和勇氣。

這位北山的愚公當(dāng)時已年近九十,門前的兩座大山阻擋了他們的道路,無論進(jìn)出都要繞路行走。愚公決定盡力挖平這這兩座大山,于是他帶領(lǐng)子孫們鑿石頭、挖泥土,宜山的工程開始了。有人說愚公太傻,憑他們幾個人的力氣,想移這兩座大山?“不光有我們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兒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子孫孫都沒有窮盡的??纱笊絽s不會增高加大。不愁挖不平 ?!弊x到這兒,我知道了,山,非一日能移,非一人能移。只有大家團結(jié)一致,共同努力,才有成功的機會。

動物界的螞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只螞蟻找到了食物,隨后就會有一大群螞蟻把食物拖回洞中,一起分享。倘若大家不團結(jié)起來,只顧自己,終將“賠了夫人又折兵”,一無收獲。

當(dāng)今社會正是需要這種團結(jié)精神,當(dāng)前汶川地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地震發(fā)生沒多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紛紛伸出援手,祝災(zāi)區(qū)人民擺脫困境。這一舉動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不屈的精神,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團結(jié)。

我想,《愚公移山》不僅贊揚了愚公堅持不懈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告訴人們,只要團結(jié)一致,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新愚公移山的讀后感600字篇3

今天上午的語文課,通過學(xué)習(xí)《兩小兒辯日》,我了解到了《列子》,也對“湯問篇”產(chǎn)生了莫大的興趣,在這一篇中,《愚公移山》讓我頗有感觸。

這個寓言故事講述了一位已九十歲的愚公,每次出門時,都會被門前的兩座大山擋住去路。他想,要是能將山向兩邊移開,這不就通暢了嗎?于是,與家人商議后,他帶上子孫,一同三人,扛著籮筐鋤頭去挖山,日復(fù)一日。這事兒,被智叟聽說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勸愚公,說:“你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挖下去,不會有任何收獲,這山上的樹你都搖不動,更何況是山上的石頭啊!”

愚公回答道:“我死了,有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我的孫子們會有他們的兒子,一直干下去,還怕平不了這山?”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也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了,于是他派兩位神仙下凡人間,背走了兩座山,從此愚公出門就方便了許多。

通過這則寓言故事,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決心,有破釜沉舟,不畏困難的精神,同時也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與毅力。這也同學(xué)習(xí)一樣,要學(xué)一個知識點,你就要下定決心把它學(xué)會、學(xué)扎實。這也需要持之以恒,我們學(xué)習(xí)時要沉住氣,不急躁,但也不能放棄,等到你熬過了苦燥乏味的苦學(xué)階段,你也可以等來同愚公一般的豐厚回報。

在我們初一年級的七門學(xué)科中,英語一直是我的短板,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考完后,我總會勉勵自己要好好復(fù)習(xí)英語,但每一次都是堅持幾天后,就再次松懈下來。下次英語考試依然成績沒有提高。所以,在接下來的英語學(xué)習(xí)中,我要像愚公一樣堅持不懈,真正做到課前預(yù)習(xí),課后復(fù)習(xí),有錯必糾,我堅信我門前的那座“英語大山”也會被我移走!

新愚公移山的讀后感600字篇4

文章講了愚公家被兩座山攔住,出行極為不便,他決定把山移走。他的朋友來勸他,他卻說,“我死了,我還有孩子,我的孩子還有孩子,總有一天,我會把這兩座山搬走的!”上天玉皇大帝被他感動了,幫他搬走了山。

一位年近90的老人,能夠與全家人畢力平險,是多么可貴的精神啊!這種精神在我們眼里熠熠生輝。但我眼里,他是一個真正的愚公,他為什么不搬家呢?更何況,搬家的成本,比付出幾代人的生命的代價要小的太多了。

我在此不是說愚公的精神不對。在生活中,我們雖然應(yīng)該有不怕困難的精神,但也不能太過于“勇敢”反而莽撞了。在一些時候,我們應(yīng)換一個想法,換一個方向,走一走彎路,也許事情會更好。

戰(zhàn)國時,鄒忌為了讓齊威王改良政治,用自己與徐公比美,妻子、妾、朋友的反應(yīng)來類比,委婉地表達(dá)出了“王之弊甚矣”,從而使齊威王下了三道詔書,獎勵向他諫言的人,從而使齊國變得強大,開創(chuàng)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而大名鼎鼎的詩人--屈原呢?他得到楚王器重,后卻因靳尚的阻擾離間使他被疏遠(yuǎn)。屈原直言勸說楚王遠(yuǎn)離小人,不但沒被采納,還被楚王驅(qū)逐了。這一重?fù)?,使他滿腔熱血隨著江水東流而去了。

我們不妨猜想一下,鄒忌如果也像屈原一樣直言勸說,那他估計也會像屈原一樣吧!但屈原呢?他如果像鄒忌一樣,委婉地指出楚王的毛病,楚王也許能夠醒悟接受了呢,說不定也能逐鹿中原,而不是被秦國滅亡了。他自己,也不用滿懷愛國之志身投汨羅江了。

商人謝里曼,從小就喜歡化石,想當(dāng)一名考古學(xué)家。但他家里很窮,他便努力掙錢,中年時已是百萬富翁。他雇了很多考古學(xué)家。最終他發(fā)現(xiàn)了愛琴海文明。

平面上兩點最短。但在生活中,“曲路”有時是最方便的。

新愚公移山的讀后感600字篇5

近日,我偶翻初中語文課本,重讀《愚公移山》一文,又有了進(jìn)一步的領(lǐng)悟。

以前學(xué)習(xí)《愚公移山》時,雖然在筆記上記著學(xué)習(xí)愚公“挖山不止,持之以恒”的精神,心里卻想著,愚公為何不搬家呢?如果早早地搬了家,那樣可以省下多少勞力又多創(chuàng)造多少財富呢!現(xiàn)在想來“移山”與搬家各有一番道理。

移山貴在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太行,王屋二山看起來是多么龐大、雄壯,北山愚公又是多么渺小與卑微,然而,看似渺小的愚公卻立下了一個大志——移山,為后世子孫造福。在他的帶動下,全家人齊心協(xié)力,堅持不懈地挖山。愚公明白“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上一代人創(chuàng)造下豐功偉績,搬走這兩座大山,子孫后代就可以免受“出入之迂”之苦,愚公這種挖山不止的精神,似乎像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但他能意識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不可改變的,經(jīng)過人們的努力,終會將它改變,征服,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所需要的便是敢于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和挖山不止的精神。

然而,“搬家”也并非沒錯,“移山”是為了免受“出入之迂”之苦,而“搬家”同樣可以達(dá)到這個目的,并且“搬家”與“移山”相比較,可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上,如此之利,又何樂而不為呢?不過是“移山”所得的好處,不僅在于自己,同時對他人也是一種方便,而“搬家”則是僅僅方便了自己。

但是,“搬家”并不意味著逃避,“移山”也并不意味著一定能成功,我覺得在我們現(xiàn)代化的進(jìn)程中,“移山”與“搬家”應(yīng)緊密聯(lián)系起來,既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工作,又要靈活地處理問題,應(yīng)付萬變的社會,只有如此,才能推動我們的現(xiàn)化建設(shè)向前發(fā)展。

重讀此書,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