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镲教案模板5篇

時間:2023-03-07 作者:dopmitopy 備課教案

教案是很考驗一個老師的個人技能的材料,我們的課堂想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要認真準備好相關的教案材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镲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镲教案模板5篇

認識镲教案篇1

科學活動教案小班《認識紅黃綠》(附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活動難點:能找到對應顏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么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二.尋找相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1.游戲“小圓寶寶找媽媽”。

先請幼兒說說身上小圓的顏色,然后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大圓顏色按照教師口令如:“紅顏色小圓寶寶學小兔跳到媽媽身邊”,“藍顏色寶寶學小鳥飛到媽媽身邊”等,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2.游戲“大灰狼來了”

(1)、(先在地上鋪上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報紙,報紙上分別畫有三種顏色的大圓圈),小圓寶寶聽音樂在場地四周散步,音樂一停大灰狼就來了,小圓寶寶得馬上找到一個家躲起來,否則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兒游戲兩邊)

(2)、提出新的游戲要求,引導小圓寶寶找相應顏色的大圓媽媽。

小圓寶寶等音樂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家躲起來,否則還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兒游戲兩邊)

三.大灰狼被趕走了,幼兒聽音樂跳舞慶祝結束。

活動反思:

單單是顏色的認識是及其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播。但是結合了游戲,這就使活動變得生動有趣,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為接下來的活動做了鋪墊。在活動中,最主要的是讓孩子能夠感受到游戲活動帶來快樂的同時,能夠學到知識,我覺得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其他不足的地方自己更要反復推敲。

認識镲教案篇2

?認識圓》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秋提燈立體圖形,知道這些事物的名稱,并能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形體。

2、在拼、擺、摸等探索活動中,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思維能力,能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并對與圖形有關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各種立體圖形,會辨認和區(qū)別。

2、空間觀念的初步發(fā)展。

教學措施:

1、教學從學生熟悉的實物出發(fā),通過自己的活動,增加其感性認識,逐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是在識別層面上進行數(shù)學活動,而非表述幾何體的特征。

2、評價學生識別幾何體及名稱,評價環(huán)境是學生生活實際的引入,考察對幾何體的理解。

3、考察方位,位置關系。

教學準備:分類方法圖片 ?各種形狀的實物 箱子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幾何體,并能結合學生生活積累,增強學生對幾何體的感性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在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空間觀念,并認識基本幾何體。

教學準備:一套供分類的物體,教師有四個幾何體模型。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討論。

認 識 圖 形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秋提燈立體圖形,知道這些事物的名稱,并能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形體。

2、在拼、擺、摸等探索活動中,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思維能力,能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并對與圖形有關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各種立體圖形,會辨認和區(qū)別。

2、空間觀念的初步發(fā)展。

教學準備:分類方法圖片 ?各種形狀的實物 箱子

教學時間:1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自主練習,第61—63 頁。

認識镲教案篇3

教學內(nèi)容 :生活中的比

教學目標:1、經(jīng)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2、能正確讀寫比,會求比值,理解比與除法、分數(shù)的關系。3、能利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求比值。

教學難點:理解比與除法、分數(shù)的關系。

教學過程:智慧是可以分享的,而分享是一種快樂!?當你困惑時,你已在思考了;當你在思考時,你已在悄悄成長了!

一、情境引入

(一)出示47頁圖示

1、出示47頁1(1)情境圖。教材提供了4名同學的比賽情況,這里4名同學的比賽場數(shù)是一樣的,都是各賽8場。

學生小組討論:由于比賽場數(shù)相同,你能直接排出他們的名次嗎?

2、出示47頁1(2)情境圖。教材提供了小強和小林兩人進行的四次練習的結果,每次比賽場數(shù)不同,獲勝的場數(shù)也不同。

你是怎樣想的?與同伴說一說?

(二)出示48頁圖示(2)

教材向學生提供了馬拉松選手賽跑的路程和時間的數(shù)據(jù),以及某人騎車的路程和時間的數(shù)據(jù),讓學生體會到比較誰的速度快,實際上就是要算出路程與時間的比,看哪個比值大。

(三)出示48頁圖示(3)

教材向學生分別提供了三個水果攤位出售蘋果的價錢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到比較哪個攤位的蘋果便宜,實際上就是要算出總價與數(shù)量的比,看哪個比值小。

(四)出示49頁圖示

1、將圖a的長和寬都擴大為原來的3倍,得到圖b;

2、將圖a的長擴大為原來的1.5倍,寬擴大為原來的4倍,得到圖c;

3、將圖a的長縮小為原來的1/2,寬擴大為原來的2倍,得到圖d;新-?課-?標-第?-一-網(wǎng)

4、將圖a的長和寬都縮小為原來的1/2,得到圖e。

二、??認一認

1、介紹比的讀法和寫法。

2、認識比的各部分名稱。

三、說一說

1、呈現(xiàn)生活中的“比”,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比是廣泛存在的。

2、計算比值。

四、練一練

把前面有關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寫成比。

五、全課小結

1、“比”的概念。

2、比的各部分名稱以及求比值。

補評: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認識镲教案篇4

教學目的: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分針上有一只小兔,時針上有一只小烏龜)。

2、為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3、龜兔賽跑課件,幼兒一日作息圖片5張,小猴、小老鼠、奧特曼、大灰狼等布動物。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鐘

1、提問:它叫什么?家里還有哪些鐘(大座鐘,催我們早早起的小鬧鐘,還有人們?yōu)榱藬y帶方便,將鐘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鐘的作用是什么?(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教師出示自制的大掛鐘

1、請幼兒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么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數(shù)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shù)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并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三、放龜兔賽跑課件給幼兒看

幫助幼兒認識較短的時針和較長的分針,感受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四、教師將時針、分針都撥在“12”上,然后將長針轉一圈

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么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shù)字)教師反復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五、教師繼續(xù)撥長針。

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shù)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說:“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六、請幼兒看一日作息圖片

要求全體 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七、教師再將長、短針都撥到“12”上

請幼兒注意老師撥針,教師邊撥邊說“分針從12開始走起,經(jīng)過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遠了?)”。這時,時針走在12和1的中間,這就是12點半”告訴幼兒分針走半圈,指在6上面,時針就走半格,就是半點鐘,然后教師依次撥1點半、2點半、3點半。不

八、教師再請幼兒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紙鐘面上撥出半點鐘

請小動物檢查是否撥對了(1點半小猴檢查,6點半小老鼠檢查,10點半奧特曼檢查,最后老師說晚上6點了,出示大灰狼,請幼兒將鐘反個面放在桌上,不讓大灰狼看)。

九、玩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請幼兒撥鐘。

1、講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鐘,老師說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鐘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未到就不吃小羊,時間到了6點,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鐘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游戲 。

認識镲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上節(jié)課了解了生命物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植物展開研究,通過對植物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獲取有關植物的多樣性、植物的外部形狀等方面的信息,滲透了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知識。

本課的主題活動是對植物進行觀察,課上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了解常見植物的不同特征,并能說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處。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入手,利用“認識校園里的植物”的活動,讓學生的思維聚焦在“植物”上,同時也為認識植物的多樣行尋找一個“增長點。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

2.意識到植物之間也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科學探究: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科學知識:

觀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狀與特征。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態(tài)方面的一些特征。

難點:找出植物的相同之處。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前了解學校里的各種植物,學校里的植物的照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先給大家欣賞幾副圖片,(出示學校植物的照片)這些圖片漂亮嗎?漂亮在哪?

2.師:這些圖片看上去,滿眼都是綠色,非常漂亮,那你們有沒有覺得圖片中的這些景色有點眼熟呢?是哪里的呢?對了,這些圖片顯示的就是我們學校各個地方的綠化,我們學校的植物可真多

啊,今天我們就象科學家一樣一起來研究一下我們身邊這些植物,好嗎?(板書)

(二)、認識校園里的植物1.整體認識植物:

(1)提問:你認識的校園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誰說得最多?

(2)提出觀察任務:這些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是什么樣子的?這些植物長得有什么特點?(要求從高矮、外形困擴等方面描述植物)(3)交流后讓學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順序給這些植物排序,說說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點。

(4)小結:植物的外部形狀是各種各樣的。2.局部觀察植物

(1)提出觀察任務:我們要去觀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樹皮、樹葉和花。

①講解如何觀察樹皮:先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再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覺?再拓樹皮,看拓下來的圖案有什么不同?

②講解如何觀察樹葉:在樹枝的一個節(jié)上看葉子是怎樣長的?把它畫下來。

③講解如何觀察花:比較兩種花形狀的不同,也把它畫下來。

(2)師生觀察后交流。(交流時要讓學生盡情地說,并及時鼓勵)3.比較植物的相同之處。

(1)師提問:它們有很多不同,那它們?yōu)槭裁炊冀凶鲋参锬?我們觀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點?

(2)交流討論:有根、莖、葉等組成部分,位置相對固定等。

(三)、對植物進行分類

1、師:植物種類繁多,世界上45萬種,難記嗎?科學家為了方便人們?nèi)フJ識它們,把它們分成的很多類,你能對這些植物分類嗎?

2、小組討論,用多種方法進行分類,先說標準,再分。

(四)、課堂總結

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大樹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的大樹,在課外繼續(xù)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的意外發(fā)現(xiàn)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的發(fā)現(xiàn)張貼于黑板旁邊。

六、板書設計

樹的整體觀察:

樹葉:光合作用樹皮----各式各樣

樹枝:支撐葉子葉子----對生、互生、輪生

樹干:運輸營養(yǎng)花朵----顏色、大小、形狀

樹根: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