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shù)學減法教案5篇

時間:2022-11-02 作者:Mute 備課教案

教案在制訂的時候,你們需要注意邏輯思路清晰,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要保證基本的邏輯思維,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大班數(shù)學減法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大班數(shù)學減法教案5篇

大班數(shù)學減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fā)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4、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算式題(掛于幼兒胸口)、彩旗(旗上有數(shù)字)、布置場景、停車場標記、沙包(上面有數(shù)字)、簍子(有數(shù)字1—10)、獎品(有算式題)、塑圈、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開著汽車一起到數(shù)學宮玩玩吧?。ㄓ變郝犚魳烽_汽車進活動室)

師:數(shù)學宮到了,讓我們把車停到停車場,胸口算式的得數(shù)就是你的車位號。

師:汽車停好了,我們一起進數(shù)學宮吧。

二、闖關游戲

1、錄音:歡迎來到數(shù)學宮,請闖第一關:對暗號。

師:進數(shù)學宮還得闖關??!讓我們看看闖關的要求是什么!

師:老師說一個數(shù),你們對一個數(shù),兩數(shù)合成小旗上的數(shù)。這樣就能闖關成功。

師:嘿!嘿!我說數(shù)字2

幼兒:嘿!嘿!我說數(shù)字6,2和6合成8。

2、錄音:小朋友你們真棒!歡迎進入第二關:投擲。

師:這一關的要求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數(shù),然后站在線上投到相應的數(shù)簍子里。(幼兒分組檢查)

3、錄音:小朋友你們真能干,快快來闖最后一關吧!第三關:看誰報得多。

師:這一關的要求是:聽一個數(shù),請你說說有哪些算式的得數(shù)等于它。

4、錄音:祝賀你們闖關成功。博士爺爺還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禮物。請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數(shù)一樣的就是爺爺送給你的禮物。

三、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帶著禮物開著開汽車回家吧!

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后,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xiàn)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

教師注意問題呈現(xiàn)多樣性,激起挑戰(zhàn)的欲望 在本活動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游戲、挑戰(zhàn)性的游戲情境,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他們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課堂氣氛非?;钴S。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把數(shù)學內容與生活相聯(lián)系,通過直觀的操作、觀察,應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課的設計上,盡力挖掘計算教學中的應用素材,不僅有利于計算教學中算理的講清、講透,更是滲透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應用生活的思想。

大班數(shù)學減法教案篇2

設計意圖:

數(shù)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往往在組織教學時,會感到孩子們的興趣不高,主動學習的欲望不強?!毒V要》中明確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為了創(chuàng)設一個讓幼兒的主動探究學習的空間,我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游戲的情境空間,讓幼兒在“布置超市”、“購買活動”等一系列操作、游戲活動中主動獲得“5的加減法”的有關經驗。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法交換、加減互逆的關系。

2、能用較完整地語言口編應用題,會正確書寫加減法的算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3、能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前告訴幼兒設立貝貝玩具超市,請幼兒和老師一起準備各種玩具。

2、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貝貝玩具超市(共分為4塊,并貼有不同的與每組幼兒身上顏色相同的即時貼),帶有不同數(shù)字(圓點)的玩具40個,裝玩具的小盒每組5個(上面貼有數(shù)字5)。

3、供幼兒記錄的記錄卡40張(田字格)。

4、每人一個信封,裝有硬紙幣5個。

5、教師用的大展示板2張(田字格)。

6、泡沫墊20塊。

7、幼兒每5人為一組,每組幼兒身上貼不同顏色的即時貼。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與 教師一起布置貝貝玩具超市。激發(fā)幼兒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師:“今天早上,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玩具,都貼上了價格標牌,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它布置起來好嗎”

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5的加法,并請幼兒記錄算式。

大班數(shù)學減法教案篇3

教學理念:

本節(jié)課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教學目標,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發(fā)現(xiàn)、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責任意識和目標意識。以活動的形式展開教學,同時在活動中顧及差異,關注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相加的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一樣的客觀事實。

2.經歷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過渡到根據(jù)一副圖寫出四道算式的探索過程,掌握得數(shù)是6和7的加法和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3.利用一圖四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6、7的加減法正確迅速的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操作和觀察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一圖四式的一般規(guī)律,并會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學關鍵:

要把數(shù)的組成練習和計算練習緊密結合起來。

教學準備:

小棒、小圓片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做好鋪墊

1.口算。(卡片出示)

2+1= 1+2= 3-1=

3-2= 3+1= 1+3=

4-3= 4-1= 2+3=

3+2= 5-2= 5-3=

2.師生對口令。

設計意圖:在教學6、7加減法時,首先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再復習6、7組成,目的是為后續(xù)學習6.7的加減法做鋪墊。

二、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談話: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6和7的組成,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的內容是6、7的加減法。

2.板書課題:6、7的加減法。

3.故事導入:(猴媽媽和小猴)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給數(shù)學課增加了趣味性,幫助兒童展開思維,豐富聯(lián)想,使兒童很自然的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三、放手學生,探究新知

1.學習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

(1)出示第42頁例題的情境圖,并引導學生觀察。 圖上畫了些什么,說明了什么?

(2)學生匯報、交流自己所寫的加、減法算式,教師配合學生說的過程在黑板上板書:

5+1=6

1+5=6

6-5=1

6-1=5

2.學習第42頁擺一擺的第一、三組例題。

(1)學生擺6根小棒,邊擺邊計算。

(2)讓學生交流自己擺的過程和結果,著重說一說四道題的得數(shù)是怎么來的。

3.學習第42頁擺一擺第二組例題。

(1)教師出示第二組例題的情境圖。

(2)引導學生匯報、交流自己所寫的加、減法算式,師邊板書。

(3)引導學生比較5+2=7和2+5=7,7-2=5和7-5=2的聯(lián)系。(重點引導學生說出根據(jù)一幅圖可以寫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聯(lián)系。)

設計意圖:第一環(huán)節(jié)結合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圖意,充分感受一圖四式; 而接下來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在情境中獨立地進行操作,進一步鞏固和理解一圖四式,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便是學生根據(jù)教師出示的直觀圖,自己獨立列算式,使學生能夠由具體的實物到看直觀圖列式,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遵守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四、應用新知,培養(yǎng)能力

1.完成第42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在書上填得數(shù),然后交流、評價計算結果,評價時指定幾題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和方法。

2.完成練習九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在書上填得數(shù),然后交流、評價計算結果。

3. 完成練習九第8題。

4.完成練習九第5題。

隨機指名學生上來做游戲

5. 完成練習九第7題。

設計意圖:多樣的練習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練習知識、發(fā)展思維,一點也不覺得苦和累。

五、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你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其實在生活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今天學到的6、7加減法,能回家跟爸爸媽媽說一說嗎?

設計意圖:簡單的課堂小結,讓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再次獲得了滿足;教師對課后的要求,巧妙的將學習活動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由書本延伸到了生活。

大班數(shù)學減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范例和自己的已有經驗,知道加減法應用題講一件事,說兩個數(shù)字,問一個問題。

2、能看實物、圖片或情景,初步學會仿編9以內的加減法應用題。

3、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答9以內的加減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1、圖卡:紅花,黃花,加法算式卡片。

2、教學掛圖一張。

3、各種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拍手游戲老師說:"小朋友,告訴我,8可以分成2和幾。"生答:"8可以分成2和6。"接著問:2加6等于幾,生答。

二、激趣引入:出道題來考考你。

1、談話交流,讓小朋友幫助中班的小朋友解決問題,出示例題。

"小明做了5朵紅花,4朵黃花,一共有幾朵花?"2、理解應用題的結構。這道題講了一件什么事?告訴我們幾個數(shù)?還問了什么問題?請幼兒思考并回答問題,感知應用題的結構:要說一件事,2個數(shù),還要問一個問題。

三、接龍游戲:大家來編題。

1、出示圖片,老師講事情,請幼兒提一個問題。

2、老師出示實物2支短鉛筆,3支長鉛筆,幼兒看著說一件事,并說出兩個數(shù),可由老師提問。

3、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編實物,一人提問。

三、操作活動:看題卡編應用題(題卡上有算式,還畫有實物)1、教師引導,看題卡如:23=?編一道關于鉛筆的應用題。

2、同桌的小朋友合作,看手中的題卡,一人說條件,一人問問題,然后交換提問。

3、幼兒反饋信息。

四、我編你算看圖上不同的東西編出不同的加法應用題。幼兒兩兩結伴,一人編應用題,一人在橫線上列算式。

大班數(shù)學減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表格、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觀察發(fā)現(xiàn)、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shù)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shù)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shù)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shù)又逐漸多1。

2、 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教師小結。

三、幼兒操作。

1、教師分發(fā)藍色計算本子,請有兒完成地17-18頁20以內加法練習。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yè)批改。

活動反思: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shù)、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shù)、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