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8篇

時間:2024-02-20 作者:Kris 心得體會

寫心得體會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方式,在動筆寫體會的過程中,個人的語言表達水平也會得到加強,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8篇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篇1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致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弊鳛榻處煹奈覀?,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

一、“慢”而不“怠慢”。

我會經(jīng)常遇到有一部分屬于“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戀、打架斗毆等現(xiàn)象不時發(fā)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復思慮著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就意味著放棄他們,后果不堪設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并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并不等于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我會想辦法的列舉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訴學生“火車理論”:一個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輛快車,和一個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輛慢車,最后,先到達終點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車的那個人。我會鼓勵、啟發(fā)、引導、耐心、寬容、等待等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diào)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tài),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xù)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產(chǎn)生興趣,而繼續(xù)續(xù)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jīng)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fā)現(xiàn)。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如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打開孩子的心結。也許,你一句溫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于發(fā)現(xiàn),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

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zhì)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干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么?錯誤是一種經(jīng)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fā)揮慢的藝術?!敖逃荒茏非罅⒏鸵娪暗男Ч?,‘立竿見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蔽乙源俗鳛橐粍┣逍褎r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yōu)點為出發(fā)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贊美文化”。告訴他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責任

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yè)時的他,還有那么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短信、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fā)展導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圣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吧。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立桿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tài)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篇2

書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書是神態(tài)悠閑的白云,讓人浮想聯(lián)翩;書是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

——題記

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的男孩,愛好頗多,唯讀書是首位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過了快二十載,從牙牙學語到朝氣蓬勃,這中間不知有多少本書陪伴著我。小學初讀連環(huán)畫便愛不釋手,初中尚聞三國便廢寢忘食,高中接觸邊城便雞鳴而起。在我的”書崖”中,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書讓人神清氣爽。在我看來,我的初中比高中更有壓力。初中忙于準備中考,那時不懂什么大型的考試,只是完全聽老師給我們講的概念,老師總是說中考很重要,而我們在初一初二碌碌無為,到初三才醒來,所以在初三那年,我們完全是在跟時間賽跑?,F(xiàn)在回想起來,會有點嘴角上揚。就是在那個初三,我們每個人都拼命的在題海中掙扎,每個人都期待自己能在每次月考中成績能有所提升。在每個下課休息時間,許多人會爭取在那幾分鐘好好休息,而我則會在我自己的地盤,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從課桌中拿出我那心愛的雜志,為什么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因為那時我們的老師不允許我們看無關學習的書,所以每次都會用手臂靠在桌上擋住窗外的老師們,每次的那幾分鐘是我在教室最輕松的時刻。在雜志上可以了解很多方面,像時事、娛樂、國際等等,我喜歡閱讀很多雜志,像讀者、青年文摘、南方周末等等,都是我愛看的。在初三那個階段,那個壓力與青春并存的年齡,每看一頁都是讓我把所有壓力拋之腦外。所以我感謝寫文章的作者,感謝你給我精神上的滿足。所以,書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

其次,書讓人浮想聯(lián)翩。腦海中小時候的記憶不是很多,在小學時我們每個小孩子都喜歡看西游記,總是想如果我有悟空那七十二變就好了,那樣我就可以變出很多零食。現(xiàn)在想起來難免會覺得那時有點可笑,在小時候一個偶然得機會,我跟著媽媽去市里小姨家,在繁華的都市里,我更喜歡鄉(xiāng)村那樣的寧靜,在一次與媽媽去逛街時,偶然看到馬路邊擺著各種各樣的書,生意還是比較好,賣書的是一位叔叔,那地攤上擺著厚厚的名著,而我則窺見那個角落里并不起眼的一本小書。雖然書不是很厚,但那封面去很霸氣,仔細拿過來看,原來是“三國演義”的連環(huán)畫,我那時根本不懂什么名著,完全是看那一頁一頁的畫好看,而且字也容易懂,所以便要媽媽買了。再后來,那才知道什么叫“愛不釋手”,有時同伴來家里玩,我就向他們炫耀,雖然書沒看什么太懂,但依稀還記得幾個人物名稱,那畫的動作很喜歡,有時看著看著也會“來幾招”。有時我會一個人呆在客廳,翻到哪頁就看哪頁,有時看著看著會入神,也有時看著看著會入睡?,F(xiàn)在也許已找不出那本書了,但那本書帶給我的快樂與記憶卻永遠是抹不掉的。

最后,書是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在我讀過很多書,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沈從文老先生的《邊城》。在高中時期說時間多也多,說少也少。我用了幾個月時間看完了《邊城》。我認為《邊城》寄托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xiàn)人性美的一部。這部小說通過對湘西兒女翠翠和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慘痛事實。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親也是如此,她們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痛而慘淡的人生,卻找不到擺脫這種命運的途徑。文中秀美、恬靜的自然風光和純樸的民風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為邊城的一員,呼吸著那里純凈的空氣。在看《邊城》的日子里,羨慕里面的人物不計功利,那樣純潔的感情,那樣純潔的親情。沈從文老先生寫的《邊城》,既像在描寫里面的人物,又像是在描繪一幅畫。喜歡看《邊城》,喜歡里面人物的性格,羨慕里面的桃源生活!喜歡看書,因為它讓人心潮澎湃。

書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

書是神態(tài)悠閑的白云,讓人浮想聯(lián)翩;

書是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

書給我們帶來了遐想和樂趣,書給我們帶來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愿我們所有讀者都能夠從書中得到快樂!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篇3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部小說,講述的是十五歲少女迪倫在一次火車災害事故中不幸遇難死亡之后,與靈魂擺渡者崔斯坦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小說直面死亡,以死亡之后靈魂所遇見種種匪夷所思的境遇,再次叩問人生:如果你還有能夠選擇的機會,你將如何選擇?

小說的情節(jié)描寫現(xiàn)實又詭異,殘酷又溫暖,一切似乎太過艱難、不可思議又順利成章。綜觀全書,實是以小說的形態(tài),向人類向廣大讀者提出、并回答了三個非?,F(xiàn)實的問題:

其一,如果有機會遇見,是選擇愛,還是不愛?尚未來及戀愛的15歲少女迪倫在事故中成為唯一的死亡者,當她慢慢的愛上有點像夢中遇見的溫暖男孩般的崔斯坦——那個比她高、長相帥氣但一臉冷漠、內(nèi)斂的小伙子,她的靈魂擺渡者(救助者)時,才清楚的明白自己已經(jīng)死去。而所謂的擺渡者,眼前唯一的伙伴,崔斯坦,卻是一個不生不死、無痛無悲,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向何處去的“一束光”而已。他們明知相愛沒有結局、沒有以后。他們的陪伴,僅僅是因為她是他的擺渡任務,只要把她帶出死亡荒原,此外的一切都不是他們所能決定的。即便是這樣的現(xiàn)實,迪倫還是熱烈的愛了,而崔斯坦也破天荒第一次大膽的愛了,像個人那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第一個艱難的選擇。愛情的洪荒之力初泄,逐漸淹沒了死亡的悲哀和恐懼,讓詭異驚悚的亡靈之路顯現(xiàn)了人性的溫暖,這樣的不歸旅途,對迪倫來說反過來是美好的,這真是小說的起伏跌宕之處。

其二,若有機會選擇,是選擇墨守成規(guī)一條道走下去,還是打破常規(guī),勇敢做自己想做的?在荒原上,崔斯坦不止一次的告訴迪倫,出去了的人沒有人再回來過,從來沒有人再次出現(xiàn)在荒原。而歷經(jīng)千辛萬苦走出荒原后的迪倫發(fā)現(xiàn)崔斯坦沒有如約跟來時,唯一的想法和目的就是再退回荒原。經(jīng)過耐心的詢問和求教,迪倫終于找到了再次回到荒原、回到崔斯坦身邊的辦法,盡管這辦法只是一種傳說,從來沒有哪個人經(jīng)過親身體驗,而且一不小心將灰飛煙滅。而如果忘掉崔斯坦按既定的命運走下去,迪倫有可能再次轉世為人,也可能有別的未知命運。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好不容易走出充滿魔鬼的荒原已經(jīng)是一種幸運,為了所愛的人再次退回荒原,再次把自己置身恐懼和危險,而且是獨自面對這一切又該是多么的艱難。但答案是迪倫還是這么做了,沒有愛人在身邊,前方再好也沒有意義。已經(jīng)被命運無情的剝奪了一次寶貴的生命,既然還能選擇,哪怕希望渺茫,哪怕那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也要做自己想做的,這就是本書想告訴大家的觀點。打破常規(guī),勇敢做自己想做的,結局不一定都是壞的。

其三,關于愛情的闡述:愛是一種拯救,會讓人生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于迪倫,還是崔斯坦,在偉大愛情光輝的照耀下,兩個人的生命都發(fā)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千千萬萬年來不知自己是誰,無生無死,只有一個接一個擺渡任務的崔斯坦——一束光,最終在愛情的滋潤下變成有血有肉,有痛有癢的肉身,成了真正的人。與他而言,愛人的出現(xiàn),何嘗不是他自身的擺渡成功!只有迪倫,千千萬萬人中只有她,讓他不可思議的愛上了,還由此擺脫了千百年來重復單調(diào)枯燥麻木的生活。而于迪倫,正好是崔斯坦,因為是他,進而使她在千萬劫難中勇敢的選擇愛他,追隨他,為了他不惜粉身碎骨、灰飛煙滅,置之死地而后生——愛情的力量,最終使她再次穿越死亡荒原,返回漆黑不見一絲亮光的隧道,找回自己的尸首,復活了。

?擺渡人》在閱讀之初有懸念、有恐懼,但讀到后面就只有溫暖。每一本書都有它想要表達的主題和靈魂,此書看似只是一個詭異的故事,實則是直擊靈魂,叩問人生,讓人充滿了思考。同時,這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愛情小說,正如一句話所說:和有情人做快樂事,莫問是劫是緣。愛情是美好的,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有幸活著的人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享受愛情的美好呢?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篇4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代表平民階層立場的思想家。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漢民族三大哲學體系。但墨家代表平民的社會立場內(nèi)在地決定了其思想學說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需求之間有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加上墨家的“非儒”觀點,在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后,墨家不斷遭到打壓,逐漸失去了存身的現(xiàn)實基礎?!赌印纷鳛殛U述墨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雖然有幸流傳了下來,但原七十一篇只剩五十三篇。

現(xiàn)存的《墨子》一書,雖有十八篇亡佚,但內(nèi)容依然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邏輯學、天文學、數(shù)學、幾何學、光學、力學、工程學等多學科知識,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一般將其內(nèi)容分為思想類、科學類、軍事類三大類別。在墨家思想類作品中,很多人對《兼愛》、《非攻》等有所耳聞,一說到墨子,也就想到了其“兼愛”、“非攻”的主張。但我獨愛《非命》。

?非命》分上、中、下三篇。所謂非命,即否定宿命論,不相信命運早已注定。三篇邏輯脈絡基本一致,只是側重點略有不同。綜合來說,墨子認為,“古者王公大人為政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是因為“執(zhí)有命者以雜于民間者眾”。宿命論的人說:“命富則富,命貧則貧;命眾則眾,命寡則寡;命治則治,命亂則亂;命壽則壽,命夭則夭;命……雖強勁,何益哉?”,宿命論者對上游說王公大人,對下阻撓百姓從事生產(chǎn)。所以“執(zhí)有命者不仁”。對于宿命論,“不可不明辨”。但怎么證明宿命論是錯的呢?墨子認為,說話做事“必立儀”、“不可而不先立義法”。而這個“儀”或“義法”具體來說就是“三表”或“三法”:本(考)之、原之、用之者。本(考)之,就是考察古代圣王的事跡;原之,就是追尋百姓的耳目見聞;用之,就是將這種觀點運用到處理政務上去,觀察它是否符合百姓的利益。墨子從本(考)、原、用這三個方面否定了宿命的存在,并主張依靠人的努力實現(xiàn)國富民強。

?非命》上、中、下都有“天鬼”、“上帝”等表述,貌似與墨子的“非命”思想相互矛盾,在整個墨學體系當中,也顯得有些不協(xié)調(diào)。但我認為,這不是墨家學說的歷史局限性,更不能因此認為墨家學說是唯心主義。我認為這是墨家樸素唯物主義學說的一種歷史現(xiàn)實性表現(xiàn)。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為宣傳自身學說以取得明顯成效而采用的一種借力打力的手段,是一種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恰恰體現(xiàn)了墨家的“顯學”特質(zhì)。

我獨愛《非命》不僅因為其樸素唯物主義的客觀性,更因為它所體現(xiàn)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我的.工作有系統(tǒng)化的指導和幫助?!斗敲敷w現(xiàn)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可以概括為:“非命”的世界觀和“三表(法)”的方法論?!胺敲弊屛蚁嘈艂€人命運不是上天安排的,國家興亡也不是早已注定的,國富民強需要的是自身的努力?!皬姳刂?,不強必亂;強必寧,不強必危”,“強必貴,不強必賤;強必榮,不強必辱”,“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暖,不強必寒”,故不敢怠倦。那如何努力才能實現(xiàn)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富裕與強大呢?“必立儀(義法)”,“岀政施教,賞善罰暴”,出臺并實施能夠懲惡揚善,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的公開、公平、公正的政策。那怎么制定這些政策呢?“有三表(法)”:一是“本(考)之”,研究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相關問題的發(fā)展路徑,以及以往國內(nèi)出臺相關政策和開展相關工作的背景和目的,分析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效果,并推測此類工作以后的發(fā)展趨勢和路徑。二是“原之”,對有關問題深入基層進行調(diào)研,調(diào)查和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根源和邏輯路徑。調(diào)研對象不僅要包括政策所服務或約束的對象,還應該包括政策的執(zhí)行者,也就是說調(diào)研對象要能代表政策涉及的所有群體。同時,對單位或個人提出的問題或建議不能簡單吸取,要根據(jù)“法制化”、“市場化”的基本原則,全面地、發(fā)展地看待所有調(diào)研對象提出的問題或建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察百姓耳目之實”。三是“用之”。“用之”,簡單一點的做法是試點。但是對于國內(nèi)這個統(tǒng)一大市場來說,很多試點工作會有政策洼地或者“寄生”效應,不僅難以真實反映政策全面開展的影響,甚至會產(chǎn)生一種難以逆轉的不公平現(xiàn)象。所以,最普遍的“用之”,應該是以“本(考)之”、“原之”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和發(fā)展演化路徑為基礎,判斷和分析假設我們“用之”之后,對群眾利益的影響以及政策的綜合效用。這就是我從《墨子》中學到的指導我工作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篇5

炎炎暑日,再次讀《論語》,也許是因為帶著任務,感覺比以往每次都讀得更加沉入。每逢讀到令自己感覺或醍醐灌頂或豁然開朗或心有戚戚然的語句時,心靈之弦總是被怦然撥動,整個身心都仿佛被浸潤在溫潤、清爽的泉水中,感受著撲面而來涼爽的風??鬃蛹捌溟T徒這些智者們沖破2500年的歷史塵埃向我走來,在他們的思想和言行舉止讓我感受到了溫度和力量,帶給我了心智的啟迪和靈魂的洗禮。整個暑假,都仿佛生活在被這些智者的包圍之中,收獲頗多。

捧讀《論語》,整體感覺《論語》是簡單的,也是樸素的。但它更是深刻的,全面的?!墩撜Z》帶我的啟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總結:

一、關于為師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生重教,記錄其與弟子思想言行的《論語》無疑為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當代教師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關于教育指導思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至今提醒著我們真誠平等關愛每一個孩子,不因他們的父母地位、家庭背景或親眼有加或冷眼相待。關于教育的基本方法??鬃又鲝垺耙虿氖┙獭?,講究對待不同的學生區(qū)別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辦事畏怯,所以要鼓勵他;子路膽大過人,自以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碑斆宪沧?、孟武伯、子游、子夏問孝時,孔子則根據(jù)不同人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答案??鬃犹貏e強調(diào)“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生不到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時,不去啟發(fā)他,學生不到他想講而講不明白時,不去開導他。這些教育思想在講究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也無疑也是非常先進的。

孔子“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和做法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啟示我們,作為教師,面對學生,在形象上,不應有架子,但應該有樣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聞其言也厲?!薄皽囟鴧?,威而不猛,恭而安。”即要遠處看端莊嚴肅,但與你接觸卻如浴春風,感到你溫和,但聽著你說話語言準確,邏輯性強。在班級管理方面,孔子告訴我們,老師作為班級管理者,管理的實質(zhì)是管人,管人的實質(zhì)是管心,管心的實質(zhì)要以仁為本,教師要具有仁愛的思想,以一顆關愛之心對待學生,才能真正的使學生心悅誠服,心向往之。

孔子作為一名教育家,他對學生深深的師愛也同樣打動我們的心。孔子的弟子得了傳染性很強的麻風病,一人在屋,不敢出門,身體和心靈都受著摧殘。孔子毅然去問候,隔著窗戶拉著弟子的手說:“好人呀,怎么也得這樣的病!”這是怎樣的一種心靈震撼呀,多么偉大的師愛!還有不被這種愛感動的學生嗎?(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正是孔子對學生的愛和教育方式,換得了弟子們對他深深的尊重與愛戴。讀論語,孔子在如何做好一名教師這一方面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與啟示。

二、關于治學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方面孜孜以求,不斷進取是必須的,如何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也是應當經(jīng)常思考的?!墩撜Z》中關于治學的思想和方法讓我深感受益。比如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鬃诱J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讓學生真正愛好學習,應當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澳R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耙缓勈?,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鳖伝睾脤W樂觀、不對物質(zhì)條件做過多的追求的精神和境界讓我無限神往?!俺劦溃λ揽梢印?。作為大教育家的孔子尚如此如饑似渴的追求真理,相比之下,深感自己面對學習時的懶惰和膚淺。

三、關于做人

?論語》有許多篇幅談及如何做人和與周圍人的相處,表現(xiàn)了孔子高遠的人格的追求。認真品味這些篇幅,感覺猶如一位長者正在自己的耳畔諄諄教誨。他的“三戒”“三畏”“九思”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提示我如何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追求高遠的人生境界。孔子諸多關于“君子”的論述也給我在為人處世方面帶來了很多的啟示。他認為道德高遠的人和道德水平低的人之間的差別就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君子謀道不謀食?!薄熬討训?,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人與人的之間的交往應該做到“周而不比”與“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薄榜娑粻帲憾稽h”,強調(diào)了人與人之間相處要追求和諧共生的關系。

以上是我在閱讀《論語》之后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俗話說,朝陽蓬勃;中升輝煌,夕照溫和。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把握自己就是把握自己的命運。如何才能準確的把握自己人生的放向,閱讀經(jīng)典,聆聽智者,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今后,我愿繼續(xù)在圣人先哲的指引下,一路前行,尋找心靈絢麗迷人的桃花源。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篇6

看了很多名著,一直都不敢妄加評論,并不完全因為怯懦,更多的是一種尊敬的心理;因為作為名著其實都有他深刻的一面,在看似平淡的書寫里,透出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這就是為什么傳世名著以散文和小說居多的原因,詩歌和評論就因為其鮮明地個性和觀點,使其成為時勢英雄,最后或者被利用成工具,或者因為時間的推移成為花瓶式的擺設。 看榕樹下作者 “ 遠處飄來一朵云 ” 的評論, “ 一朵云 ” 的年輕(我只是說思想),使她 / 他看到 “ 冰山在海上移動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 , “ 一朵云 ” 看到的也只是海明威所寫的,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水下的呢,還有它的八分之七的根基呢;老人桑提亞哥出海挑戰(zhàn)大海的時候,那是人類都會引為自豪的象征,勇于挑戰(zhàn)和渴望征服浩瀚的大海,渴望和一條真正的鯊魚面對面的挑戰(zhàn);一條船,一個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鯊魚出現(xiàn)了,大海只派了他的小小的鯊魚出現(xiàn)了,老人和小船,大海派來的小小的鯊魚,老人是人類的代表,老人眼里是條真正的鯊魚;于是,老人抖擻精神,和鯊魚進行著殊死搏斗,一場征服和反征服的搏斗, “ 大塊的魚肉 ” 和后來的爭奪,局部的勝利之后,當老人感覺勝利在握的時候, “ 鯊魚忽然 ……” ,老人最后是空著雙手,幸運地 “ 凱旋 ” 。

我最初看 “ 老人與海 ” 之后,只感嘆了一句,人最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征服了什么;依然還是這樣的感嘆,在 9.11 之后和之前,布什也許從來沒看過他故鄉(xiāng)的老人,給他的忠告;老人與海的挑戰(zhàn),進行了不屈不饒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過,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饒的制造問題,然后再去解決他,到底這世界最后誰征服誰,征服了之后做什么,為什么要征服而不是 …… 中國古代文化的內(nèi)涵,在與親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海明威參加過美國人的英雄思維,就是強調(diào)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后的他,開始思考征服的意義,所以才有老人和海。人類的生存意識是海,如果盲目的強調(diào)一個生命對另個生命的征服和占有,即使進行著不屈不饒的過程,結果只有海明威所寫的,老人空著手回航: “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不會打敗他 ” , 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不過是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他說。他,一個堅強、不畏困難不怕失敗的人。他雖然屢受打擊,卻從未放棄過尋找希望的念頭。他雖然屢遭失敗,卻從未有灰心失望的時候。他雖然險些喪命卻在無畏中又一次點燃勝利的怒火。他就是海明威筆下的硬漢——桑提亞哥。

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61年7月2日用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世界震驚。1952年《老人與?!穯柺溃撕蠓謩e獲普策利獎及諾貝爾文學獎。他所塑造的硬漢形象也影響了歐美文學。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篇7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幼年家貧,毫無家學,對國學經(jīng)典無從涉獵。長至入學后,語文數(shù)學僅是入門而已。逮至小學四、五年級,方翻閱《三國演習》和《西游記》。從鄰家借閱,用繁體字寫成。懵懂讀其部分,茲是讀古典作品之開端。及至中學階段,幸賴語文教材之文言作品,始涉古典作品。而立之后,對經(jīng)典作品備感興趣,讀儒家經(jīng)典。幾讀之后,始感儒家之華而不實,實乃國民思想一大束縛。國民思想若求得根本之解放,非破除儒家之囿圍、思想之禁錮。故轉而功讀墨家經(jīng)典。感二者之區(qū)別乃前者是貴族哲學,維護貴族統(tǒng)治之工具;后者是平民哲學,從平民之角度觀世界而演繹出來之學說。墨子出身平民,其兼愛、尚賢、節(jié)用、尚同、非攻、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并重之觀點,追求兼愛、平等之政治理想,暗合思想根底,佩服至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經(jīng)濟變革和發(fā)展達至今日之高度,若想繼續(xù)深化,必需有根深之文化基礎。儒家講究中庸,“扣則鳴,不扣則不鳴”,缺乏進取精神,缺乏積聚財富之動力,缺乏對草根平民關懷之胸懷,對國家經(jīng)濟的更深發(fā)展缺乏新教那種骨子里進取動力。唯有墨家精神,摩頂放踵,以利天下,體現(xiàn)對平民之深厚關懷,遠甚于儒家精神。

儒家重人文教育,意在學而優(yōu)則仕,功利思想重。墨家人文與實踐教育并舉,其科技成就實乃中華古代科技史上之一奇葩。墨子其人也是技藝高超之工匠,墨家強調(diào)做中學,換成今日之語言,強調(diào)動手能力之培養(yǎng),實乃今日職業(yè)教育之鼻祖,其目的是為平民尋求安身立命之技能。教學內(nèi)容涉獵天文、幾何、力學、光學、數(shù)學等,均有深厚造詣。

古代思想家,大多又兼教育家。收徒辦學,教學中宣傳并完善其思想。諸子百家諸流派都重視教育,以實現(xiàn)本學派之理想。惟道家例外,其獨善其身,無兼濟天下之意愿。儒家從人性善惡入手,強調(diào)教育之于人格發(fā)展之重要。孟子認為人性善,仍需要教育才保證人性不會由善變惡,正如《三字經(jīng)》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避髯诱J為人性惡,須通過后天教育,才能改變?nèi)诵?,由惡轉善。墨家未卷入人性善惡之討論,以其救苦救難之使命,應社會需求之目標,說教行義,辦學收徒。

有感于墨家教育之平民性、實用性、應時性,思量深探墨家教育思想,選讀《墨子》之所染篇。墨子是譬喻大師,以染絲所見,比喻教育之重要、治國親賢臣之必要。“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己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古代以染料染布,布色隨染料顏色而變:染料為青色,則布青;染料為黃色,則布為黃;染料色變則布色變。墨子在此譬喻周遭環(huán)境之于個人影響重要,左右個人命運;人才對于家國之重要意義,決定國家和家族命運。墨子在其文章中,舉多例從正反兩方面闡述身邊人對其人之影響。列表如下:

類別人物影響者結果

圣王舜許由、伯陽王天下,立為天子,功名蔽天地,舉天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

禹皋陶、伯益

商湯伊尹、仲虺

武王 太公、周公

惡王夏桀干辛、推哆此四王者所染不當,故國殘身死,為天下詬病,舉天下不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

殷紂崇侯、惡來

厲王厲公長父、榮夷終

幽王傅公夷、蔡公谷"

諸侯齊桓公管仲、鮑叔 此五君者所染當,故霸諸侯,功名傳于后世。

晉文公舅犯、高偃

楚莊王孫叔、沈尹

吳王闔閭 伍員、文義

越王勾踐 范蠡、大夫種

國君范吉射長柳朔、王勝此六君者所染不當,故國家殘亡,身為刑戮,宗廟破滅,絕無后類,君臣離散,民人流亡,舉天下之貪暴苛擾者,必稱此六君也。

中行寅藉秦、高強

吳夫差王孫雒、太宰

智伯搖智國、張武

中山尚魏義、偃長

宋王偃唐鞅、佃不禮

士段干木、禽子、傅說其友皆好仁義,淳謹畏令家日益,身日安,名日榮,處官得其理矣。

子西、易牙、豎刀 其友皆好矜奮、創(chuàng)作比周 家日損、身日危、名日辱、處官失其理矣。

敘述、比較此等人之不同命運,墨子引《詩經(jīng)》中一句“必擇所堪,必謹所堪”,結束全篇。墨子悲天憫人,諄諄教誨,告誡要交友得當,國君要用人得當。其寓意可適用于教育,教育要得當,否則后人受人影響,易入歧途,施教之重要不言而喻。墨家人本主義思想,深厚關懷,博大胸懷,躍然于紙上。

1500字的讀書心得體會篇8

我拜讀了李開復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我覺得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勵志書,讀完后回味悠長,感慨頗深。

?做最好的自己》一書是李開復先生結合了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事業(yè)成功的經(jīng)驗所撰寫出來的,在書中李開復先生不僅提出了“成功同心圓”的理論,而且運用了發(fā)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釋成功的秘訣,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后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后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么實質(zhì)性的幫助??戳诉@本書后,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于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于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說,而且運用了發(fā)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秘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李開復先生作為少數(shù)幾位在大洋兩岸都取得過杰出成就的華人科學家之一,他提出的“成功同心圓”理論,就是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核心,輔以積極、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氣、胸懷六種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作為同心圓的第二層,再以追尋理想、發(fā)現(xiàn)興趣、有效執(zhí)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合作溝通六種行為方式構成同心圓的最外面的一層。

確實,價值觀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是指導所有態(tài)度和行為的根本因素。而態(tài)度是行動的前提,態(tài)度受價值觀的指導,態(tài)度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首先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如果價值觀不正確,一個人無論怎樣努力,都會像南轅北轍的趕車人那樣離成功越來越遠。有了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按照這樣的邏輯順序尋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個人才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同時,李開復先生還提到成功的幾個要素:積極、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氣、胸懷,其實就是一個人高尚品質(zhì)和修為的表現(xiàn)。“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我們應當寬容地對待所有人和所有事。努力做事,誠懇待人,高調(diào)做事,低調(diào)做人,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助人為樂,讓自己的胸懷更加寬廣,快樂的工作,開心的生活,寬以待人,嚴以律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真誠的心,善待身邊每一個人。

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jīng)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么,如何實現(xiàn)。現(xiàn)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后,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fā)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不是每個登山者都能到達頂峰,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成功,但我們不能因此放棄努力,放棄奮斗。人生苦短,我們何不敞開胸懷去面對一切,享受快樂的人生呢!做最好的自己并不是做最完美的自己。但只要選擇做真正的自己,堅守自己的信念,選擇堅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即為成功。

相信自己,作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