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老師在寫教案的時候都要下一番功夫的,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大家肯定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發(fā)現玩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發(fā)現玩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了解魏格納發(fā)現大陸漂移的過程,難點是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法布爾長期觀察昆蟲,成了著名的昆蟲學家,還寫出了享譽世界的文學巨著《昆蟲記》。那么德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通過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發(fā)現什么呢?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邊朗讀課文邊查閱工具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小組內可進行交流、探討。
2.簡單的說一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默讀導讀和課文,質疑問難
1.通過閱讀提出疑難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解決。
2.師生共同歸納問題,老師指導解決。
問題:
(1)魏格納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樣產生的?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納發(fā)現了什么重要證據,證明他的假想是正確的?
(3)魏格納重大的發(fā)現靠的是什么?
四、細讀課文,解決問題,交流所得
1.老師指導學生觀察世界地圖,找到巴西和幾內亞灣的位置,由此體會魏格納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
2.反復讀第5自然段,理解“大陸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魏格納是如何仔細端詳地圖的。
3.默讀第7自然段,記錄下作者進行推理的過程,然后指名說一說。
4.師生共同交流讀書體會,論證魏格納成功的原因。
五、復述故事
指定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簡要的復述故事,其余學生評議、補充。
六、交流地理知識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關“大陸漂移”的知識。
發(fā)現玩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作者發(fā)現胚胎的發(fā)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了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課文是怎么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范讀,邊想一想“我”為什么那么癡迷于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了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縷芳吁耍訓斥脾罕藤愈凌秉颼撩梳
衰絹僑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jié)。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fā)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現與發(fā)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yè):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學。
讓學生默讀全文,思考:
1、判斷:課文圍繞發(fā)現寫了一件事。()課文圍繞發(fā)現寫了三件事。(√)
2、小組討論哪三件事?
(1)我常常做夢,老師告訴我人是由小魚進化來的。
(2)我得出結論,人如何由小魚進行成人的。
(3)在生物課上被老師罰出教室。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讓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2、從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從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組輪流讀一遍,討論。
(2)發(fā)言。
(3)打出投影:仔細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么含義來?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現與發(fā)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里的驅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師的處罰嗎?
4、自由讀第三件事,你體會出什么?
5、通過你的朗讀,讀出這份天真來。
6、指名讀這一部分,強調有感情地讀。
三、作業(yè)
熟讀這篇課文。
發(fā)現玩教案篇3
設計解讀:
?童年的發(fā)現》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在九歲的時候發(fā)現了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以及因這個發(fā)現在一次課堂中情不自禁笑出了聲,被老師誤解當眾受到懲罰的事。除去“胚胎發(fā)育”、“進化”等一些生物學術語的理解難點外,整個文本無論是語言還是情節(jié)都充滿了童真、童趣。從整個文本脈絡和層次上來看,雖然文段較多,篇幅較長,但“童年的發(fā)現”和“因發(fā)現受到懲罰”兩件事斷章清晰,前后關聯遞進。所以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集中在學習字詞、理清結構和探尋“發(fā)現過程”的內涵。其中,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辨,對童年發(fā)現的起因(夢境)、經過(過程)、結果(規(guī)律)等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期待在“簡單”與“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讓學生聚焦作者的發(fā)現過程(科學探索過程),從而敏銳地捕捉到作者童年發(fā)現的過程意義之所在。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理清文章結構,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依托重點詞句的品讀,在由“簡單—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探尋“發(fā)現”的過程意義。
3.感受作者大膽想象、積極思考的求知精神,培養(yǎng)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引發(fā)興趣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童年的發(fā)現》。
2、了解作者信息。出示:
費奧多羅夫:一位極富創(chuàng)見的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飛向宇宙的宇航學奠基人。他的學問淵深,博覽書史,據說他幾乎知道俄國國家圖書館所有藏書的內容。他不僅精通歐洲各主要語言,而且對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東方語言也頗有研究。不僅如此,他對哲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被人稱為“百科全書”。
快速地默讀。交流:資料當中最讓你吃驚的是什么?
3、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極富創(chuàng)見的人,他的童年又會有怎樣獨特的成長經歷呢?請同學們拿出課文紙,自由地朗讀課文。
二、理清脈絡,指導讀法
1、學習字詞。
胚胎、滑翔、妨礙、禍患、驅逐、羞愧
隨心所欲絞盡腦汁情不自禁
(1)尋索第一組詞的構成特點;
(2)比較品析——讀悟第二組詞的意思。
2、理清結構
(1)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感知主要內容并迅速分段;
(2)小結:閱讀比較長的文章,我們可以試著先理清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于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感悟“夢境”和“發(fā)現”
(一)品讀“夢境”
作者在文中說,他的發(fā)現是起始于——夢中飛行,出示: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1、自由讀——指生朗讀——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夢
2、作者的哪些描寫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3、帶著這些感受,一邊朗讀一邊在腦海當中描繪這些畫面。
(二)品讀“發(fā)現”
正是緣于這個奇妙的夢境,作者在九歲的時候就發(fā)現了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關于這個發(fā)現,文中有一個非常生動而有趣的描述,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到它,并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出示: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F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蔽业陌l(fā)現竟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fā)現這個道理。
1、讀著讀著,你感覺這段話的字里行間流淌著作者怎樣的心情?
2、把你覺得能夠體現作者這種心情的字眼加上著重號(哈、竟、格外……)
3、指導朗讀。
四、體味發(fā)現的“不簡單”
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留意到,作者在形容自己的發(fā)現時用了哪一個詞兒——簡單明了。這在作者看來如此簡單明了的發(fā)現,是真的那么簡單地被發(fā)現的嗎?請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的4—12自然段,邊讀邊把你覺得使作者有這樣的發(fā)現的原因劃下來,看看你又能有怎樣的發(fā)現。
(一)不簡單——深度問答
1、指導朗讀“問句”,感受追問的急切
4、你從這里發(fā)現什么?(善于思考、很有探索的欲望……)
(二)不簡單——感受“癡迷”
我想的是那樣的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fā)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1、點撥生字“癡”,通過字理的解讀猜度“癡迷”的意思
出示:癡迷:入迷到呆傻的程度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癡迷?
3、抓住“翻來覆去”體驗想象
4、補充寫話: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
五、回溯“發(fā)現”,升華主旨
1、復現作者對“發(fā)現”的描述
2、質疑“發(fā)現”,再度感受“不簡單”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fā)現
不簡單
發(fā)現玩教案篇4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詞
2、聽寫,訂正。
3、復習發(fā)現過程。
二、精讀“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到這兒,你覺得費奧多羅夫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請你再次讀課文,找到相關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1、交流讀句子。
2、輕聲地讀讀第三自然段,把表示“飛行”意思的詞語畫出來。
3、交流畫了哪些詞語?
4、讀著這些詞語,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5、老師也來讀讀這段文字,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感受那夢中飛行的無拘無束和興奮驚奇)范讀——指名讀——配樂齊讀。
6、不僅“我”會在夢中飛行,我的小伙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多么快樂的一群孩子!讀到這兒,一個怎樣的孩子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充滿幻想)
●“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1、同桌讀讀我和老師之間的對話,你感受到了什么?(追問,急切,打破沙鍋問到底)
2、師生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指名板書: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是一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1、是呀,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在田野里抓到一只青蛙,我就會——;以至于看到猴子,我就會——;我就這樣絞盡腦汁地想,想啊想啊,嘿!終于想出了眉目:哈!
2、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1、交流,讀句——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或發(fā)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2、你能談談“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或發(fā)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边@句話的意思嗎?(教參: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
3、小結: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么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著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一切。
三、拓展延伸,向往“發(fā)現”
1、從“我”的童年發(fā)現中,你有什么啟發(fā)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fā)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四、總結。
童年的發(fā)現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要大膽創(chuàng)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希望我們的同學都能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fā)現
發(fā)現規(guī)律——尋找答案——大膽猜想——得到證實
仔細觀察 大膽創(chuàng)新 堅持不懈 勤奮鉆研
發(fā)現玩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胚.豈.癡.嬰.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大膽發(fā)現的精神。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并結合這句話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準備:
1.查閱有關作者的資料。
2.了解達爾文進化論的基本觀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在人長大或變老以后,常常會回想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么,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板書:童年的發(fā)現)
二.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我發(fā)現了什么?怎樣發(fā)現的?
(2).舉例說說你對課文中這句話的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有時還面
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3)自己是否也有過童年的發(fā)現。
2.小組合作學習。
三.抓住重點,讀悟結合。
重點交流:
1.“我”是怎樣發(fā)現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
a.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這個發(fā)現,有以下幾個原因:(1)有疑就問,(2)反復思考,(3)大膽想象。
b.結合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13自然段??梢韵茸杂煞纸巧x,再指名分角色讀,評價后再練習。
2..舉例說說你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根據課文,說說“我”的發(fā)現使“我”面臨著什么?
(2)。說說你知道的其他例子。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2.說說自己是否也有過有趣的發(fā)現。
3.總結全文:童年的發(fā)現,盡管有時侯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去發(fā)現,去享受發(fā)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fā)現。也許,這正是你創(chuàng)造,研究的開始。
板書設計:
發(fā)現規(guī)律——受到誤解——明白道理
發(fā)現玩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fā)現以及發(fā)現的過程。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童年時的天真可愛以及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語言的幽默活潑的風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fā)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fā)現了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fā)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fā)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fā)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F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p>
4、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
“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p>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fā)現,是怎樣發(fā)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fā)現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fā)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fā)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fā)現”。
四、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fā)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fā)現和發(fā)現的過程。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悟“發(fā)現”
1、默讀課文,思考:從“我”的發(fā)現和發(fā)現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1)“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p>
◇輕聲朗讀這段話,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這樣一個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高興、驚喜、新奇......)
◇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朗讀這段話,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當“我”發(fā)現或者是幻想了這樣一個規(guī)律時,“我”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p>
◇找一找“我”問了幾個問題?把問題畫出來。
◇想一想,這些問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一個問題套著另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
◇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這段話。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fā)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想象“我”研究以條魚的樣子,朗讀這句話。
◇你覺得“我”會翻來覆去的看些什么?會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①“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或發(fā)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p>
◇你覺得這段話哪些地方很幽默,為什么讓你讀著想笑?
◇舉例說說“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或發(fā)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p>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舉例,比如:哥白尼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為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jiān)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
◇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么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著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p>
◇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的幽默和機智。
二、聯系生活,向往“發(fā)現”
1、從“我”的童年發(fā)現中,你有什么啟發(fā)或體會?
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自由的討論,教師要鼓勵支持。比如:
(1)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要大膽創(chuàng)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fā)現”。
(3)童年很美好。
......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fā)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三、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一寫自己的“發(fā)現”。
發(fā)現玩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能自學生字新詞,理解并積累“迷戀、隨心所欲、運轉自如、絞盡腦汁、一本正經、不懷好意”等詞語。能用比較的方法,體會“幾乎”、“似乎”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運用。
2、學習抓住文章主線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
3、引導學生交流生活中的發(fā)現,在訓練表達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身邊事物發(fā)現與探索的興趣,并懂得只有在不斷的探索中才會有新的發(fā)現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文章主線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老師
多媒體課件。
學生
1、 讀課文,并理解下列詞語:迷戀、隨心所欲、運轉自如、絞盡腦汁、不懷好意。
2、 查找資料(任選其一):a有關人類起源的資料b有關科學家發(fā)明發(fā)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們在不知不覺地成長著,我們的小腦袋中會有奇思妙想,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我們也會不懈地探索那些有趣的疑問……前蘇聯有一位叫費奧多羅夫的天文學家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寫了一篇文章——《童年的發(fā)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說明
從課題入手,學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問題,然后確定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如:“我”的發(fā)現是什么?是怎么發(fā)現的?即明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
二、初讀課文 理清脈絡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
提出問題——請教問題——發(fā)現規(guī)律——得到證實
2、聯系課文第1、2節(jié),理解“幾乎”,并說說“我”探究了一個什么問題?
說明
借助全文的線索整體進入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明確“我”所提出的疑問,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三、再讀課文,了解探究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么一步步探究的?我對人體起源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怎么變化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集體探討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fā)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fā)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第1節(jié))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隨機理解 “似乎”)
說明
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優(yōu)美的語句,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體會“我”在夢中飛行的快樂。同時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啟發(fā)他們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補充。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第2—9節(jié))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呢?”
說明
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問題之間有什么關系,明白后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當時的情景,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一次次提問的語氣,加深對人物的認識。
(3)“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第10-11節(jié))
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于想出了眉目:“這就跟……正好九個月?!?隨機理解“絞盡腦汁”)
說明
理解“絞盡腦汁”使學生能夠感知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執(zhí)著探索的精神。
四、抓住“發(fā)現”, 精讀深究
1、學習第11節(jié),明白“發(fā)現”的具體內容
(1)指名讀第11節(jié),理解“眉目”,劃出“眉目”的具體內容。
(2)交流所劃的句子,想想童年的發(fā)現究竟是什么?
(3)引讀相關句子,了解“我”是如何進行推算的。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p>
①理解句子意思,并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從生物最簡單的單細胞開始,我將每一百萬年折合成一個月,從細胞變成小魚,大概經過一百萬年,這是胚胎在母體中的第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經過一萬年,這是胚胎在母體中的第二個月,以此類推,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這就是我的發(fā)現。)
②聯系整段話,反復朗讀,體會當“我”發(fā)現這個規(guī)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說明
引導學生將前后幾句連起來理解,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啊”、“嘿”等詞語體會這發(fā)現的來之不易,從而更能體會到發(fā)現后的興奮之情,才會發(fā)出“竟如此簡單明了”的感慨。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學習第12節(jié),明白“我”的發(fā)現哪些得到了證實。
(1)聽了生物老師的講課,我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fā)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
(2)“我”的發(fā)現與達爾文的理論有哪些異同之處?(可結合課文和課前搜集到的有關人的起源的資料談一談)
說明
關于人的起源進化論的知識,“我”作為一個兒童只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有限的知識去推論、去思索,得出的結論難免幼稚、簡單化、絕對化,那位低年級的老師為了讓9歲的學生聽懂,對這個問題作了通俗化的解釋,有些話就不十分精確了。而這位生物老師引用的達爾文的話是比較縝密的、科學的,學生通過比較應該可以感受到。
3、學習13節(jié),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边@句話的意思。
(1)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2)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說明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边@句話一語雙關,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經歷和科學家的故事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世界上的大科學家尚且如此,我為我的發(fā)現被轟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這句話也是作者對童年發(fā)現一事的評說與紀念。
五、聯系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形象
從“我”探究“人究竟是怎么來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并帶著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1、“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p>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p>
2、“我”是一個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強、執(zhí)著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p>
六、概括主要內容 總結課文
1、根據板書,把課文的內容說給大家聽一聽。
說明
要求學生思維縝密,條理清晰地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定難度,在表達時讓學生借助板書進行概括,可以使他們在邏輯上更有條理,表達更準確。
2、從“我”的童年發(fā)現中,你有什么啟發(fā)或體會?
說明
鼓勵學生多角度地理解、體會,如:“童年很美好,可以漫無邊際的幻想”、“發(fā)現童年的胡思亂想,異想天開也是一種發(fā)現、創(chuàng)造”、 “我們也要對身邊的事物有探索和發(fā)現的興趣”“因為作者敢于提問、留心觀察、反復思考、大膽想像才有了這樣的一個發(fā)現”……
3、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fā)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書設計:
提出問題 夢里飛行
童年的發(fā)現 請教問題 追問探究
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 發(fā)現規(guī)律 折合推算
得到證實 達爾文的觀點
發(fā)現玩教案篇8
教學理念
1、以學生為本,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與多樣的讀書興趣,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讀懂,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欣賞,得到潛能的教育。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 學會“容、易、研、究”四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會按課文內容表演,評議。
教學程序
一、復習
1、 出示生字詞卡片: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2、我們繼續(xù)學習《有趣的發(fā)現》,學生齊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領悟課文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細讀第一自然段
2、討論:達爾文是個怎樣的人?“著名”是什么意思?
3、小結:小朋友,達爾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記住著他的名字,這就是著名。
4、有感情地朗讀,練習背誦。
(二)、學習課文2至3自然段
提問:課題是有趣的發(fā)現,那么達爾文到底有什么有趣的發(fā)現呢?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2至3自然段。
2、誰來說說達爾文發(fā)現了什么?
3、討論交流。
4、出示: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就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5、指名讓同學讀好這句話,其他小朋友想一想奇怪在那里?
6、指名回答
7、達爾文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會想些什么呢?(現在你就是達爾文,你正在小島上考察。如果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會想些什么呢?)
8、討論交流
是呀,為什么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就沒有翅膀呢?那些翅
小的昆蟲哪里去了呢?
9、朗讀第二自然段
10、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達爾文又是怎樣做的呢?
11、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2、思考后互相交流,合作學習,然后匯報。
出示句子:原來,島上經常刮大風——便逐漸消失了。
13、讓學生說說這段話中講了哪幾種昆蟲?用自己的話分別說清三種昆蟲的情況。
14、思考后討論
出示句式訓練: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為——所以——
翅膀特別大的昆蟲因為——所以——
翅膀小的昆蟲因為——所以——
15、讓學生表演2至3自然段的內容,集體評議。
16、那么,達爾文是如何找到答案的呢?
板書:反復 觀察 比較
17、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細讀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朗讀
是啊,達爾文通過反復、觀察、比較,終于明白了“只有適應島上環(huán)境的昆蟲才能生存下來。
即—適者生存,這才是達爾文最有趣最有意義的發(fā)現。這個有趣的發(fā)現對達爾文的科學研究成果有了很大的幫助。
三、學習生字
“容 、 究 、 易 、 研”
①觀察“容、究”兩個生字有什么共同之處?
②學生發(fā)現回答
③說說怎樣記住“易、研”這兩個字。
④學生交流
⑤老師范寫生字,學生監(jiān)寫、描紅。
四、復述課文
1、老師指導復述
考慮發(fā)現—觀察比較—得出結論
2、學生自己練習復述
3、同桌自己練習復述
4、指名復述
板書設計:
7、有趣的發(fā)現
反復 觀 察比較
達爾文 由于……就……
終于 找到 答案 因為……所以……
由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