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教案的文字是可以看出教師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的,優(yōu)質的教案是我們作為老師的綜合能力的體現之一,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家風家訓主題班會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家風家訓主題班會教案篇1
導語:在好的家風家訓下,我們才能健康、快樂成長。以下是家風家訓主題班會教案,歡迎各位參考。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家風是什么,認識到良好的家風對于我們的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
2、針對自己的家風,講講家風的故事。
3、通過不同的的形式了解各種家風,接受正能量的熏陶,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活動重點:
搜集相關家風的資料,把自己的家風記錄在卡片上。盡量做得精美一些。
準備講述自己家風的故事。
活動準備:
讓學生課前搜集相關家風的資料,并把自己的家風寫在紙上。
活動設計:
一、看視頻,寫家風。
1、播放視頻,中央電視臺采訪片段《你家的家風是什么?》看完以后,小組討論一下:你覺得家風是什么呢?
2、討論之后,請寫出能夠表示家風的詞語,比一比,看誰寫得多:
勤勞、節(jié)儉、愛國、自強、敬業(yè)、誠信、友善、謙虛、禮讓……
師總結: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干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chuàng)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
二、搜資料,共分享。
1、學生讀一讀搜集到的家風資料,與同學們共享。
2、聽故事,明是非。
在美國,有這樣兩個家族:一個是愛德華家族,一個是珠克家族。到目前,兩個家族都已經都已經傳到第八代。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勉。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8位當過教授、86位是文學家、65位做過醫(yī)生、21位當過議員、2人位當過大使、1人做過副總統(tǒng);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渾渾噩噩。他的后代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因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罪或盜竊罪、7個是殺人犯,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為什么兩個家族的境遇區(qū)別會如此之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兩個家庭的家風截然不同。兩個家族的成員一代一代的.在不同的家風中潛移默化地成長,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代代延續(xù)。致使愛德華家族讓人尊敬、愛慕,而珠克家族讓人憎惡、唾棄。
從這個故事里,你們明白了什么?交流討論。
三、說一說我的家風。
由同學們談談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以及家風家訓對自己的影響。
四、講一講古今中外家風家訓故事。
?顏氏家訓》、《名門家訓》、《傅雷家書》
1、孔子二十世孫孔融讓梨的故事
2、岳母刺字——精忠報國
3、吉鴻昌——做官不許發(fā)財
4、曾國藩——治家八字訣:書蔬魚豬(讀書種菜養(yǎng)魚喂豬)早掃考寶(早起掃屋祭祖睦鄰)
五、傳承優(yōu)良家風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遞正能量。
家風的重要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到家風,就自然少不了提起孔子倡導的“禮”、“仁”。古代的家風總結為:五常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新時代的家風:孝親是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道德要求,是維系家庭和諧的根本紐帶。在孝親之外,家庭成員還要將孝親的美德擴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國家。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國家,忠于同時代人的美好事業(yè),是所有人都應該遵循的道德。
六、齊宣誓、記在心。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一(6)班也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家也有一個家風,你們知道嗎?其實就是我們的班風:自尊自信、求實創(chuàng)新。請同學們右手握拳,高過肩膀,跟我一起宣誓:自尊自強、求實創(chuàng)新。
家風家訓主題班會教案篇2
[班會主題]:
“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家訓”
[班會標題]:
好家風,好家訓——良好家風助我成長,傳統(tǒng)美德由我弘揚
[活動班級]:
初一(8)班
[班會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家風家訓及其由來。
2.樹立學生建立文明良好的家風意識。
3.深化文明禮儀的學習,為共筑“中國夢”努力學習。
4.要求學生踐行良好家風家訓,傳承并弘揚中華美德。
[活動準備]:
1.主題班會ppt
2.中國傳統(tǒng)文化,良好家風相關歷史資料。
[班會流程]:
1.什么是家風?
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所孕育的許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古代的家風:五常八德
五常:仁義禮智信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新時代的家風:孝親是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道德要求,是維系家庭和諧的根本紐帶。在孝親之外,家庭成員還要將孝親的美德擴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國家。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國家,忠于同時代人的美好事業(yè),是所有人都應該遵循的道德。
2.說一說你家的家風,家訓
同學發(fā)言,說說自己家有有哪些家風家訓,以及對自己的影響。
3.古今中外家風故事
?顏氏家訓》、《傅雷家書》
孔融讓梨的故事
岳母刺字---精忠報國
吉鴻昌---做官不許發(fā)財
曾國藩---治家八字訣:書蔬魚豬(讀書種菜養(yǎng)魚喂豬) 早掃考寶(早起掃屋祭祖睦鄰)
4.良好的家風家訓有什么作用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tǒng)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一個家族家風的建構,對塑造孩子的成功與否、家庭的生活方式的好壞、家族人在社會的地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家風是一本既多彩又鮮活的教科書,伴隨著孩子健康地成長。它雖沒有文本要求掛在墻上,沒有條目細則放在床頭,但卻在無形和潛在地發(fā)揮著教育功能,對孩子有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家庭成員特別是家長的言談舉止影響孩子行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們成長的風向標。一般說來,學習型家庭的孩子喜歡讀書,勤勞型家庭的孩子熱愛勞動,和諧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禮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風都會在孩子的意識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們性格、品質、價值觀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風中,心情舒暢、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學習奮進;反之,則精神空蕩、心神不寧、態(tài)度消極、學習松懈。這便是家風的重要性,便是家風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家風雖是家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教育無痕、潤物無聲。它通過家庭成員尤其是家長的日常生活準則、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經常對孩子進行直接的教育和影響,往往比單純說教、管教的作用大、收效好。它不僅影響孩子的現在,還會作用他們的未來。要形成好的家風,父母應以身作則、為人表率,不斷提高個人的修養(yǎng),力爭將家庭變?yōu)楹⒆拥滦行逕捄退刭|增強的`課堂。
5.家風與校風,班風
學生談談班風,以及自己對班風的建設。
熟記班規(guī),謹守班規(guī)。
6.總結班會
總結班會的收獲,提出對同學們今后的要求。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傳承優(yōu)良的家風、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擁有良好的家風意識,令人心寒的社會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個家庭的家風是積極向善的,一個家的所有家庭成員的品德是純潔的、高尚的,那么一個社會定然是和諧的
家風家訓主題班會教案篇3
活動目的:家風家訓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通過本次主題活動,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傳承家庭美德,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建設文明的家庭文化。通過活動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明禮儀,為共筑“中國夢”努力學習,做一個合格公民。
一、認識“家風家訓”。
事例1:20_年馬年第一天,央視新聞推出了街頭采訪第一問:“你家的家風家規(guī)是什么?”面對記者提問,老人孩子們紛紛回答:不怕吃虧、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等。
事例2:香港演員溫兆倫表示,他從小只聽奶奶的話,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常教導他,退一步海闊天空,中國人必須團結,國家才會強大!“國比家大,沒有國哪來家?”他還說,1997 年香港回歸,當國旗升起時,他在電視機前哭了:“我終于有國家了!”
事例3:一位“富二代”創(chuàng)業(yè)青年回答:總結起來,家風也就這么幾個字――不啃老,不坑爹。............
作家莫言說“從家風看人品”,那什么是家風家訓呢?ppt展示
二、說一說我的家風。
由同學們談談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以及家風家訓對自己的影響。三、講一講古今中外家風家訓故事
?顏氏家訓》、《名門家訓》《傅雷家書》
1.孔子二十世孫孔融讓梨的故事
2.岳母刺字---精忠報國
3.吉鴻昌---做官不許發(fā)財
4.曾國藩---治家八字訣:書蔬魚豬(讀書種菜養(yǎng)魚喂豬)早掃考寶(早起掃屋祭祖睦鄰)
三、傳承優(yōu)良家風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遞正能量。
家風的重要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到家風,就自然少不了提起孔子倡導的“禮”、“仁”。
古代的家風總結為:五常八德
五常:仁義禮智信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新時代的家風:孝親是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道德要求,是維系家庭和諧的根本紐帶。在孝親之外,家庭成員還要將孝親的美德擴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國家。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國家,忠于同時代人的美好事業(yè),是所有人都應該遵循的道德。
教師總結:家風是從社會各個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風。人情有冷暖,人際有關愛,人間有仁義,那一定是良好家風影響下的結果。當人人走出家庭,帶著家的溫暖,裝著家的期盼,懷著家的未來,為
社會奉獻自己的才智,一個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民族國家就一定能夠建成。國風中的道德力能夠影響家風,家風中的道德力也能夠影響國風。當國家政風清明、學風向上、文風大振,民風一定醇美,家風也就會醇正。
家風家訓主題班會教案篇4
1.讓學生了解家風是什么,認識到良好的家風對于我們的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
2.針對自己的家風,講講家風的故事。
3.通過不同的的形式了解各種家風,接受正能量的熏陶,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搜集相關家風的資料,把自己的家風記錄在卡片上。盡量做得精美一些。
準備講述自己家風的故事。
讓學生課前搜集相關家風的資料,并把自己的家風寫在紙上。
1.播放視頻,中央電視臺采訪片段《你家的家風是什么?》看完以后,小組討論一下:你覺得家風是什么呢?
2.討論之后,請寫出能夠表示家風的詞語,比一比,看誰寫得多:
勤勞、節(jié)儉、愛國、自強、敬業(yè)、誠信、友善、謙虛、禮讓……
師總結: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干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chuàng)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
1.學生讀一讀搜集到的家風資料,與同學們共享。
2.聽故事,明是非。
在美國,有這樣兩個家族:一個是愛德華家族,一個是珠克家族。到目前,兩個家族都已經都已經傳到第八代。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勉。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8位當過教授、86位是文學家、65位做過醫(yī)生、21位當過議員、2人位當過大使、1人做過副總統(tǒng);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渾渾噩噩。他的后代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因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罪或盜竊罪、7個是殺人犯,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為什么兩個家族的境遇區(qū)別會如此之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兩個家庭的家風截然不同。兩個家族的成員一代一代的在不同的家風中潛移默化地成長,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代代延續(xù)。致使愛德華家族讓人尊敬、愛慕,而珠克家族讓人憎惡、唾棄。
從這個故事里,你們明白了什么?交流討論。
由同學們談談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以及家風家訓對自己的影響。
?顏氏家訓》、《名門家訓》《傅雷家書》
1.孔子二十世孫孔融讓梨的故事
2.岳母刺字---精忠報國
3.吉鴻昌---做官不許發(fā)財
4.曾國藩---治家八字訣:書蔬魚豬(讀書種菜養(yǎng)魚喂豬)早掃考寶(早起掃屋祭祖睦鄰)
家風的重要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到家風,就自然少不了提起孔子倡導的“禮”、“仁”。古代的家風總結為:五常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新時代的家風:孝親是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道德要求,是維系家庭和諧的根本紐帶。在孝親之外,家庭成員還要將孝親的美德擴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國家。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國家,忠于同時代人的美好事業(yè),是所有人都應該遵循的道德。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一(6)班也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家也有一個家風,你們知道嗎?其實就是我們的班風:自尊自信、求實創(chuàng)新。請同學們右手握拳,高過肩膀,跟我一起宣誓:自尊自強、求實創(chuàng)新。
家風家訓主題班會教案篇5
一、班會目的: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了解自己的家風,認識自己家庭的價值觀,并且談談自己對家風的理解,然后讓同學們結合自己家對家風說說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時也讓大家接受了一次傳統(tǒng)美德教育,感受到正能量,激發(fā)了同學們向好向善的本性。
二、前期準備:
1、讓同學們了解自己家庭的“家風”并寫好草稿。
2、讓同學們對比自己家的家風與校規(guī)和班規(guī)的不同之處。
3、制作ppt 。
4、準備班會材料以及分配各個工作。
三、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家風、班風是怎么回事。
四、班會流程:
1、主持人引入班會主題。
2、播放ppt 。
3、談談各自對家的感想和對家風的看法。
4、分享了各自為父母做的一件事情和從中的收獲。
5、結合同學們對家風的想法和主張,制定班規(guī)。
五、班會總結: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同學們紛紛上臺講述自己的家風、家訓。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家風代表的是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品格修養(yǎng)和處事原則。好的家風含有同心協(xié)力、相互體諒、相互扶持等因素,推而廣之到人際關系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有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通過主題班會,
家訓,愿意自覺傳承好家訓、好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