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教學目標制定一份教案,可以使接下來的教學工作順利,教案就是教師把自己備課的內(nèi)容梳理記錄下來的文字,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七上數(shù)學整式的加減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七上數(shù)學整式的加減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會利用合并同類項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例的分析,體會一元一次方程作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的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開展探究性學習,發(fā)展學習能力.
二、重、難點與關鍵
(一).重點: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并會合并同類項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難點: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三).關鍵:抓住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建立方程模型.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敘述等式的兩條性質(zhì).
2.解方程:4(·- )=2.
解法1:根據(jù)等式性質(zhì)2,兩邊同除以4,得:
·- =
兩邊都加 ,得·= .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號,得:
4·- =2
兩邊同加 ,得4·=
兩邊同除以4,得·= .
(二)、新授
公元825年左右,中亞細亞數(shù)學家阿爾、花拉子米寫了一本代數(shù)書,重點論述怎樣解方程.這本書的拉丁文譯本取名為《對消與還原》.對消與還原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先討論下面內(nèi)容,然后再回答這個問題.
問題1:某校三年級共購買計算機140臺,去年購買數(shù)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購買數(shù)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這個學校購買了多少臺計算機?
分析:設前年這個學校購買了·臺計算機,已知去年購買數(shù)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購買2·臺,又知今年購買數(shù)量是去年的2倍,則今年購買了22·(即4·)臺.
題目中的相等關系為:三年共購買計算機140臺,即
前年購買量+去年購買量+今年購買量=140
列方程:·+2·+4·=140
如何解這個方程呢?
2·表示2·,4·表示4·,·表示1·.
根據(jù)分配律,·+2·+4·=(1+2+4)·=7·.
這樣就可以把含·的項合并為一項,合并時要注意·的系數(shù)是1,不是0.
下面的框圖表示了解這個方程的具體過程:
·+2·+4·=140
合并
7·=140
系數(shù)化為1
·=20
由上可知,前年這個學校購買了20臺計算機.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簡作用,把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合并為一項,從而達到把方程轉(zhuǎn)化為a·=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數(shù).
例:某班學生共60分,外出參加種樹活動,根據(jù)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個小組且使甲、乙、丙三個小組人數(shù)之比是2:3:5,求各小組人數(shù).
分析:這里甲、乙、丙三個小組人數(shù)之比是2:3:5,就是說把總數(shù)60人分成10份,甲組人數(shù)占2份,乙組人數(shù)占3份,丙組人數(shù)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組人數(shù)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題應設每一份為·人.
問:本題中相等關系是什么?
答:甲組人數(shù)+乙組人數(shù)+丙組人數(shù)=60.
解:設每一份為·人,則甲組人數(shù)為2·人,乙組人數(shù)為3·人,丙組為5·人,列方程:
2·+3·+5·=60
合并,得10·=60
系數(shù)化為1,得·=6
所以2·=12,3·=18,5·=30
答:甲組12人,乙組18人,丙組30人.
請同學們檢驗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這三組人數(shù)的比是否是2:3:5,且這三組人數(shù)之和是否等于60.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89頁練習.
(1)·=3.
(2)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兩邊同乘以2.
具體解法如下:
解法1:合并,得( + )·=7
即 2·=7
系數(shù)化為1,得·=
解法2:兩邊同乘以2,得·+3·=14
合并,得 4·=14
系數(shù)化為1,得 ·=
(3)合并,得-2.5·=10
系數(shù)化為1,得·=-4
2.補充練習.
(1)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個黑色五邊形和白色六邊形皮塊圍成的,黑白皮塊的數(shù)目比為3:5,一個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個皮塊,黑色皮塊和白色皮塊各有多少?
(2)某學生讀一本書,第一天讀了全書的多2頁,第二天讀了全書的少1頁,還剩23頁沒讀,問全書共有多少頁?(設未知數(shù),列方程,不求解)
解:(1)設每份為·個,則黑色皮塊有3·個,白色皮塊有5·個.
列方程 3·+2·=32
合并,得 8·=32
系數(shù)化為1,得 ·=4
黑色皮塊為43=12(個),白色皮塊有54=20(個).
(2)設全書共有·頁,那么第一天讀了( ·+2)頁,第二天讀了( ·-1)頁.
本問題的相等關系是:第一天讀的量+第二天讀的量+還剩23頁=全書頁數(shù).
列方程: ·+2+ ·-1+23=·.
四、課堂小結
初學用代數(shù)方法解應用題,感到不習慣,但一定要克服困難,掌握這種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其中找等量關系是關鍵也是難點,本節(jié)課的兩個問題的相等關系都是:總量=各部分量的和.這是一個基本的相等關系.
合并就是把類型相同的項系數(shù)相加合并為一項,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時,注意·或-·的系數(shù)分別是1,-1,而不是0.
五、作業(yè)布置
1.課本第93頁習題3.2第1、3(1)、(2)、4、5題.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合并同類項習題課(第2課時)
一、解方程.
1.(1)3·+3-2·=7; (2) ·+ ·=3;
(3)5·-2-7·=8; (4) y-3-5y= ;
(5) - =5; (6)0.6·- ·-3=0.
二、解答題.
2.育紅小學現(xiàn)有學生320人,比1995年學生人數(shù)的 少150人,問育紅小學1995年學生人數(shù)是多少?
3.甲、乙兩地相距460千米,a、b兩車分別從甲、乙兩地開出,a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b車每小時行駛48千米.
(1)兩車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出發(fā)多少小時兩車相遇?
(2)兩車相向而行,a車提前半小時出發(fā),則在b車出發(fā)后多少小時兩車相遇?相遇地點距離甲地多遠?
4.甲、乙二人從a地去b地,甲步行每小時走4千米,乙騎車每小時比甲多走8千米,甲出發(fā)半小時后乙出發(fā),恰好二人同時到達b地,求a、b兩地之間的距離.
5.一條環(huán)形跑道長400米,甲練習騎自行車,平均每分鐘行駛550米;乙練習長跑,平均每分鐘跑250米,兩人同時、同地、同向出發(fā),經(jīng)過多少時間,兩人首次相遇?
答案:
一、1.(1)·=4 (2)·=4 (3)·=-5 (4)·=- (5)·=30 (6)·=11
二、2.705人,設育紅小學1995年學生人數(shù)為·人,列方程320= ·-150.
3.(1)4 小時,設出發(fā)后·小時相遇,列方程60·+48·=460.
(2)3 小時,設b車開出后·小時兩車相遇,列方程60 +60·+48·=460.
4.3千米,設a、b兩地間的距離為·千米, - = .
5.1 分鐘,設經(jīng)過·分鐘兩人首次相遇,列方程550·-250·=400.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項(第3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89頁至第91頁.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移項法,并知道移項法的依據(jù),會用移項法則解方程.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發(fā)展思維策略,體會方程的應用價值.
三、重、難點與關鍵
(一).重點: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會用移項法則解方程.方程的各項應包括前面的符號
(二).難點:對立相等關系.
(三).關鍵:理解移項法則的依據(jù),以及尋找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是什么?
2.解方程: + =10.
(二)、新授
問題2: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分析:設這個班有·名學生,根據(jù)第一種分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間的關系.
1.每人分3本,那么共分出多少本?(3·本)
2.共分出3·本和剩余的20本,可知道什么?
答:這批書共有(3·+20)本.
根據(jù)第二種分法,分析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
3.每人分4本,那么需要分出多少本?(4·本)
4.需要分出4·本和還缺少25本那么這批書共有多少本?
答:這批書共有(4·-25)本.
這批書的總數(shù)有幾種表示法?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本題哪個相等關系可以作為列方程的依據(jù)?
這批書的總數(shù)是一個定值(不變量)表示它的兩個式子應相等.
根據(jù)這一相等關系,列方程:
3·+20=4·-25
本題還可以畫示意圖,幫助我們分析:
從示意圖中容易得到這批書的總數(shù)與分出書、剩下書的關系是:
這批書的總數(shù)=3·+30
這批書的總數(shù)與需要分出的書的數(shù)量、還缺少書的數(shù)量關系是:
這批書的總數(shù)=4·-25
根據(jù)兩種分法,這批書的總數(shù)是相等的.
所以,列方程3·+20=4·-25.
注意變化中的不變量,尋找隱含的相等關系,從本題列方程的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表示同一個量的兩個不同式子相等.
思考:方程3·+20=4·-25的兩邊都含有·的項(3·與4·),也都含有不含字母的常數(shù)項(20與-25)怎樣才能使它轉(zhuǎn)化為·=a(常數(shù))的形式呢?
要使方程右邊不含·的項,根據(jù)等式性質(zhì)1,兩邊都減去4·,同樣,把方程兩邊都減去20,方程左邊就不含常數(shù)項20,即
3·+20 -4·-20 =4·-25 -4·-20
即 3·-4·=-25-20
將它與原來方程比較,相當于把原方程左邊的+20變?yōu)?20后移到方程右邊,把原方程右邊的4·變?yōu)?4·后移到左邊.
像上面那樣,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方程中的任何一項都可以在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即可以把方程等號右邊的項改變符號后移到等號的左邊,也可以把方程左邊的項改變符號后移到方程的右邊,注意要先變號后移項,別忘了變號.
下面的框圖表示了解這個方程的具體過程.
3·+20=4·-25
移項
3·-4·=-25-20
合并
-·=-45
系數(shù)化為1
·=46
由此可知這個班共有45個學生.
思考:上面解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
答:移項使方程中含·的項歸到方程的同一邊(左邊),不含·的項即常數(shù)項歸到方程的另一邊(右邊),這樣就可以通過合并把方程轉(zhuǎn)化為·=a形式.
在解方程時,要弄清什么時候要移項,移哪些項,目的是什么?
解方程時經(jīng)常要合并和移項,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數(shù)書中的對消和還原,指的就是合并和移項.
如果把上面的問題2的條件不變,這個班有多少學生改為這批書有多少本?你會解嗎?試試看.
解法1:從原問題的解答中,已求的這個班有45個學生,只要把·=45代入3·+20(或4·-25)就可以求得這批書的總數(shù)為:
345+20=135+20=155(本)
解法2:如果不先求學生數(shù),直接設這批書共有·本,又如何布列方程?這時該用哪個相等關系列方程呢?
這批書共有·本,余下20本,共分出(·-20)本,每人分3本,可以分給 人,即這個班共有 人.
這批書有·本,每人分4本,還缺少25本,共需要(·+25)本,可以分給 人,即這個班共有 人.
這個班的人數(shù)是一個定值,表示它的兩個式子應相等,根據(jù)這個相等關系列方程.
= (你會解這個方程嗎?)
即 - = +
移項,得 - = +
合并,得 =
系數(shù)化為1,得·=155.
答:這批書共有155本.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91頁練習.
(1)解:移項,得6·-4·=-5+7
合并,得 2·=2
系數(shù)化為1,得·=1
(2)解:移項,得 ·- ·=6
合并,得- ·=6
系數(shù)化為1,得·=-24
2.補充練習.
下列移項對不對?如果不對,錯在哪里?應當怎樣改正?
(1)從3·+6=0得3·=6;
(2)從2·=·-1得到2·-·=1;
(3)從2+·-3=2·+1得到2-3-1=2·-·.
解:(1)錯,移項忘了要變號,應改為3·=-6.
(2)錯.原方程中的-1仍然在方程右邊,并沒有移項,所以不要變號,應改為2·-·-=-1.
(3)正確.
四、課堂小結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審題、讀懂題意和找相等關系,今天解決的這個問題的相等關系不明顯,隱含在問題中,表示同一個量的兩個式子是相等.這個相等關系可以作列方程的依據(jù).
2.正確理解移項法則,移項中常犯的錯誤是忘記變號,還要注意移項與在方程的一邊交換兩項的位置有本質(zhì)區(qū)別,移項的依據(jù)是等式性質(zhì),在方程的一邊交換兩項的位置是根據(jù)交換律.
五、作業(yè)布置
1.課本第93頁至第94頁習題3.2第2、3(3)(4)、6、7、8題.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移項習題課(第4課時)
一、填空題.
1.在方程的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項,相當于把原方程中的項______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種變形叫做________,其依據(jù)是________,移項要注意_____.
2.在方程的一邊交換兩項的位置______改變項的符號,而移項______改變符號.
3.解方程·+21=36得·=________;由10·-3=9得·=______.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4.移項就是把方程中的某一項移到等號的另一邊.( )
5.從6·=1,移項,得·=1-6,·=-5. ( )
6.由方程-4+·=7移項得·=7-4. ( )
三、解方程.
7.(1)8=7-2y; (2) = - ;
(3)5·-2=7·+8; (4)1- ·=3·+ ;
(5)2·- =- +2; (6)- ·+6=4·+1;
(7) -·=0.5·-3.
四、解答題.
8.設m=3·-2,n=-2·+3,當·為何值時m=n?
9.甲糧倉存糧1000噸,乙糧倉存糧798噸,現(xiàn)要從兩個糧倉中運走212噸糧食,使兩倉庫剩余的糧食數(shù)量相等,那么應從這兩個糧倉各運出多少噸?
答案:
一、1.合并 移項 合并同類項 變號 2.不 要 3.15 1.2
二、4. 5. 6.
三、7.(1)y=- (2)·= (3)·=-5 (4)·=-
(5)·=1 (6)·= (7)·=3
四、8.·=1 9.207,5,設從甲糧倉運出·噸,1000-·=798-(212-·)
七上數(shù)學整式的加減教案篇2
1、內(nèi)容結構分析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是“幾何圖形初步”.這一章是義務教育第三學段“空間與圖形”領域的起始章,在這一章,將在前面兩個學段學習的“空間與圖形”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欣賞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看到更多的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初步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并通過線段和角認識一些簡單的圖形,并能初步進行應用.
2、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⑴ 數(shù)學與我們的成長密切相關;
⑵ 數(shù)學伴隨著人類的進步與發(fā)展,人類離不開數(shù)學;
⑶人人都能學會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⑷將實際問題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問題;
⑸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感受數(shù)學的嚴謹性及數(shù)學規(guī)律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
⑴體會數(shù)學與我們的成長密切相關;
⑵學生剪圖拼圖的具體操作;
⑶嘗試發(fā)現(xiàn),提出并解決數(shù)學問題,體會與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直觀認識立體圖形,掌握平面圖形的基本知識;畫出簡單立體圖形的三視圖及平面展開圖,根據(jù)三視圖畫出一些簡單的實物圖;進行線段的簡單計算,正確區(qū)分線段、射線、直線.掌握角的基本概念,進行相關運算;鞏固對角得度量及運算知識的掌握,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⑵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學會在具體的2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數(shù)學原理;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想象,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實驗驗證的方法解決數(shù)學問題.
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探索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及應用的過程中,體驗推理的意義,獲取學習的經(jīng)驗.
4、課時分配
4.1幾何圖形 4課時
4.2直線、射線、線段 3課時
4.3角 2課時
4.4課題學習 2課時
小結 3課時
單元測試與評講 3課時
七上數(shù)學整式的加減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從現(xiàn)實物體中抽象得出幾何圖形,正確區(qū)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2)能把一些立體圖形的問題,轉(zhuǎn)化為平面圖形進行研究和處理,•探索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索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提高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
(2)經(jīng)歷問題解決的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形成自覺、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敢于面對學習困難的精神,感受幾何圖形的美感;
(2)倡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精神,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能從小組交流中獲益,并對學習過程進行正確評價,體會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從現(xiàn)實物體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把立體圖形轉(zhuǎn)化為平面圖形是重點.
2.難點: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轉(zhuǎn)化是難點.
3.關鍵:從現(xiàn)實情境出發(fā),通過動手操作進行實驗,•結合小組交流學習是關鍵.
教具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幾何體模型,墨水瓶包裝盒(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打開課本,看第117頁城市的現(xiàn)代化建筑,學生認真觀看.
2.提出問題:有哪些是我們熟悉的幾何圖形?
二、新授
1.學生在回顧剛才所看的圖后,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通過小組交流,補充自己的意見,積累小組活動經(jīng)驗.
2.指定一名學生回答問題,并能正確說出這些幾何圖形的名稱. 學生回答:有圓柱、長方體、正方體等等.
教師活動:糾正學生所說幾何圖形名稱中的錯誤,并出示相應的幾何體模型讓學生觀察它們的特征.
3.立體圖形的概念.
(1)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
(2)學生活動:看課本圖4.1-3后學生思考:這些物體給我們什么樣的立體圖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錐)
(3)用教學掛圖展示圖4.1-4
(4)提出問題:在掛圖中中,包含哪些簡單的平面圖形?
(5)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教師對各小組進行指導,通過交流,得出問題的答案.
②學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圖形有長方形、圓、正方形、多邊形和三角形等.
4.平面圖形的概念.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平面圖形. 注: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概念,不要求給出完整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區(qū)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5.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轉(zhuǎn)化.
(1)從不同方向看:出示課本圖4.1-7(1)中所示工件模型,•讓學生從不同方向看.
(2)提出問題.
從正面看,從左面看,從上面看,你們會得出什么樣的平面圖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來嗎?
(3)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學生活動:讓學生從不同方向看工件模型,獨立畫出得到的各種平面圖形.
②進行小組交流,評價各自獲得的結論,得出正確結論. ③指定三名學生,板書畫出的圖形.
6.思考并動手操作.
七上數(shù)學整式的加減教案篇4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本章由數(shù)到式,承前啟后,既是有理數(shù)的概括與抽象,又是整式乘除和其他代數(shù)式運算的基礎,也是學習方程、不等式和函數(shù)的基礎。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理解同類項概念,掌握合并同類項的方法,掌握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guī)律,能正確地進行同類項的合并和去括號。在準確判斷、正確合并同類項的基礎上,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數(shù),整式的加減運算建立在數(shù)的運算基礎上;理解合并同類項、去括號的依據(jù)是分配律;理解數(shù)的運算律和運算律性質(zhì)在整式的加減運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列出整式表示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后,從算術到代數(shù)的進步。
(5)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要為生活而服務的辯證觀點;通過由數(shù)的加減過渡到整式的加減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體會整式的加減實質(zhì)上就是去括號,合并同類項,結果總是比原來簡潔,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簡潔美。
(三)單元教學的重難點
(1)重點:理解單項式、多項式的相關概念;熟練進行合并同類項和去括號的運算。
(2)難點:準確地進行合并同類項,準確地處理去括號時的符號。
(四)單元教學思路及策略
(1)注意與小學相關內(nèi)容的銜接。
(2)加強與實際的聯(lián)系。
(3)類比“數(shù)”學習“式”,加強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重視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4)抓住重難點、加強練習。
(五)學生學習易錯點分析:
(1)忽視單項式的定義,誤認為式子 是單項式。
(2)忽視單項式系數(shù)的定義,誤認為 的系數(shù)是4.
(3)忽視單項式的次數(shù)的定義,誤認為3a的次數(shù)是0.
(4)忽視多項式的定義,誤認為 是單項式。
(5)忽視多項式的定義,誤認為 的次數(shù)是7.
(6)忽視多項式的項的定義,誤認為多項式 的項分別為 .
(7)把多項式的各項重新排列時,忽視要帶它前面的符號。
(8)忽視同類項的定義,誤認為2x3y4與-y4x3不是同類項。
(9)合并同類項時,誤把字母的指數(shù)也相加。
(10) 去括號時符號的處理。
(11)兩整式相減時,忽略加括號。
(六)教學建議:
(1)了解整式并學好合并同類項的關鍵是什么?
整式的加減法,實際上就是合并同類項,同類項的概念以及合并同類項的方法,是本章的重點,而同類項及其合并是以單項式為基礎的,所以,單項式的概念或意義是完成合并的關鍵。
(2)單項式與多項式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材中先講單項式、后講多項式,然后概括為單項式、多項式統(tǒng)稱為整式,對于單項式的系數(shù),僅限于數(shù)字系數(shù)(單項式中的數(shù)字因數(shù)),這點務求仔細體會,切不可加以引申,而多項式?jīng)]有系數(shù);對于次數(shù),單項式的次數(shù)指,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之和,而多項式的次數(shù)是多項式中次數(shù)最高的項(單項式)的次數(shù),需要加以注意的問題是:單項式的系數(shù),包括它前面的符號,不要把常數(shù) 作為字母,單項式x的系數(shù)是1,且單獨一個數(shù)(零次單項式)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對于0也是一個單項式;多項式的每一項都應包含它前面得符號;單項式和多項式得分母中不能含有字母。
(3)學習合并同類項的方法;
先把同類項分別作上記號,然后根據(jù)合并同類項的法則進行合并,合并后把多項式按某一字母降冪或升冪排列;當多項式中同類項的系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時,合并后為0;
(4)什么是合并同類項中要加以注意的“兩同”?
合并同類項是整式加減的基礎,深入理解同類項的概念,又是掌握合并同類項的關鍵,教材中通過一個探究問題(三個填空題)的引入,進行比較、歸納,從而得出判斷同類項的 “兩同”標準: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也相同,這樣的項叫做同類項。幾個常數(shù)項也是同類項,同類項至少有兩個,單項式不叫同類項。
(5)其它注意事項:
①整式中,只含一項的是單項式,否則是多項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數(shù)式不是整式,當然也不是單項式或多項式。
②單項式的次數(shù)是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之和;多項式的次數(shù)是多項式中最高次項的次數(shù)。
③單項式的系數(shù)包括它前面的符號,多項式中每一項的系數(shù)也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④去括號時,要特別注意括號前面是“-”號的情形。
(七)課時安排:
第1課時 單項式
第2課時 多項式
第3課時 整式的加減(1)------合并同類項
第4課時 整式的加減(2)------去括號
第5課時 整式的加減(3)------一般步驟
第6課時 整式的加減(4)------化簡求值
第7課時 數(shù)學活動
第8課時 復習課
七上數(shù)學整式的加減教案篇5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進行整式加減的運算,并能說 明其中 的算理,發(fā) 展有條理的思考及其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索 規(guī)律的問 題,進一步體會符號表示的意義,
通過 對整式加減的學習,深入體會代數(shù)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它為后面學習方程(組)、不等式及函數(shù)等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使我們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的產(chǎn)生來源于實際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求,反之,它又服務于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整式加減的運算。
難點:探索規(guī)律的猜想。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Ⅰ.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景,引入新課
擺第1個小屋子需要5枚棋子,擺第2個需要 枚棋 子,擺 第3個需要 枚棋子。
按照這樣的方式繼續(xù)擺下去。
(1)擺第10個這樣的小屋子需要 枚棋子
(2)擺第n個這樣的小屋子需要多少枚棋子?你是如何得到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 題嗎?小組討論。
Ⅱ.根據(jù)現(xiàn)實情景,講授新課
例題講解:
練習:1、計算:
(1)(11x3-2x2)+2(x3-x2) (2)(3a2+2a-6)-3(a2-1)
(3)x-(1-2x+x2)+(-1-x2) (4)(8x y-3x2)-5xy-2(3xy-2x2)
2、已知:a=x3-x2-1,b=x2-2,計算:(1)b-a (2)a-3b
Ⅲ.做一做
p11 隨堂練習
Ⅳ.課時小結
要善于在圖形變化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能熟練的對整式加減進行運算。
Ⅴ.課后作業(yè)
p12習題1.3:1(2)、(3)、(6),2。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整式的加減(2)
一、旅游中發(fā)現(xiàn)的幾何體
二、生活中常見的幾何體
vi.教學后記
七上數(shù)學整式的加減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去括號法則,運用法則,能按要求正確去括號.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類比帶有括號的有理數(shù)的運算,探究、發(fā)現(xiàn)去括號時的符號變化的規(guī)律,歸納出去括號法則,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參與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嚴謹治學的學習態(tài)度,體會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去括號法則,準確應用法則將整式化簡.
難點: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括號內(nèi)各項都變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 化??
-(+5) +(+5) -(-7) +(-7)
2. 去括號
① -(3- 7) ② +(3- 7)
二、探索新知
想一想:根據(jù)分配律,你能為下面的式子去括號嗎?
①+(- a+c) ② - (- a+c)
③ +(a-b+c) ④ -(a-b+c)
觀察這兩組算式,看看去括號前后,括號里各項的符號有什么變化?
去括號法則:
括號前是“+”號的,把括號和它前面的“+”號去掉,
括號里各項都不改變符號;
括號前是“ - ”號的,把括號和它前面的“ - ”號去掉,
括號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順口溜:
去括號,看符號;是“+”號,不變號;是“-”號,全變號。
三、鞏固練習:
(1)去括號:
a+(b-c)= _______ a- (b-c)= ______
a+(- b+c)= _______ a- (- b+c)= ______
(2)判斷正誤
a-(b+c)=a-b+c ( )
a-(b-c)=a-b-c ( )
2b+(-3a+1)=2b-3a-1 ( )
3a-(3b-c)=3a-3b+c ( )
四、例題學習:為下面的式子去括號
+3(a - b+c) - 3(a - b+c)
五、課堂檢測:
去括號:
① 9(x-z) ②-3(-b+c) ③ 4(-a+b-c) ④ -7(-x-y+z)
六、課堂小結
去括號時應注意的事項:
(1)、去括號時應先判斷括號前面是“+”號還是“-”號。
(2)、去括號后,括號內(nèi)各項符號要么全變號,要么全不變號。
(3)、括號前面是“-”號時,去掉括號后,括號內(nèi)的各項都要改變符號,不能只改變第一項或前幾項的符號。
七、布置作業(yè):
必做題:課本70頁習題2.2 第2,3題
選做題:課本70頁 習題2.2 第4題
七上數(shù)學整式的加減教案篇7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同類項的概念,在具體情景中,認識同類項。
2.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經(jīng)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同類項的概念。
難點:根據(jù)同類項的概念在多項式中找同類項。
教學方法:
分層次教學,講授、練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⑴5個人+8個人=
⑵5只羊+8只羊=
⑶5個人+8只羊=
(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這是新課程標準所賦予的任務。學生嘗試按種類、顏色等多種方法進行分類,一方面可提供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活動調(diào)節(jié)到積極狀態(tài);另一方面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同時體現(xiàn)分類的思想方法。)
2、觀察下列各單項式,把你認為相同類型的式子歸為一類。
8x2y,-mn2,5a,-x2y,7mn2,,9a,-,0,0.4mn2,,2xy2。
由學生小組討論后,按不同標準進行多種分類,教師巡視后把不同的分類方法投影顯示。
要求學生觀察歸為一類的式子,思考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請學生說出各自的分類標準,并且肯定每一位學生按不同標準進行的分類。
(充分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描述,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可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探究欲,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充分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二、講授新課:
1.同類項的定義:
我們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歸為一類。8x2y與-x2y可以歸為一類,2xy2與-可以歸為一類,-mn2、7mn2與0.4mn2可以歸為一類,5a與9a可以歸為一類,還有、0與也可以歸為一類。8x2y與-x2y只有系數(shù)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數(shù)都是2,y的指數(shù)都是1;同樣地,2xy2與-也只有系數(shù)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數(shù)都是1,y的指數(shù)都是2。
像這樣,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也分別相等的項叫做同類項(similar terms)。另外,所有的常數(shù)項都是同類項。比如,前面提到的、0與也是同類項。
通過特征的講述,選擇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也分別相等的項作為研究對象,并稱它們?yōu)橥愴棥?板書課題:同類項。)
(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同類項概念,可設問同類項必須滿足什么條件,讓學生歸納總結。)
板書由學生歸納總結得出的同類項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數(shù)項都是同類項。
2.例題:
例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地在括號內(nèi)打“adic;”,錯誤的打“×”。
(1)3x與3mx是同類項。 ( ) (2)2ab與-5ab是同類項。 ( )
(3)3x2y與-yx2是同類項。 ( ) (4)5ab2與-2ab2c是同類項。 ( )
(5)23與32是同類項。 ( )
(這組判斷題能使學生清楚地理解同類項的概念,其中第(3)題滿足同類項的條件,只要運用乘法交換律即可;第(5)題兩個都是常數(shù)項屬于同類項。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單看指數(shù)不同,誤認為不是同類項。)
例2:游戲:
規(guī)則:一學生說出一個單項式后,指定一位同學回答它的兩個同類項。[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要求出題同學盡可能使自己的題目與眾不同。
可請回答正確的同學向大家介紹寫一個單項式同類項的經(jīng)驗,從而揭示同類項的本質(zhì)特征,透徹理解同類項的概念。
(學生自行編題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改變一味由教師出題的程式化做法,并由編題學生指定某位同學回答,可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透徹理解知識,這種形式適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學生通過一定的嘗試后,能得出只要改變單項式的系數(shù),即可得到其同類項,實際是抓住了同類項概念中的兩個“相同”,從而深刻揭示了概念的內(nèi)涵。)
例3:指出下列多項式中的同類項:
(1)3x-2y+1+3y-2x-5; (2)3x2y-2xy2+xy2-yx2。
解:(1)3x與-2x是同類項,-2y與3y是同類項,1與-5是同類項。
(2)3x2y與-yx2是同類項,-2xy2與xy2是同類項。
例4:k取何值時,3xky與-x2y是同類項?
解:要使3xky與-x2y是同類項,這兩項中x的次數(shù)必須相等,即 k=2。所以當k=2時,3xky與-x2y是同類項。
例5:若把(s+t)、(s-t)分別看作一個整體,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類項。
(1)(s+t)-(s-t)-(s+t)+(s-t);
(2)2(s-t)+3(s-t)2-5(s-t)-8(s-t)2+s-t。
解:略。
(組織學生口頭回答上面三個例題,例3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可由教師標出不同的下劃線,并運用投影儀打出書面解答,為合并同類項作準備。例4讓學生明確同類項中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也相同。例5必須把(s-t)、(s+t)分別看作一個整體。)
(通過變式訓練,可進一步明晰“同類項”的意義,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提高識別能力。)
6.五分鐘測試:
1、請寫出2ab2c3的一個同類項.你能寫出多少個?它本身是自己的同類項嗎?
(學生先在課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錯誤請其他同學及時糾正。)
三、課堂小結:[
①理解同類項的概念,會在多項式中找出同類項,會寫出一個單項式的同類項,會判斷同類項。
②這堂課運用到分類思想和整體思想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
③學習同類項的用途是為了簡化多項式,為下一課的合并同類項打下基礎。
(課堂小結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羅列,應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應上升到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總結與運用.采用學生相互補充完善,教師適時點撥的課堂小結方式,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課堂作業(yè):
若2amb2m+3n與a2n-3b8的和仍是一個單項式,則m與 n的值分別是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上,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小組討論,把一些實物進行分類,從而引出同類項這個概念,并通過練習、游戲、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同類項。在整堂課的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向?qū)W生提供充分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和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